“日常生活—民间信仰”自觉的相互启蒙者——对“罗兴振—陈泳超公案”的康德式道德图型论思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elf-Conscious Enlighteners in Interaction of "Daily Life-Folk Belief" :On the "Debate Between LUO Xingzhen-CHEN Yongchao" in the Perspective of Kantian Ethical Schema
  • 作者:吕微
  • 英文作者:LYU Wei;
  • 关键词:理性的二律背反 ; 日常生活 ; 民间信仰 ; 道德图型 ; 启蒙
  • 中文刊名:MZWX
  • 英文刊名: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1-15
  • 出版单位:民族文学研究
  • 年:2019
  • 期:v.37;No.168
  • 语种:中文;
  • 页:MZWX201901004
  • 页数:11
  • CN:01
  • ISSN:11-1443/I
  • 分类号:22-32
摘要
站在实践民俗学与民俗实践的同一性立场,依次从理论理性的方法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目的论,过渡到实践理性的目的论及方法论,给予普通民众(包括学者)的"日常生活—民间信仰"以康德式道德图型论的正当性辩护,进而讨论普通民众自觉的自我启蒙,以及民众与学者之间自觉的相互启蒙,建设"人格权"社会的必然可能性与可能的现实性。
        
引文
(1)本文的写作得到陈泳超、户晓辉、施爱东、陈连山等学友的无私帮助:或参与初稿的讨论,或参与定稿的编订……一字之改亦为师。鉴于本文是笔者与诸学友共同完成的作品,谨此向诸学友表示感谢!向“我与你”的“我们”表示祝贺!
    (2)下文凡是出自《田野对流》的语句均在文中直接标明,不再另注。
    (3)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36页。
    (1)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第155页。
    (1)陈泳超:《背过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间传说生息的动力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67页。
    (2)顾颉刚:《〈妙峰山〉自序》,叶春生主编《典藏民俗学丛书》(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11页。
    (1)陈泳超:《背过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间传说生息的动力学研究》,第23页。
    (2)康德:《判断力批判》,李秋零译,《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65-367页。
    (3)陈泳超:《背过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间传说生息的动力学研究》,第126页。
    (4)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第141页。
    (5)同上,第44页。
    (1)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第44页。另参见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312页。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2页。
    (3)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第2页。
    (4)同上,第159页。
    (1)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第1页。
    (2)同上,第5页。
    (1)陈泳超:《背过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间传说生息的动力学研究》,第64页。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第617页。
    (2)同上,第615页。
    (3)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范丽珠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28页。
    (1)陈泳超:《背过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间传说生息的动力学研究》,第287页。
    (1)陈泳超:《背过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间传说生息的动力学研究》,第106页。
    (2)同上,第173页。
    (3)对“规范传说”的不当之处,参见吕微《民俗学:一门伟大的学科——从学术反思到实践科学的历史与逻辑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427页。
    (4)陈泳超:《背过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间传说生息的动力学研究》,第14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