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改革以来藏北牧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阿里地区改则县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Health and Medical Care in Northern Tibetan Pastoral Areas after the Democratic Reform
  • 作者:方素梅
  • 英文作者:Fang Sumei;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 关键词:藏北牧区 ; 民主改革 ; 医疗卫生 ; 社会发展
  • 英文关键词:Northern Tibetan pastoral area;;democratic reform;;public health and medical care;;social development
  • 中文刊名:XZMZ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zang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40;No.190
  •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改革开放四十年百县(市、区)调查”改则县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XZMZ201902004
  • 页数:10
  • CN:02
  • ISSN:54-1062/G
  • 分类号:14-22+159
摘要
藏北高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草地是藏北高原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当地群众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民主改革以前藏北牧区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和机构。通过对阿里地区改则县的实地调查,可以看到民主改革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藏北牧区经过艰苦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传统分散的游牧部落社会,走上了团结、合作、富裕的现代高原牧区发展道路。作为民生建设重点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逐步建立起以县为龙头、乡为枢纽、村为基础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和服务能力不断得到改善,农牧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目前,藏北牧区医疗卫生发展依然面临很大的问题和困难,只有从当地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和历史文化等特点出发,才能够更加客观地衡量和认识其发展成就,并针对制约藏北牧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There were few modern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facilities and institutions in Northern Tibetanpastoral areas before democratic reform.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medical care and public health has beenmade after the democratic reform especially during the 40 years of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A county-leading,township-as-the-hub, three-level health service network system has formed. Medical and health conditions andservice capacity in rural area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However,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s still a decisive factor affecting the local production lifestyle.
引文
[1]西藏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西藏人口[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
    [2]格勒,刘一民,张建世,安才旦.藏北牧民--西藏那曲地区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
    [3]马丽华.藏北游历[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0.
    [4]才旺平措,格达,富振英.西藏那曲地区班戈县人口寿命统计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1992(12).
    [5]郝亚明.西藏牧区调查报告--以藏北那曲牧区为例[J].西藏大学学报,2007(4).
    [6]周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致贫因素和减贫对策探析--以西藏自治区改则县为例[J].开发研究,2012(6).
    [7]高万泉,唐振华等.西藏阿里地区水源卫生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7(4).
    [8]李素芝,郑必海等.藏北某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影响因素的特点及其改善对策[J].职业与健康,2008(15).
    (1)关于藏北牧区研究,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组织的藏北牧区社会历史调查最具代表性,其主要成果为格勒等著《藏北牧民--西藏那曲地区社会历史调查》(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第1版、2002年第2版)。根据笔者检索,关于改则县的相关研究目前仅见周猛所著《西藏牧区县域发展与有效援助的研究与探索》(西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西藏牧区县域欠发达原因剖析--以改则县为例》(《农村经济》2012年第12期)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致贫因素和减贫对策探析--以西藏自治区改则县为例》(《开发研究》2012年第6期),以及李辉霞等著《农户行为对农牧民收入影响初探--以西藏改则县为例》(《经济地理》2004年第2期)。
    (2)关于西藏农村医疗卫生的研究,可参见朱玲《西藏农牧区基层公共服务供给与减少贫困》(《管理世界》2004年第4期),陈默《西藏农牧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研究》(《中国藏学》2014年第2期),苏发祥、王玥玮、周良熙《论当代西藏乡村社会的医疗体系及其特点--以堆龙德庆县那嘎村为个案》(《中国藏学》2013年第4期),刘志扬《西藏农民在就医行为选择上的文化观念》(《开放时代》2006年第4期),方素梅《西藏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基于昌都市卡若区的调查》(《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及《西藏农村妇女的生殖健康与公共卫生服务》(《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3)本文所引用的资料和数据,除已注明来源的外,均由改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及相关部门提供,特此致谢!
    (4)参见郎维伟、赵书彬《藏北牧民传统畜牧生计方式的变迁--那曲村落社会的调查》,《西藏研究》2013年第5期。
    (5)参见方素梅《西藏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基于昌都市卡若区的调查》(《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及《西藏农村妇女的生殖健康与公共卫生服务》(《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