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关键符号与铸牢中华民共同体意识——以南宁市三月三民歌节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key ethnic symbols and enhancement of the sense of the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March 3rd Folk Song Festival in Nanning City
  • 作者:田敏 ; 陈文元
  • 英文作者:TIAN Min;CHEN Wen-yuan;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 关键词:关键符号 ; 铸牢 ; 中华民共同体意识 ; 三月三民歌节
  • 英文关键词:key ethnic symbols;;strengthen;;sense of the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March 3rd folk song festival
  • 中文刊名:YNZZ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nan Minz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机构:中南民大学民学与社会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15
  • 出版单位:云南民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36;No.182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开发利用我国各民关键符号促进民团结进步调研报告”(13AZD056)阶段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YNZZ201901005
  • 页数:7
  • CN:01
  • ISSN:53-1191/C
  • 分类号:26-32
摘要
合理开发利用民关键符号能够强化民认同,促进民团结,铸牢中华民共同体意识。作为民关键符号中的节庆符号,广西南宁市以三月三民歌节为重要"推手",从交流互动、文化自信、民认同、道德素质、日常生活等领域积极推动中华民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实现了民歌节多维度的空间拓展、多元化的面向展示、多层次的有机结合,从而铸牢中华民共同体意识。
        Reasonable exploitation of our key ethnic symbols will help strengthen our national identity and unity and enhance the sense of the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March 3 rd Folk Song Festival as a key ethnic symbol of China in Nanning City of Guangxi Autonomous Region is a great promoter for the enhancement of the sense of the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rough good interaction,and efficient enhancement of our cultural confidence,national identity and moral quality embodied in its multidimensional development and diversified presentation in a multi-level organic integration.
引文
(1)高婕:《民关键符号在旅游场域中功能的异化---以民服饰为例》,《广西民研究》2014年第1期。
    (2)建冰:《论广西世居民的民关键符号对民认同的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
    (1)以上资料来自:南宁市人民政府网,有删改。网址:http://www.nanning.gov.cn.
    (2)壮歌圩习俗与古代汉先民“溱洧之风”颇有渊源,并与中原汉的上巳节有密切联系。《岭外代答》有载:“交趾俗,上巳日,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驰。男女日成,则女受驰而男婚已定。”((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22页),说明早期歌圩活动与婚俗紧密相联。称谓上,《赤雅》中记曰:“春歌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节。三月之歌曰浪花歌。”((明)邝露:《赤雅:卷上·浪花歌》,王云武:《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7页)。不仅是“浪花歌”,历代文人笔记或方志记载中还有“跳月圩”“赶季”“放浪”“唱欢”“墟会”“风流墟”“歌坡”等称谓。而在民间,壮人们对其称谓也不尽统一,如广西靖西、德保一带有“窝端”(“航端”“吟诗”)之说,大新县称之为“龙洞”,来宾、横县一带则讲“圩蓬”,邕宁一带还叫“还球”。
    (3)梁肇佐:《壮歌圩调查研究》,南宁:广西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2页。
    (4)广西壮自治区政府某机关工作人员指出:“三月三本来是民间的,政府部门只是提供台,组织活动,以前不是都参加,我们将这个活动提高到一个高度,去宣传,整合,做成一个品牌,壮每年都过,从14年才开始成为广西壮自治区各个少数民的节日。开展三月三,广西各民更团结,彼此相互了解,相互认识,对提高民文化的知名度也很好,增进各民的感情,各民更加和谐,交往、交流,认识加深,不同的民文化,习俗。”访谈时间:2018年5月8日(周二),10:40---11:17。
    (1)南宁市人民政府网:http://ww.nanning.gou.cn
    (1)李松,王建民,张跃,朱凌飞,马居里,许雪莲:《中国少数民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艺术百家》2012年第5期。
    (2)景俊美:《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的精神价值》,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3)龙海,侯峥,封秋宁:《“歌圩文化”:壮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事务委员会网站信息:《广西开展民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网址:http://www.seac.gov.cn/art/2018/4/19/art_36_301795.html.
    (5)潘其旭:《壮歌圩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48页。
    (1)郑文东:《文化符号域理论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1)陈卓凡,潘浩,韦峭,赖有光:《唱山唱水唱生活唱响美好新时代》,《南宁日报》2018年4月19日。
    (2)张利群:《“壮三月三”歌节传统及其节庆文化品牌构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1)王云芳,黎橙橙:《公共文化空间下民文化传承场域功能变迁的思考---以广西武鸣壮歌圩为例》,《贵州民研究》2017年第2期。
    (2)对此,南宁市某机关领导认为:“作为我们推行这一项工作的人来说,感受不一样。不同群体的文化体验不一样,某一群体的反映不代表事物发展的整体趋势和实际的文化发展状态。我们推选这一活动,游客有大量增加,经济有明显提升,民众自身感受强烈,活动欢快感增强,这一大的趋势是多年来的影响,是我们多年来努力的结果,不是脱离实际的。活动的推广是结合少数民文化,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整个活动有一个很高的参与度,有一个好的群众基础。个体与整体的不协调有时候是事物发展的一个阶段,设计者的活动设置,当地经济的增长,大家的需求感受都不一样,我们对经济的追求也是不同的。作为新时代,我们要有新作为,开启新篇章,改正一些不足,有问题认真解决。”访谈时间:2018年5月11日(周五),9:28---10:03。
    (3)纳日碧力戈:《从山地民符号到中国关键符---中国关键符号体系建构的人类学辨析》,《中国山地民研究集刊》2013年第1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