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公共空间的权势转移——以厦门中山公园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Research on the Power Transi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king Xiamen Zhongshan Park as an Example
  • 作者:许龙波
  • 英文作者:XU Long-bo;College of Humanities, Xiamen University;
  • 关键词:厦门中山公园 ; 城市设计 ; 公共空间
  • 英文关键词:Xiamen Zhongshan Park;;urban design;;public space
  • 中文刊名:SMSZ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anming University
  • 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5-06-20
  • 出版单位:三明学院学报
  • 年:2015
  • 期:v.32;No.113
  • 语种:中文;
  • 页:SMSZ201503015
  • 页数:7
  • CN:03
  • ISSN:35-1288/Z
  • 分类号:80-86
摘要
厦门中山公园是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伴随着现代市政模式进入中国而兴起的产物。中山公园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了其作为公共空间的矛盾性和冲突性。在"前公共空间"阶段,中山公园就成为不同主体之间意识叙述较为丰富的区域。作为调和各方而成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强权势力利用公园进行社会教化、宣传主体意识,此外其他主体亦于其中羼入自身的意识。中山公园成为意识的集合体,展现出民国时期社会权势的转移。
        Xiamen Zhongshan Park is a product of the influence from both the modern municipal development and western culture. From its development histor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has been fully demonstrated as public space. In the phase of "first public space", Zhongshan Park has become a plentiful narrative region for different subjects have all kinds of consciousness in this park. As a new style city public space, powerful forces make full use of the park for the social education and propagate subject consciousness. Besides, other subjects also add their consciousness to the park. Thus, Zhongshan Park becomes a collection of consciousness, which shows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society and power transi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引文
[1]张镇世,郭景村.厦门早期的市政建设[G]//政协厦门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厦门文史资料:第1辑,1963.
    [2]厦门之公园与银行[N].申报1919-11-02(7).
    [3]厦门城市建设志编委会.厦门城市建设志[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4]李禧.厦门中山公园锁记[G]//政协厦门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厦门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1992.
    [5]林国庚.厦市工程概况[Z].漳厦海军警备司令部编印,1928.
    [6]厦门城市建设志编委会.厦门城市建设志[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7]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M]//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8]亨利·列斐伏尔.空间政治学的反思[M]//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9]史滇生.中国海军史概要[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
    [10]吴在桥.中山公园计划书[M].漳厦海军警备司令部,1929.
    [11]教育部编印.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Z]//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1934.
    [12]睡狮醒了(厦门中山公园的雕塑)[J].良友画报,1933(76)封面。
    [13]张天浩,李泽.浅析近代厦门中山公园的创出——基于《厦门中山公园计划书》之研究[C]//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八).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4]戈温德林·莱特,保罗·雷比诺.权力的空间化[M]//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5]举国欢祝双十节[N].申报,1928-10-12(4).
    [16]翁进煌.厦门劫狱始末记[G]//政协福建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编辑室.福建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17]闽南禁烟积极推行[N].申报,1928-12-24(7).
    [18]厦门市《政法志》编委会.厦门政法史实(晚清民国部分)[M].厦门:鹭江出版社,1989.
    [19]新运周年纪念[N].申报,1935-02-19(3).
    [20]厦门废约运动[N].申报,1929-02-20(3).
    [21]洪卜仁,方红菱.抗战时期厦门大事记[G]//政协福建省厦门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厦门文史资料:第12辑(纪念抗日战争爆发50年专辑).
    [22]许文辛.钢铁的一群——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的同志们[M].香港:香港通行出版有限公司,2008.
    [23]陈蕴茜.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4]吴雅纯.厦门大观[M].厦门:新绿书店,1947.
    [25]厦门市档案馆,厦门市档案局.厦门抗日战争档案资料[G],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
    [26]米歇尔·福柯,保罗·雷比诺.空间、知识、权利——福柯访谈录[M]//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 “三堂”系育婴堂、恤无告堂、义仓的合称,是一个地方慈善机构。参见洪卜仁:《黄世金生平事略》,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7页。
    2 “三·一八”事件是指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人民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抗议大会,会后结队游行示威赴段祺瑞政府请愿,竟遭开枪镇压,死伤200余人。参见厦门市总工会:《厦门工人运动史》,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73页。
    3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8年7月至1944年1月,日伪当局在强迫市民在中山公园参加的有“重大意义”的大型活动达12次之多。具体参见洪卜仁,方红菱:《抗战时期厦门大事记》,政协福建省厦门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厦门文史资料:第12辑(纪念抗日战争爆发50年专辑)》,1987年,第119-16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