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三和弦在调性音乐中的运用与演变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石磊
  • 关键词:增三和弦 ; 非结构因素 ; 不协和的延长 ; 对称化 ; 八度均分 ; 李斯特
  • 中文刊名:ZYYE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 机构: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出版日期:2017-05-15
  • 出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 年:2017
  • 期:No.147
  • 基金: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李斯特和声语言的半音化历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14BSQDJJ27
  • 语种:中文;
  • 页:ZYYE201702013
  • 页数:19
  • CN:02
  • ISSN:11-1183/J
  • 分类号:120-137+151
摘要
历史上,增三和弦自形成以来,曾经历了不同身份的转变,在调性音乐向无调性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论文以增三和弦为切入点,通过回顾与梳理19世纪及其早期的增三和弦理论,同时对19世纪的相关实践进行重点研究,试图总结出其形成与发展的大体脉络,进而从这一侧面展示出该时期和声思维及调性观念的发展与演变。此外,由于增三和弦还能同某些20世纪音乐相联系,因此,对其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对于理解20世纪与19世纪音乐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亦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引文
(1)宋瑾:《西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第90页。
    (2)Fred Lerdahl,Tonal Pitch Spac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pp.249.
    (3)Allen Forte,“Liszt's Experimental Idiom and Music of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19th-Century Music 10(3),1987,pp.209-228.
    (4)R.Larry Todd,“The‘Unwelcome Guest’Regaled:Franz Liszt and the Augmented Traid”,19th-Century Music12,(21),1988,pp.93-115.
    (5)郑艳:《李斯特晚期钢琴作品突破性和声建构之研究》,《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82-86页。
    (6)Robert W.Wason,“Progressive Harmonic Theory in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Journal of Musicological Research 8,1988,pp.55-90.
    (7)David Kopp,Chromatic Transform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Music,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8)Jean-philippe Rameau,Treatise of Harmony,Dover Publications.Inc,1971,pp.292.
    (9)R.Larry Todd,“The‘Unwelcome Guest’Regaled:Franz Liszt and the Augmented Triad”,19th-Century Music 12(2),1988,pp.93-115.
    (10)19世纪上半叶,和声理论曾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将18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拉莫为代表的和声理论作为“永恒法则”;另一方面,出现了一些与之相反的声音,被认为是“永恒法则”之外的内容,即所谓的“进步和声理论”。
    (11)Robert W.Wason,“Progressive Harmonic Theory in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Journal of Musicological Research 8,1988,pp.55-90.
    (12)19世纪上半叶,和声理论曾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将18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拉莫为代表的和声理论作为“永恒法则”;另一方面,出现了一些与之相反的声音,被认为是“永恒法则”之外的内容,即所谓的“进步和声理论”。
    (13)Richard Cohn,“Weitzmann's Regions,My Cycles,and Douthett's Dancing Cubes”,Music Theory Spectrum,2000,pp.89-103。此外,学者华森在其论文中也引用了谱例2和谱例3,同注(12)。
    (14)R.Larry Todd,“Franz Liszt,Carl Fredric Weitzman,and the Augmented Triad”,In The Second Practice of NineteenthCentur Tonality,Ed.William Kinderman,Herald Kreds,Nebraska: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66,pp.153-177.
    (15)近年来,已有一些西方学者在某些新音乐中发现了用于确定调性的技术方法,指出,在一些音乐作品中普遍存在对某一特定音响(常是不协和的音响)进行展开的现象,这与传统调性中主三和弦的延长思维十分相似。因此,一些理论家将申克用于分析传统调性音乐的理念与“延长”技术扩展至建立在不协和音响基础上的非功能调性音乐领域,将许多现代音乐作品中对某一特定的不协音响所进行的延伸、扩展称作“不协和的延长”。
    (16)[美]托马斯·克里斯坦森编,任达敏译:《剑桥西方音乐理论发展史》,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第747页。
    (17)Roy Travis.“Towards a New Concept of Tonality?”,Journal of Music Theory 3(2),1959,pp.257-284.
    (18)Allen Forte.“Liszt's Experimental Idiom and Music of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19th-Century Music 10(3),1987,pp.209-228.
    (19)尽管20世纪的作曲家在使用时,已不是和弦思维,分析时也常采用音级集合标记,然而此处为方便阐述,以显示增三和弦的对称音响特征,姑且仍称作增三和弦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