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土伏火”理论源流及运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胜男 ; 齐文升
  • 关键词:补土伏火 ; 阴火 ; 封髓丹
  • 中文刊名:BJZO
  • 英文刊名: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
  • 出版日期:2019-06-25
  • 出版单位:北京中医药
  • 年:2019
  • 期:v.38
  • 基金: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行政事业性项目
  • 语种:中文;
  • 页:BJZO201906019
  • 页数:3
  • CN:06
  • ISSN:11-5635/R
  • 分类号:64-66
摘要
临床治疗火证,实火以苦寒清热为主,虚火以滋阴降火为主,然补土伏火亦是治疗火证的重要方法。分析历代医家相关论述及临床运用经验,总结"补土伏火"有两层含义,一是补中焦脾胃而助生理之真火;二是补中焦脾胃而能够潜降上越的虚火。对脾虚脉弱兼有虚火上冲症状者,可选择应用。
        
引文
[1] 张琦.素问释义[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84-86.
    [2] 张志民,李锐.从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谈张仲景制方用药的一些特点[J].中医杂志,1983(11):4-6.
    [3] 黄为钧,赵进喜,丘立富.李东垣“阴火学说”初探[J].中医杂志,2015,56(15):1265-1268.
    [4] 张景岳.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642.
    [5] 郑钦安.医理真传[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9.
    [6] 张建伟.郑钦安“补土伏火”说略[J].吉林中医药,2010,30(1):85-86.
    [7] 伍小红,张国伦.评郑寿全论封髓丹之非——兼论补土伏火法[J].四川中医,2008,26(3):4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