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化学反应工程》教学思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杨浩 ; 王建红 ; 肖亚辉 ; 乔聪震
  • 关键词:新工科 ; 化学反应工程 ; 课程建设
  • 中文刊名:FJHG
  • 英文刊名:Chemical Engineering & Equipment
  • 机构: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15
  • 出版单位:化学工程与装备
  • 年:2019
  • 期:No.267
  • 语种:中文;
  • 页:FJHG201904124
  • 页数:2
  • CN:04
  • ISSN:35-1285/TQ
  • 分类号:301+304
摘要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高质量阶段,高等教育站上了新的起点,机遇与挑战并存,教育部适时提出了新工科的发展思路。本文重在对标新工科,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化学反应工程》的若干思考,以促进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认知能力提升。
        
引文
[1]张志红,周雨青,赵馨蕊,等.“新工科”理念和我国工科专业培养的分析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8(05):94-102, 79.
    [2]周权,李长江,张娜,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性高校化工类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8(16):140-141.
    [3]龙华丽,刘建文,杨世芳,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探讨[J].广州化工, 2018, 46(11):147-148, 150.
    [4]徐国栋,左玉香.新工科形势下《精细化工过程与设备》课程改革探索[J].山东化工, 2018, 47(20):146-147.
    [5]易均辉,莫惠媚,李紧情.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四化”教学模式的探究[J].山东化工, 2018,47(15):159-160.
    [6]张伟光,李金龙,邢进,等.新工科理念下化工原理课教学模式的探讨[J].化工时刊, 2018, 32(09):53-5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