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儒问古音:晚清出使日记与传统音韵学——李凤苞《使德日记》中所见叶韵问题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Discussion with Western Scholars about Ancient Phonology:The Connections Between Diplomatic Journals and Traditional Phonology:About Xieyun in Li Fengbao's Diplomatic Journals to Germany
  • 作者:张晓川
  • 英文作者:Zhang Xiaochuan;Yuelu Academy,Hunan University;
  • 关键词:李凤苞 ; 《使德日记》 ; 叶韵
  • 英文关键词:Li Fengbao;;Diplomatic Journals to Germany;;xieyun
  • 中文刊名:FDDX
  • 英文刊名: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出版日期:2019-01-25
  • 出版单位: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61;No.300
  • 语种:中文;
  • 页:FDDX201901013
  • 页数:8
  • CN:01
  • ISSN:31-1142/C
  • 分类号:112-119
摘要
光绪初年出使德国的李凤苞,主要职责原在交涉和洋务,学界对他的研究也多注目于外交、西学和采购船炮方面。不过从其《使德日记》中可以发现,他曾饶有兴趣地与供职于柏林皇家图书馆的德国学者讨论传统中国学问。在关于传统音韵学叶韵问题的对答中,李凤苞所持的仍然是"明良叶韵"的说法。叶韵一说原是中古时期学者们注意到以当时之字音,读《诗》、《书》等上古文献不能押韵,但因没有意识到音韵历史变化等因素,而提出的古韵可不用本音,为押韵而协韵的说法。在以往音韵学史的认识中,叶韵之说被认为起自隋唐,因朱熹采用而影响巨大,但至陈第、顾炎武等提出"古诗无叶音",皆古之字本音的说法后,复经乾嘉学者提倡,古音说终于替代叶韵说而为一般人所接受。然而到了晚清时期,仍有如李凤苞这样依然使用叶韵说的人。浏览同时期著作可知,陈第、顾炎武及乾嘉学者的说法并没有成为一般读书人的常识,完全延续叶韵说者、仍未意识到古今音变者乃或持折中立场者并不鲜见。故而晚清星轺日记不仅应注意其"走向世界"的一面,以此回观本土传统学问,或也可透视出主流音韵学史所忽视的一些现象。
        Li Fengbao whom was sent by the Qing government in 1870 s,was mainly in charge of negotiation and foreign affairs. Therefore,many domestic researches about him are focused on the diplomacy,Western knowledge,procurement of warships and weapons. However,from his Diplomatic Journals to Germany,we can see that he had discussed interestedly with German scholars working in the Royal Library of Berlin about traditional Chinese knowledge. During the discussion of the theory of xieyun in the traditional phonology,Li Fengbao still insisted the theory of "Mingliang xieyun. " In the medieval period,unconscious of historical changes of phonology,scholars proposed to change the pronunciation of words to rhyme the antiquity literature,which was called xieyun. In the previous research of phonologic history,xieyun was believed to begin to appear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and achieved its wide influence due to scholar Zhu Xi's promotion. But it was later replaced by the theory of guyin,which was put forward by some scholars like Chen Di,Gu Yanwu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and was advocated in the periods of Emperor Qianlong and Jiaqing. However,there were scholars like Li Fengbao still insisting the theory of xieyun in the late Qing. By combing through other works of this period,we can see that the theory put forward by Chen Di,Gu Yanwu and scholars in the periods of Emperor Qianlong and Jiaqing was not widely accepted. It was not unusual that some of them,unconscious of the changes of phonology,still totally adopted the xieyun,while others held the eclectic standpoint. Therefore,we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tents of outside world in the mission diaries of the late Qing,but also re-examin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cademy,through which some ignored phenomena might be uncovered.
引文
(1)此类论文有王伟:《李凤苞与晚清海军建设》,《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刘振华:《李凤苞、徐建寅主持购买铁甲舰考论》,《军事历史研究》2009年第1期;李喜所、贾菁菁:《李凤苞贪污案考析》,《历史研究》2010年第5期等。此外涉及李凤苞事迹的论文也多集中于军事近代化和北洋水师方面,如:姜鸣:《北洋购舰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关捷、关伟:《略述林泰曾、杨用霖与镇远舰》,《日本研究》1993年第3期;皮明勇:《晚清海战理论及其对甲午海战的影响》,《安徽史学》1995年第2期;刘晓琴:《德国克虏伯与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等。
    (2)陈先松:《〈李星使来去信〉的发现及其学术价值》,《安徽史学》2009年第5期。吉辰:《晚清首批留德军事学生再考---以〈李星使来去信〉为中心的考察》,《安徽史学》2015年第2期。这批信件现已经整理出版,翻检可知,其中基本是外交和洋务内容。张文苑整理:《李凤苞往来书信》,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
    (3)闫俊侠:《一本虽薄却重的晚清出洋大臣日记---浅谈李凤苞及其〈使德日记〉》,《兰州学刊》2006年第12期。
    (1)陈左高:《中国日记史略》,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0年,第174页。
    (2)李凤苞:《使德日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6辑,第155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第73、80、87页。此版本根据“江氏刻足本”,也就是江标主编《灵鹣阁丛书》本影印,以下一般情况皆根据此版本为论,若引用其他版本,将特别注明。
    (3)日记中未见德人来访,故也可能是李凤苞为了感谢邀请参观而作出的答谢拜访。
    (4)“柏林书库”即柏林皇家图书馆,德文全名K9nigliche Bibliothek zu Berlin,李凤苞十月二十一日日记谓其西名曰“扣尼希力喜比伯里乌台克”,即K9nigliche Bibliothek的中文对音。见《使德日记》,第73页。“里白休士”即Karl R ichard Lepsius(1810-1884),出生于瑙姆堡,先后在莱比锡、哥廷根、柏林等大学接受教育。1873年开始担任柏林皇家图书馆馆长,直至去世。其作为埃及学家享有盛名,曾制作《埃及金字塔列表》,编著有《埃及和埃塞俄比亚文物》、《埃及亡灵书》、《埃及编年史》等。“波士门”或“波士们”即Johann Karl Eduard Buschmann(1805-1880),出生于马格德堡,在柏林大学接受教育,与德国著名学者洪堡兄弟(Wilhelm von Humboldt及Alexander von Humboldt)相熟,1832年由威廉·冯·洪堡推荐进入柏林皇家图书馆工作。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南洋群岛语言,曾协助洪堡兄弟编写《宇宙》、《论爪哇岛上的卡维语》等。“赫美里”即KarlHimly(1836-1904),出生于汉诺威。其研究领域主要是东亚、内亚和中国,包括语言、风俗等。
    (5)有一篇学术随笔主要讨论李凤苞与德国学者的交流,即李雪涛的《李凤苞笔下的柏林王室图书馆中文藏书及汉学家硕特》中出现“拜书楼”,《寻根》2017年第5期。另“德国拜书楼”见闫俊侠《一本虽薄却重的晚清出洋大臣日记》,第131页。另一种理解错误出现在尹德翔的著作中,他也注意到了李凤苞和德国汉学界的交流,但称里氏为“图书馆馆长督里白休士”,显然将“正监督”之“督”字误为名字的第一字。尹德翔:《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31页。
    (6)李凤苞:《使德日记》,第88、103、153页。
    (7)利类思:《不得已辩》,《天主教东传文献》,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258、259页。《不得已辩》是利类思针对杨光先《不得已》所作,书中虽然大体同意“中国自伏羲以后,书史载有实据”的说法,但也认为相关记述多有“荒诞不经”之处。
    (1)李凤苞:《使德日记》,第87页。这里提到的《外纪》应该是指刘恕所著《通鉴外纪》。《走向世界丛书》标点本《使德日记》,此处似有标点错误,“大约是论古乐府之节奏,惜博翻译传述不明,无从索解”非里夫人语,不当用引号。李凤苞:《使德日记》,曾纪泽著,张玄浩辑校:《使西日记(外一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2页。另,此处里夫人所谓“不过是借用之韵,本无一定,希腊古诗多有之,亦与三百篇同时”一句。实际上,古希腊诗歌格律变化与《诗经》不同,一般主要通过长短音节的组合来成韵,而非句尾字押韵。古希腊语以“变位”()和“变格”()来确定各个词在句子中所充当的成分,句子中各个词的顺序的排列一般并不影响语句的意思,因此要做到像汉诗一样的押尾韵相对比较容易,里夫人估计以此为论。此处承上海师范大学康凯兄赐教,特此感谢。
    (2)比如濮之珍就认为在明朝,叶韵之说已经被陈第“从根本上推翻”,古音研究开始有了“正确的方法”,到清初的顾炎武在此基础上研判出一些字的古音,真正意义上归纳出上古韵部。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55、362、366页。
    (3)比如李凤苞所说出自《虞书》的“明良叶韵”,“明良”即指《尚书·虞书·皋陶谟》中皋陶赓续帝舜所歌“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一句,其中明、良、康以今音读之,并不押韵,但“明”、“良”与“康”古音是押韵,而相信叶韵说的人则认为明、良古音如今音,只是在文中需要押韵的地方才改变韵部。
    (4)张海鹏:《毛诗古音考跋》,陈第著,康瑞琮点校:《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52页。这一说法较为普遍,都以陆德明《经典释文》注释《诗经·邶风·燕燕》中“之子于归,远送于南”一句,所引沈重《毛诗音》(已佚)中“协句”说法,为叶韵说之始。王力:《汉语音韵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69~270页。
    (5)张裕钊:《重刊毛诗古音考序》,陈第著,康瑞琮点校:《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第6页。
    (6)黄侃:《音略》,《黄侃论学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87页。
    (7)陆德明《经典释文》中提出“古人韵缓,不烦改字”和宋人吴才老等的叶韵说虽然不符合历史实情,但陆说已经有古人之韵的意识,而宋儒则需要考出所叶究竟何韵,实际有考音之功,这些都不能抹杀。清儒江永甚至认为“唐人叶韵之叶字亦本无病,病在不言叶音是本音,使后人疑《诗》中又自有叶音耳”。江永:《古韵标准·例言》,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5页。
    (8)焦竑:《毛诗古音考序》,陈第著,康瑞琮点校:《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第9页。
    (1)江永:《古韵标准·例言》,第4页。
    (2)陈第:《毛诗古音考自序》、《读诗拙言附》,陈第著,康瑞琮点校:《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第10、11、143、146页。
    (3)王力:《清代古音学》,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7页。
    (4)顾炎武:《答李子德书》,顾炎武:《音学五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5~8页。
    (5)顾炎武:《音论·古诗无叶音》,顾炎武:《音学五书》,第37~38页。
    (6)比如江永就批评顾炎武“盖过信‘古人韵缓,不烦改字’之说”,其《音学五书》“亦多渗漏……考古之功多,审音之功浅”,且太想将“今日之音”恢复为“淳古者”等。见江永:《古韵标准·例言》,第4、7页。
    (7)王力:《汉语音韵学》,第288~289页。
    (8)张民权:《清代前期古音学研究》上册,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284~293页。《四库总目提要》支持陈、顾破叶韵之说,尽管也是在官方主持下,但其中乾嘉之学的背景太浓。文中“江、戴、段、孔”分别指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
    (1)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叶韵说及六朝隋唐开始的叶韵具体研究绝不是完全错误而应全盘否定的。首先,朱熹等人关于叶韵的具体考究,对于认清古音本来面目有着重要贡献,近来学界对此亦有了新的认识;其次,陈第、顾炎武的批评与后世音韵学史对此的论述,主要还是集中在改音而使之合韵上;再次,顾炎武等对叶韵的批评亦需放置在清初反思宋儒学说的大背景下考察。关于近来学界对叶韵问题的新认识,可见汪业全:《叶音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
    (2)赵尔巽等:《清史稿·四百四十六》第41册,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2484页。
    (3)1878年10月8日所谈《戊寅笔话第二十二卷第一五二话》,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660页。梅史即沈文荧,字梅史,姚江人,时为驻日公使随员。著有《乐学集》,集中多有音韵方面的论述。见《黄遵宪全集》上册,第562、607页。省轩即龟谷省轩(1838~1913),字子省,号省轩。历任太政官少史、纪录局长,著有《省轩文稿》、《省轩诗稿》等。见《黄遵宪全集》上册,第636页。另外,此段末句中“支、微或通庆、霁”似有误,支、微为止摄韵部,而蟹摄之中有齐、灰两部,可与止摄支、微部相通转,故此处“庆”疑为“灰”。
    (4)王先谦:《葵园四种》,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第858~859页。信中提到“大著《古今中外音韵通谱》”,故此信收信者某君很可能是著有《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的胡垣。此书成于1888年,但考虑到清人多有成书前互相交流的习惯,所以说此信时间或可判断为19世纪80年代后。
    (1)刘熙载:《说文叠韵·协音得失》,刘熙载撰,刘立人、陈文和点校:《刘熙载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50~351页。
    (2)刘熙载:《说文叠韵》卷首《明古韵自郑氏》,《刘熙载集》,第342页。
    (3)刘熙载:《说文叠韵序》,《刘熙载集》,第341页。刘熙载兼重视“古今”和“南北”的问题,他在《协音得失》之后,即继之以《方音得失》,从中可见一斑,见《刘熙载集》,第351~352页。
    (4)刘熙载:《说文叠韵·协音得失》,《刘熙载集》,第350~351页。
    (5)刘熙载:《说文叠韵·明古韵自郑氏》,《刘熙载集》,第342页。
    (6)刘熙载:《说文叠韵·推阐七音略图》,《刘熙载集》,第344页。
    (7)刘熙载:《说文叠韵·古通韵转韵协韵》,《刘熙载集》,第343页。此处刘熙载还是肯定陆德明“古人韵缓”的说法。
    (8)刘熙载:《四声定切·切音综贯》,《刘熙载集》,第203页。
    (9)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1)曾纪泽著,刘志惠点校辑注,王澧华审阅:《曾纪泽日记》中册,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866、1064页。
    (2)李凤苞:《使德日记》,第88页。所谓老子后裔,盖指李凤苞与老子同姓李,郭大臣指郭嵩焘。
    (3)赵树贵、曾丽雅编:《陈炽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74~7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