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名红通人员”归案看我国境外追逃的发展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o Perfect China's Overseas Fugitive Repatri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100 Red Notice'
  • 作者:张磊
  • 英文作者:ZHANG Lei;College for Criminal Law Science,BNU;
  • 关键词:百名红通人员 ; 境外追逃 ; 劝返 ; 缉捕
  • 英文关键词:100 most-wanted fugitives abroad;;overseas fugitive repatriation;;forced surrender;;arrest
  • 中文刊名:BJSF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7-05-25
  • 出版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7
  • 期:No.261
  • 基金: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治反腐背景下境外追逃问题研究”(14BFX001)
  • 语种:中文;
  • 页:BJSF201703016
  • 页数:9
  • CN:03
  • ISSN:11-1514/C
  • 分类号:152-160
摘要
从已经归案的"百名红通人员"可以看出,"百名红通人员"的追逃在难度上远远大于其他外逃人员,已经取得的成功案例就更弥足珍贵和具有标志意义。在追逃措施上,劝返地位日益提高的同时,缉捕作为独立追逃措施的地位正在凸显。反思"百名红通人员"归案,我们应当辩证看待已有追逃成果,继续提高境外追逃的效率;总结尚未成功案例的教训,加强境外追逃能力建设;分析逃犯出逃国家的特点,科学选择追逃措施;占据道义制高点,依法开展境外追逃;从而推动境外追逃的良性循环。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repatriate China's 100most-wanted fugitives abroad than other fugitives,so the successful cases have more symbolic significance.As to the repatriate measures,forced surrender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and arrest has became an independent measure.Focus on the 37 fugitives that have been repatriated,we take a dialectical view on the achievement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overseas repatriation.To draw on lessons from this case has not yet been successful.So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overseas repatriation by choosing repatriate measur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ations,occupying the moral high ground,and conducting overseas pursuit according to law to promote the benign cycle of overseas fugitive repatriation
引文
(1)其余六种分别为蓝色、绿色、黄色、黑色、橙色和紫色。
    (2)参见桂田田、赵萌:《“海外追赃第一案”当事人李华波被遣返回国》,《北京青年报》,2015年5月10日,第A05版。
    (3)参见罗宇凡、朱基钗、白靖利:《超三分之一“百名红通人员”落网都是怎么追回来的?》,http://fanfu.people.com.cn/n1/2016/1117/c64371-28874062.html,访问日期2017年3月1日。
    (4)参见《“天网”行动重拳出击全球通缉百名外逃人员》,http://www.ccdi.gov.cn/xwtt/201504/t20150422_55183.html,访问日期2017年3月1日。
    (1)参见《国际追逃追赃启动“天网”行动》,http://www.ccdi.gov.cn/xwtt/201503/t20150326_53847.html,访问日期2017年2月12日。
    (2)参见《我国发布红色通缉令缉拿百名外逃人员(表)》,http://legal.people.com.cn/n/2015/0422/c42510-26888423.html,访问日期2017年2月12日。
    (3)参见《我国发布红色通缉令缉拿百名外逃人员(表)》,http://legal.people.com.cn/n/2015/0422/c42510-26888423.html,访问日期2017年2月12日。
    (4)参见《一图读懂:红色通缉令上的100名外逃人员名单》,http://www.ccdi.gov.cn/jdtp/201504/t20150422_55186.html,访问日期2017年2月12日。
    (1)以下针对腐败犯罪境外追逃的特点的分析并非都是针对“百名红通人员”,但是这些特点也适用于“百名红通人员”。
    (2)关于李华波案的详细情况,请参见黄风主编:《中国境外追逃追赃经验与反思》,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51-172页。
    (3)关于高山劝返案的详细情况,请参见张磊:《从高山案看我国境外追逃的法律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6期。
    (4)分别是孙新、付耀波、张清瞾、吴权深、裴健强、孔广生、赵汝恒、任标、钱增德和蒋洪洲。
    (5)参见《一图读懂:红色通缉令上的100名外逃人员名单》,http://www.ccdi.gov.cn/jdtp/201504/t20150422_55186.html,访问日期2017年2月10日。
    (6)桂田田、张伟:《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首次公布百份红色通缉令》,《北京青年报》,2015年04月23日,第A06版。
    (7)关于杨秀珠案件的详细情况,请参见张磊:《境外追逃中引渡的替代措施及其适用---以杨秀珠案为切入点》,《法学评论》,2017年第2期。
    (1)关于赖昌星遣返案的详细情况,请参见赵秉志、张磊:《赖昌星案法理问题分析》,《政法论坛》,2014年第4期。
    (2)参见张磊:《境外追逃中的量刑承诺制度研究》,《中国法学》,2017年第1期。
    (3)参见赵秉志:《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境外追逃工作的几点思考---我在美洲人权法院巡回法庭黄海勇引渡案中出庭作证的体会》,载《刑法评论》,2016年第1卷(总第29卷)。
    (4)参见《“百名红通人员”头号嫌犯杨秀珠从美国回国投案自首》,http://www.ccdi.gov.cn/special/ztzz/ztzzjxs_ztzz/201611/t20161117_89717.html,访问日期2016年12月20日。
    (5)参见抒、窦克林:《从“百名红通”头号嫌犯杨秀珠归案看制度优势》,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9/c_129397671.htm,访问日期2016年12月19日。
    (6)参见《中纪委掀翻周永康“五大外围战”:嫡系最先被查》,http://gd.people.com.cn/n/2014/1128/c123932-23043482.html,访问日期2016年12月19日。
    (7)杨胜华,曾任温州市现代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在杨秀珠庇荫下涉嫌腐败犯罪,2003年11月出逃德国,后来一直流亡海外。2011年6月,杨胜华回国向检察机关投案自首。2012年8月10日,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定杨胜华为自首,可以从轻处罚,从而判决杨胜华犯贪污罪、挪用资金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六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参见《杨胜华案终审外逃贪官回国自首可从轻判决》,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12/12/24/019039259.shtml,访问日期2016年12月3日。
    (8)杨进军,原温州市明和集团公司法人代表,2015年9月18日,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中美两国司法执法和外交等部门密切合作,将潜逃美国14年的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杨进军强制遣返回中国。参见《第一女巨贪弟弟杨进军被从美国强制遣返回中国》,http://news.hexun.com/2015-09-18/179244781.html,访问日期2016年12月3日。
    (1)参见桂田田、赵萌:《“海外追赃第一案”当事人李华波被遣返回国》,《北京青年报》,2015年5月10日,第A05版。
    (2)参见刘武俊:《“海外追赃第一案”的范本意义》,http://fanfu.people.com.cn/n/2015/0518/c64371-27017023.html,访问日期2017年2月12日。
    (3)参见《揭秘中国海外追逃追赃主要途径有四种方式》,http://news.sohu.com/20150403/n410743892.shtml,访问日期2017年2月12日。
    (4)参见《“天网”到底是一张什么样的网?》,http://www.ccdi.gov.cn/xwtt/201504/t20150410_54536.html,访问日期2017年2月12日。
    (5)参见《境外追逃国际合作的五种主要方式》,http://www.cssn.cn/fx/fx_rdty/201411/t20141127_1418360.shtml,访问日期2014年11月24日。
    (6)虽然在媒体报道中,也曾经使用过在境外“抓获”犯罪嫌疑人多少人,或者“追回”多少人的提法,但是这里“抓获”和“追回”更多强调的是将犯罪嫌疑人采取措施追逃归案,是一种对各种追逃措施的概称,并非具体的追逃措施。
    (7)廉颖婷:《最高检通报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成果追逃追赃网络初步构建》,http://www.jcrb.com/prosecutor/important/201501/t20150121_1470622.html,访问日期2017年3月1日。
    (8)参见刘欢:《“猎狐2015”抓获外逃人员857名》,《人民日报》,2016年1月29日,第14版。
    (9)2014年9月全国检察机关部署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已从29个国家和地区劝返遣返、缉捕潜逃境外的职务犯罪嫌疑人108名,涉案金额12亿元。参见彭波:《中国境外追逃行动已遣返缉捕108名嫌犯》,载http://news.sina.com.cn/c/2016-01-02/doc-ifxncyar6171876.shtml,访问日期2017年2月12日。
    (10)参见《“百名红通人员”张大伟从美国回国投案自首》,http://www.ccdi.gov.cn/special/ztzz/ztzzjxs_ztzz/201610/t20161008_87632.html,访问日期2017年3月1日。
    (11)参见《“百名红通人员”杨进军被从美国强制遣返回国》,http://www.ccdi.gov.cn/special/ztzz/ztzzjxs_ztzz/201509/t20150922_62429.html,访问日期2017年3月1日。
    (12)参见《“百名红通人员”赵汝恒被缉捕并押解回国》,http://www.ccdi.gov.cn/special/ztzz/ztzzjxs_ztzz/201511/t20151102_64302.html,访问日期2017年3月1日。
    (13)吕铮著:《天网猎狐:公安部缉捕境外经济逃犯纪实》,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年版。
    (1)参见《境外追逃国际合作的五种主要方式》,http://www.cssn.cn/fx/fx_rdty/201411/t20141127_1418360.shtml,访问日期2017年3月1日。
    (2)参见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陈雷于2016年12月30日在“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聘任仪式暨研讨会”上的发言。
    (3)参见《“百名红通人员”30人到案,都是怎么追回来的?》,http://www.ccdi.gov.cn/xwtt/201606/t20160625_80933.html,访问日期2017年3月1日。
    (4)这24人分别从以下国家被劝返:王佳哲(美国)、王诚建(美国)、杨秀珠(美国)、闫永明(新西兰)、张大伟(美国)、蒋谦(加拿大)、郭廖武(澳大利亚)、朱海平(美国)、云健(新西兰),唐东玫(澳大利亚)、张丽萍(秘鲁)、陈祎娟(英国)、储士林(加拿大)、常征(加拿大)、巴连孝(加拿大)、周世勤(澳大利亚)、曾子恒(加拿大)、牛丽英(加拿大)、黄水木(新加坡)、韩建鹏(新加坡)、杨立虎(加拿大)、朱振宇(美国)、邱渤海(英国)、黄玉荣(美国)。
    (5)这11人分别从以下国家(地区)被缉捕:王雁威(加拿大)、付耀波(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张清曌(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裴健强(几内亚)、孙新(柬埔寨)、钱增德(肯尼亚)、李远寿(韩国)、詹再生(马来西亚)、赵汝恒(加纳),戴学民(中国合肥)、吴权深(中国澳门)。
    (6)这2人分别从以下国家被遣返为:李华波(新加坡)、杨进军(美国)。
    (7)这2人分别死于以下国家:顾震芳(泰国)、方翠英(加拿大)。根据媒体报道,落网的红通人员当中,有2人死亡《参见《30名“红通人员”到案都是怎么追回来的?》,http://www.ccdi.gov.cn/xwtt/201606/t20160625_80933.html,访问日期2017年3月1日)。但关于死亡的两人分别是谁,笔者仅在媒上找到关于顾震芳在泰国触电身亡的报道(参见《外逃女贪官在泰国打工触电身亡生前花光赃款》,http://news.qq.com/a/20151203/003566.htm?pgv_ref=aio2015&ptlang=2052,访问日期2017年3月1日),并没有找到关于方翠英死亡的报道,但是也并没有找到她被劝返或者遣返的报道,所以这里仅推测死亡的另外一人是方翠英。)
    (8)当然,这并不排除在其他追逃措施已经形成较大压力的情况下劝返成功的情况(如杨秀珠劝返案)。
    (1)关于王雁威是从哪个国家缉捕归案,中纪委网站的报道中并没有提及(参见《“百名红通人员"王雁威被缉捕归案》,载http://www.ccdi.gov.cn/xwtt/201606/t20160615_80521.html,访问日期2017年3月1日)。有关媒体的报道中也没有提及(参见《红通人员”王雁威被缉捕归案》,《南方都市报》,2016年6月16日,第AA08版)。
    (2)参见张磊:《从胡星案看劝返》,《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3)参见《劝返的四个条件》,载http://view.news.qq.com/zt/2008/yangshuji/index.htm,访问日期2017年3月1日。
    (4)参见张磊:《从胡星案看劝返》,《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105-110页。
    (5)参见廉颖婷:《最高检通报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成果追逃追赃网络初步构建》,http://www.jcrb.com/prosecutor/important/201501/t20150121_1470622.html,访问日期2017年3月1日。
    (6)参见《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李洋:“天网”行动从境外追回党员和公职人员196人》,http://v.ccdi.gov.cn/2016/01/07/VIDESAiateDvDpde9Y9WXI2U160107.shtml,访问日期2017年3月1日。
    (7)参见时冉:《中国加大境外追逃追赃力度反腐国际合作实现多项突破》,http://news.163.com/16/1209/05/C7QO9CRL000187V8.html,访问日期2016年9月1日。
    (8)参见《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李洋:“天网”行动从境外追回党员和公职人员196人》,http://v.ccdi.gov.cn/2016/01/07/VIDESAiateDvDpde9Y9WXI2U160107.shtml,访问日期2017年3月1日。
    (1)参见《程慕阳向加拿大申请难民复核称未参与贪腐》,http://news.ifeng.com/a/20150624/44032527_0.shtml#_zbs_baidu_bk,访问日期2017年3月1日。
    (2)参见徐惠芬:《外逃贪官乔建军前妻在美出庭不认罪打记者(图)》,http://news.sohu.com/20150520/n413375461.shtml,访问日期2017年3月1日。
    (3)参见高美:《程慕阳向加拿大申请难民身份司法复审案获胜》,http://news.163.com/15/0716/09/AUKT2AF90001124J.html?baike,访问日期2017年3月1日。
    (4)参见黄风、赵卿:《从程慕阳案看移民法遣返的证据规则》,《法学》,2017年第2期。
    (5)参见张磊:《美国的所谓“警告”及其对我国境外追逃的启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1)参见《占领道义制高点》,《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年6月13日,第1版。
    (2)参见《外交部回应“奥巴马政府警告中国赴美猎狐人员”》,http://news.youth.cn/gn/201508/t20150820_7025761.htm,访问日期2017年3月1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