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库的《广雅疏证》与《广雅疏义》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Guangya Shuzheng and Guangya Shuyi Based on Database
  • 作者:丁喜霞
  • 英文作者:DING Xi-xia;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enan University;
  • 关键词:关系数据库 ; 《广雅疏证》 ; 《广雅疏义》 ; 雅学
  • 英文关键词:relational database;;Guangya Shuzheng;;Guangya Shuyi;;Yaxue
  • 中文刊名:HND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 机构:河南大学文学院、语言科学与语言规划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8-03-01
  • 出版单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8
  • 期:v.58;No.281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乾嘉时期游幕学者的生存境域与学术生态研究”(16BZS061)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HNDS201802019
  • 页数:10
  • CN:02
  • ISSN:41-1028/C
  • 分类号:141-150
摘要
王念孙的《广雅疏证》和钱大昭的《广雅疏义》(合称"二疏")均集疏义与校勘于一书,是清代《广雅》注释与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对清代训诂学成就具有总结性意义。"二疏"体例不尽相同,补正脱文讹字各有详略,训释字义则十同八九。论搜辑之博,疏解之精,二者难分轩轾。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界对《疏义》的研究严重不足,对其内容和价值更是缺乏客观的认识。在全面把握"二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二疏"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尝试建立关系数据库,全面、客观地展示"二疏"在撰著体例、词义训释、文字校勘、佚文辑释等方面的异同,通过开展多层面的专题比较研究,以改变学界长期形成的重《疏证》轻《疏义》的研究现状和弥补二者各自研究的不足;同时,复原清代《广雅》注疏的真实样态和整体面貌,纠正《疏证》价值远高于《疏义》的认识偏误,为客观评价《疏义》和《疏证》的学术地位提供可靠的材料依据,也为人文学术研究的数字化建设提供借鉴。
        Guangya Shuzheng written by Wang Niansun and Guangya Shuyi written by Qian Dazhao is the masterpiece of the study of Guangya in the Qing Dynasty,which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summarizing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Qing Dynasty exegesis.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stylistic rules and layout and the collation of the two books.The definition of the word meaning is basically the same.Its difficult to divide in the richness of the citation materials and the accuracy of interpretation.However,due to various reasons,th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Guangya Shuyi is seriously inadequate,and its content and value are not objectively recognized.On the basis of the relevant research status and comparability,and by discussing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a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Guangya Shuzheng and Guangya Shuyi,this paper tries to build a relational database,in order to make up the shortage due to the time-honored preference of Shuzheng to Shuyi,to recover the real shape of the appearance and overall appearance of Guangya in the Qing Dynasty,and correct the cognition bias that the value of Shuzheng is much higher than Shuyi.In so doing we can provide a reliable material basis for evaluating objectively the academic status of them,and reference for the digitalization of humanities academic research as well.
引文
(1)据桂馥《广雅疏义序》,清代乾嘉时期,为《广雅》作注的有三家:卢文弨《广雅释天以下注》2卷;王念孙《广雅疏证》10卷;钱大昭《广雅疏义》20卷。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清抄本《广雅疏义》,第1页。据《书目答问》“王念孙《广雅疏证》10卷”条下注:“钱大昭亦著《广雅疏证》,凡20卷,未刊,有传抄本,一名《广雅疏义》。”(张之洞撰,范希曾补正:《书目答问补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5页。)
    (2)徐兴海:《〈广雅疏证〉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3)胡继明:《〈广雅疏证〉同源词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1)盛林:《〈广雅疏证〉中的语义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张其昀:《〈广雅疏证〉导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3)周祖谟:《读〈广雅疏证〉简论》,《兰州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殷孟伦:《王念孙父子〈广雅疏证〉在汉语研究史上的地位》,《东岳论丛》,1980年第2期。
    (4)蒋礼鸿:《〈广雅疏证〉补义》(上、中、下),《文献》,1980年第1、2、4期;刘凯鸣:《〈广雅疏证〉辨补》,《文献》,1986年第1期;张其昀:《〈广雅疏证〉校勘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第1期;赵海宝:《〈广雅疏证〉研究---以与〈经义述闻〉、〈读书杂志〉等的比较研究为中心》,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5)李福言:《近三十年〈广雅疏证〉研究述论》,《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9期。
    (6)单周尧:《香港的汉语汉字研究》,《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第2期。
    (7)冈井慎吾著,江庆柏译:《关于〈广雅疏义〉》,《文教资料》,1986年第1期。
    (8)张雪:《钱大昭生平及〈广雅疏义〉成书小考》,《文教资料》,2012年8月号中旬刊。
    (9)丁喜霞:《未刊稿抄本〈广雅疏义〉成书与流存考略》,《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年第4期。
    (10)刘扬:《〈广雅疏义〉钱大昭案语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
    (11)顾吉辰:《钱大昕钱大昭著作考》,顾吉辰主编:《钱大昕研究》,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顾围:《钱大昭著作考》,《文教资料》,2008年10月号上旬刊;刘仁霞:《钱大昭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2)孙德平:《〈广雅疏证〉的计算机处理及同义词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甘勇:《清人小学注疏五种词源研究语料库建设及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13)XML,即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对各种复杂文档可以进行处理的标记语言。
    (1)1775年,钱大昕督学广东,钱大昭与王鸣韶同往,佐校。1793年,钱大昭入阮元山东学政幕,校士;1795年,入阮元浙江学政幕,校士;1798年至1799年,客浙江布政使谢启昆幕,与胡虔、袁钧等助纂《小学考》《史籍考》。1801年,钱大昭应长兴知县邢澍之聘,与钱大昕共同编纂《长兴县志》(尚小明:《清代士人游幕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16页)。
    (2)由阳海清编撰的《中国丛书广录》著录钱大昭撰《可庐著述十种》,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得自怡斋刻本,其中包括《广雅疏义》,并加按语“是编系先刊序例,后刊全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04页。按:钱氏本欲先刊序例,后刊全部著述,但因乏斧资,实未能实现这一预定目标。阳氏所云不知何据。再者,《可庐著述十种叙例》也不可能刊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因为其中所收《广雅疏义》之桂馥序作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七月,《三国志辨疑》钱氏自序作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六月。见国家图书馆编:《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第4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第325-460页。
    (3)徐复:《广雅诂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页。
    (4)江藩纂,漆永祥笺释:《汉学师承记笺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93页。
    (5)王念孙著,钟宇讯点校:《广雅疏证》之“点校前言”,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6)冈井慎吾著,江庆柏译:《关于〈广雅疏义〉》,《文教资料》,1986年第1期。
    (7)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广雅疏义”条,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030页。
    (8)桂馥:《广雅疏义序》,日本“静嘉堂文库”所藏清钞本,第1页。
    (9)徐复:《广雅诂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页。
    (1)尉迟治平:《汉语信息处理和计算机辅助汉语史研究》,《语言研究》,2004年第3期。
    (2)陈海波:《关于数据库在古汉语研究中的应用》,《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3期。
    (3)王鸣韶:《答大理述庵兄书》,《湖海文传》卷4,道光十七年
    (1837)经训堂刻本,第7页。
    (4)徐兴海:《〈广雅疏证〉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87页。
    (5)如,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的《中国基本古籍库》,上海师范大学的“古代音韵和现代方言读音数据库”、《全宋词》检索系统,深圳大学的“《广韵》《龙龛手鉴》和《集韵》电子检索系统”,陕西师范大学的“汉籍全文检索系统”,湖北大学的“《诗经》语言分析全息系统”,华中理工大学的“反切系联整理系统”和“诗文用韵系统整理程序”,北京师范大学的“《说文解字》计算机研究系统”等。
    (1)孙德平:《〈广雅疏证〉的计算机处理及同义词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甘勇:《〈广雅疏证〉的数字化处理及其同源字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甘勇:《清人小学注疏五种词源研究语料库建设及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2)钟宇讯点校:《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底本是嘉庆年间王氏家刻本的影印本。
    (3)陈雄根点校:《广雅疏证》,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年。
    (4)黄建中,李发舜点校:《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刘永华:《〈广雅疏证〉校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1)江庆柏:《广雅批校本考略》,《文教资料》,1986年第1期。
    (2)王念孙:《广雅疏证》,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页。
    (3)丁喜霞:《未刊稿抄本〈广雅疏义〉成书与流存考略》,《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年第4期。
    (1)徐复主编:《广雅诂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49、258页。
    (2)刘扬:《〈广雅疏义〉钱大昭案语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第38页。
    (3)于亭:《计算机与古籍整理研究手段现代化》,《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3期。
    (4)尉迟治平:《计算机技术和汉语史研究》,《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3期。
    (1)于亭:《计算机与古籍整理研究手段现代化》,《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3期。
    (2)尉迟治平:《汉语信息处理和计算机辅助汉语史研究》,《语言研究》,2004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