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和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开端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call(Er-Innerung)” and the Beginning of 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 作者:先刚
  • 英文作者:Xian Gang;
  • 关键词:黑格尔 ; 精神现象学 ; 绝对知识 ; 谢林
  • 中文刊名:JHKX
  • 英文刊名:Jiangsu Social Sciences
  • 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
  • 出版日期:2019-01-10
  • 出版单位:江苏社会科学
  • 年:2019
  • 期:No.302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谢林著作集》的翻译与研究”(15JJD720002)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JHKX201901015
  • 页数:10
  • CN:01
  • ISSN:32-1312/C
  • 分类号:128-136+264
摘要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开始于以纯粹存在为对象的感性确定性,终结于同样以纯粹存在为对象的绝对知识,并在这个意义上回到开端。这就是《精神现象学》中那个备受争议的"我们"的来源。"我们"对于精神现象的阐释不是某位哲学家的主观臆想,而是绝对知识对曾经走过的道路的"回忆"。但黑格尔所说的"回忆"同样不是一种主观的想象,而是一个"深入内核过程"。意识的"回忆"或"深入内核过程"和"外化"是同时发生的,通过这个方式,意识将各种外在对象纳入自身,再次逐步达到最高的自我认识。
        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begins with the perceptual certainty of pure being andends similarly in the absolute knowledge of pure being, and returns to the beginning in this sense. Thisis the origin of the controversial"we"in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The interpretation of spiritual phe-nomena by"we"is not a subjective assumption of a philosopher, but the"recall"of absolute knowledgeabout the road that it has ever passed. But Hegel's"recall"(Er-Innerung) is not a subjective imagina-tion too, but a"process deep into the core". The"recall"or"process deep into the core"and the"exter-nalization"of consciousness are happening at the same time. In this way, the consciousness brings allkinds of external objects into himself and gradually reaches the highest degree of self-consciousness.
引文
[1][2][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先刚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05页,第61页。
    [1]Karl Leonhard Reinhold,über das Fundament des philosophischen Wissens,Jena 1791,Hamburg 1978(Nachdruck),S.78 ff.
    [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先刚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4页。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04页。
    [4][5]G.W.F.Hegel,Wissenschaft der Logik I,in Werke,Theorie-Werkausgabe,Band 5,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1969,S.66,S.67.
    [1]G.W.F.Hegel,Wissenschaft der Logik I,in Werke,Theorie-Werkausgabe,Band 5,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1969,S.67.
    [2]Gabriella Baptist,“Das absolute Wissen,Zeit,Geschichte,Wissenschaft”,in D.K?hler u.O.P?ggeler(hrsg.),G.W.F.Hegel.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Berlin,2006.S.245 ff.
    [3][4][5][6][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先刚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0页,第66页,第54-55页,第56页。
    [7]霍尔盖特对此的解释是:“我们只是‘观察’意识自身对其对象的经验,就此而言,我们的角色可以说是消极的。不过,我们思考并阐明了那一经验,还造成了从一种意识形态向下一种意识形态的过渡--此过渡由于先行给予的意识而成为了必然的--就此而言,我们又是积极的。”([英]霍尔盖特:《黑格尔导论--自由、真理与历史》,丁三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92页)霍尔盖特的这个说法比较“圆滑”,但他恰恰没有解释一个关键问题,即“我们”为什么能够成为“积极的”,通过自己的思考和阐明就造成了意识形态的过渡?
    [1][2]Alexander Kojeve,Hegel,Eine Vergegenw?rtigung seines Denkens,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1975,S.109,S.109.
    [3][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先刚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69页。
    [4]有些人在没有现实地研究和理解黑格尔哲学的情况下,就断言黑格尔乃至任何人都不可能达到“绝对知识”,这是一种无聊的做法。正如瓦尔特·耶希克指出的那样,这种情况就好比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导论”里面批评的那种做法(同上,第48页),人们变着法子拒斥绝对者或绝对知识,殊不知绝对者或绝对知识正嘲笑着他们,因为“它作为一个自在且自为的存在原本就陪伴着我们,而且这是它的愿望”。Vgl.Walter Jaeschke,“Das absolute Wissen”,in A.Arndt und E.Müller(hrsg.),Hegels“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heute,Berlin,2004,S.198.
    [1][2][德]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页,第34页。
    [3][4][德]谢林:《近代哲学史》,先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11-112页,第115-116页。
    [5]F.W.J.Schelling,Die Weltalter.Urfassungen,München:Biederstein Verlag und Leibniz Verlag,1946,S.5.
    [1][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先刚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02页。
    [2][3]G.W.F.Hegel,Enzyklop?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III,in Werke,Theorie-Werkausgabe,Band 10,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1969,S 204,S.258.
    [1][2][3][4][德]谢林:《近代哲学史》,先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58页,第166页,第183-184页,第151页。
    [5]Ludwig Siep,Der Weg der“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2000,S.244.
    [1][3][4][5][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先刚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95-496页,第501页,第502-503页,第19页。
    [2]这种意义上的“无知”才是苏格拉底-柏拉图所推崇的“无知”的真正意思。我在一篇文章里已经论证,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无知”其实更是一种“知识”,确切地说,是一种整全性的知识,而这就是“明智”(sophrosyne)。参见先刚:《苏格拉底的“无知”与明智》,[北京]《哲学研究》2017年第8期。
    [1]G.W.F.Hegel,Enzyklop?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III,in Werke,Theorie-Werkausgabe,Band 10,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1969.S 262.
    [2]参见[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先刚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9-20页。
    [3][5][6][7][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先刚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6页,第463页,第197页,第463页。
    [4]当然,黑格尔绝大多数时候是毫不谦虚的。在《历史哲学》的某个地方,在谈到世界史的归宿的时候,他曾经自豪地宣称:“这是一个我知道的结果,因为我已经认识到了整体。”(G.W.F.Hegel,Vorlesungenüber die Philosophie der Geschichte,in Werke,Theorie-Werkausgabe,Band 12,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1969.S.2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