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天琴现代歌词的认知参照点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杨诚
  • 关键词:天琴现代歌词 ; 壮族天琴 ; 认知参照点 ; 概念隐喻
  • 中文刊名:ZBSZ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15
  • 出版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35;No.166
  • 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隐转喻视阈下壮族铜鼓文化的认知演变及活态传承研究”(YCSW2019017);;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创新项目“认知视阈下中越边境天琴文化重构与活态传承研究”(S20190002)
  • 语种:中文;
  • 页:ZBSZ201903016
  • 页数:7
  • CN:03
  • ISSN:37-1400/C
  • 分类号:97-103
摘要
天琴现代歌词是布傣壮族天琴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基于认知语言学中认知参照点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从篇章构建方式和概念隐喻角度探讨天琴现代歌词的认知模式和认知动因,发现:第一,天琴现代歌词的编排存在链型递进、总分递进和分总递进三类认知模式;第二,根据源域不同,天琴现代歌词中大量自然类概念隐喻可分为景物隐喻、植物隐喻和动物隐喻,并体现天琴现代歌词去宗教化、生活化、时尚化、大众化等特点;第三,透过天琴歌词种类繁多的认知参照点可管窥壮族"天地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观和世界观。研究有利于深入发掘天琴现代歌词的文化和认知内涵,揭示天琴在布傣壮族思维中的认知特点,为天琴歌曲创作和传播提供新视角和启示,促进天琴文化继承与弘扬。
        
引文
[1]秦红增,毛淑章,宋秀波,等.“侬峒”天琴:金龙布傣壮族群的信仰与生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
    [2]李妍.世俗神器的艺术灵光——壮族天琴文化研究之一[J].广西民族研究,2010,(4).
    [3]秦红增,毛淑章,秦琴.中越边境布傣天琴文化变迁:喻天、娱人与族群标识[J].民族研究,2008,(1).
    [4]邓玉函,周春婵.中越边境地区跨国文化共享研究——以布傣天琴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12).
    [5]黄尚茂,黄新宇.天琴艺术的区域传承与跨国传播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7,(11).
    [6]李亚楠.中越天琴音乐形态的共性特征[J].艺术探索,2014,28(3).
    [7]卢克刚.壮族天琴音乐的调式及多声结合特点[J].民族艺术,1985,(1).
    [8]Rosch,E.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s[J].Cognitive Psychology,1975,(7).
    [9]Langacker,R.W.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1).
    [10]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Langacker,R.W.Cognitive Grammar;A Basic Introduc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12]Lakoff,G&M.Johnson.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13]周阳.概念隐喻理论的认知参照点阐释[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1).
    [14]Burke,K.A Grammar of Motives[M].New York:Prentice Hall,1945.
    [15]吕廷中.天琴演奏教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16]黎珏辰.龙州天琴艺术与越北天琴艺术之内在关系考察——以比较艺术学为视角[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2).
    [17]黄健毅.中越边境壮族天琴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喻天与育人[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4,23(4).
    [18]吴金琳.天琴演变的文化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9,(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