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苏里格气田北区气水层识别及其分布特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随着苏里格气田勘探向北部拓展,北部区块远离凹陷生烃坳陷中心、含气丰度降低、天然气充注不饱满的特点对致密砂岩气藏的影响愈加明显,使得区块气水关系复杂。同时,岩性变化对测井曲线影响大于含气性的影响,当区块低阻气层发育时,导致低饱和度的气层和产水层不易区分。为此,以大量生产实例为依据,探讨了北部气藏的含水特征及测井识别方法,进一步提出了依靠常规资料识别气水层的有效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对气水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研究认为:气层分布受岩石物性控制,单砂体内气水明显分异,没有上水下气的倒置现象。整个区块没有统一的气水界面,气水分布单砂体受低幅度构造控制,区域上受油气充注高度控制,即所有烃源岩上覆充注高度以内的砂岩储层都有可能成藏。地层水主要以束缚水和边底水存在于气藏内,几乎不发育层间水,测井所要识别的产水层就是指边底水层。具体有两种层,即气水同层和含气水层。通过对产水层的有效识别及分析,为改善区块开发效果和指导产能建设提供依据。
        
引文
[1]陈全红、李文厚、姜培海等,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石油实验地质,2007,29(6):554-559.
    [2]代金友、李建霆、王宝刚等,苏里格气田西区气水分布规率及其形成机理,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39(5):524-529.
    [3]王若谷、李积海、何太洪等,苏里格东区苏77、召51井区山西组-下石盒子组沉积微相及气水分布规律研究,地下水,2013,35(1):26-28.
    [4]杜洋、欧阳诚、胡杨等,苏里格气田苏5区块储集层特征及有利勘探区域,新疆石油地质,2013,34(6):636-640.
    [5]曹锋、邹才能、付金华等,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大气区天然气近源运距的证据剖析,岩石学报,2011,27(3):857-866.
    [6]王颖,苏里格气田苏11区块气水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非常规油气,2017,4(3):25-28.
    [7]石玉江、杨小明、张海涛等,低渗透岩性气藏含水特征分析与测井识别技术—以苏里格气田为例,天然气工业,2011,31(2):25-28.
    [8]代金友、王蕾蕾、李建霆等,苏里格西区气水分布特征及产水类型解析,特种油气藏,2011,18(2):69-72.
    [9]朱志良、张万、张成功等,苏里格气田苏59井区气水分布规律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7(4):1-5.
    [10]刘红岐、彭仕宓、唐洪,苏里格气田低阻气层分布特征及识别方法研究,天然气工业,2004,24(10):41-43.
    [11]张海涛、时卓,苏里格气田储层含水特征与测井识别方法,吉林大学学报,2010,40(2):447-453.
    [12]刘红岐、彭仕宓、唐洪等,苏里格庙气田气层识别方法研究,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5,27(1):8-11.
    [13]杨克兵、袁晓红、刘明波等,使用电阻率比值法评价油水层的方法研究,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5,38(1):37-39.
    [14]杨克兵、刘欢、李士东等,基于可动水孔隙度的岩石电阻率响应方程,国外测井技术,2017,38(3):22-25.
    [15]张洁、罗健、夏瑜等,阿尔奇公式的适用性分析及其拓展,地球物理学报,2018,61(1):311-322.
    [16]杨克兵、王竞飞、马凤芹等,阿尔奇公式的适用条件分析及对策,天然气与石油,2018,36(2):58-63.
    [17]窦伟坦、刘新社、王涛,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地层水成因及气水分布规律,石油学报,2010,31(5):767-773.
    [18]王泽明、鲁宝菊、段传丽等,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气水分布规律,天然气工业,2010,30(12):37-40.
    [19]王国亭、冀光、程立华等,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西区气水分布主控因素,新疆石油地质,2012,33(6):657-65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