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类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探索——以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陈永楠 ; 郭成斌 ; 张凤英 ; 刘珺 ; 王振军
  • 关键词:协同育人 ; 学生发展 ; 人才培养
  • 中文刊名:DXJY
  • 英文刊名:University Education
  • 机构: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27
  • 出版单位:大学教育
  • 年:2019
  • 期:No.108
  • 基金:陕西省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面向行业需求的材料类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应用”(17BZ019);; 陕西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面向提升陕西区域经济的材料类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XGH17047)“,基于‘互联网+’的复合创新型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与专业实践”(XGH17046),“面向‘一流专业’建设的材料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与探索”(XGH17051);; 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开放式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培养材料类‘新工科’高水平人才”(300103293109),“面向新工科的材料类专业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300103293108),“新工科背景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探索”(300103293104),“‘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300104283138)“,创新应用型材料工程研究生多层次递进式实践环节培养模式研究”(300103191247)
  • 语种:中文;
  • 页:DXJY201906006
  • 页数:3
  • CN:06
  • ISSN:45-1387/G4
  • 分类号:30-32
摘要
为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积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针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实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材料行业作为重要的支撑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十九大报告中"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提出,促使学院更应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该研究围绕作者所在学校"四部一省"共建的独特优势及交通产业转型升级对材料类人才的需求,强化"教师—班导师—辅导员"协同育人的理念,共同培养面向国家需求的高水平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及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引文
[1]任婉玲,庄倩琳.“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4):43-47.
    [2]习近平:始终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J].中国人才,2015(11):2+1.
    [3]石建国.“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浅谈习近平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判断与思考[J].党的文献,2017(2):34-37.
    [4]何山,罗亮.高校教育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考[J].北方文学(下旬),2017(5):151-152.
    [5] HASSAN H, MARTINEZ J M.Innovative methodolog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formation through teaching industrial computer engineering[J].IEEE Transaction on Education, 2004(4):446-45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