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海姆乐派交响乐作品的管弦乐法特征探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Symphonies of the Mannheim School:A Study of the Orchestration
  • 作者:齐雪峰
  • 英文作者:QI Xue-feng;
  • 关键词:前古典时期 ; 曼海姆乐派 ; 曼海姆乐队 ; 交响乐 ; 管弦乐法 ; “桥梁”作用
  • 中文刊名:ZYYE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 机构: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No.154
  • 语种:中文;
  • 页:ZYYE201901025
  • 页数:23
  • CN:01
  • ISSN:11-1183/J
  • 分类号:112-134
摘要
产生于前古典时期的德国曼海姆乐派,其重要作用是"架"起了巴罗克时期通往古典晚期音乐创作风格的"桥梁"。曼海姆乐队的建立为古典时期双管编制乐队的确立与完善奠定了重要基础。曼海姆乐派的交响乐创作以及在交响乐作品中所运用的管弦乐法,既具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又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特征。本文通过对曼海姆乐派交响乐作品的分析与研究,试图总结其在乐队编制、乐器组合方式以及音色处理等方面所具有的个性化特征,并进一步阐述其"桥梁"作用的体现与影响。
        
引文
(1)[英]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顾连理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1999年,第488页。
    (2)John Spitzer and Neal Zaslaw,The Birth of the Orchestra: History of an Institution(1650-1815),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2004,p.257.
    (3)古钢琴(Cembalo)[意],产生于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才被广泛使用,巴罗克时期到达鼎盛期,其形制分为两类:击弦的楔槌键琴与拨弦的羽管键琴,后者最为常用。曼海姆管弦乐队中使用的是羽管键琴,文中统一用“古钢琴”一词表示。
    (4)[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61页。
    (5)同注④。
    (6)其他非常规编制乐器,如:长笛、单簧管等未列于表中。
    (7)John Spitzer and Neal Zaslaw, The Birth of the Orchestra: History of an Institution(1650-1815),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2004,p.257.
    (8)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中国艺术教育大系),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第188页。
    (9)J.S.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
    (10)Antonio Vivaldi, The Four Seasons,Urtext Edition,Barenreiter,2016.
    (11)C.P.E.Bach, Sinfonie Nr.1, Frankfurt:Litolff,1976.
    (12)Joseph Haydn, Critical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Symphonies, Herausgeber Editor,Wien : Universal Edition A.G,1965.
    (13)本文中所用曼海姆乐派作曲家的作品谱例版本均来源于:Hugo Riemann,Denkm?ler deutscher Tonkunst,weite Folge:Denkm?ler der Tonkunst in Bayern; Jahrg.III/1,VII/2,VIII/2,Leipzig: Breitkopf und H?rtel,1902,1906,1908。
    (14)参见[俄]C.瓦西连科:《交响配器法(第二卷下册)》,金文达译,张洪模校,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第706页。
    (15)杨立青:《管弦乐配器教程(中册)》,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年,第519页。
    (16)Joseph Haydn, Critical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Symphonies, Herausgeber Editor,Wien : Universal Edition A.G,1965 .
    (17)戴宏威编著:《管弦乐队配器法》,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第54页。
    (18)同注(19)。
    (19)弦乐组中的“Basso”包含大管与古钢琴,属于记谱习惯,不再特意指出。
    (20)参见[英]迈克尔·肯尼迪、乔伊斯·布尔恩编:《牛津简明音乐辞典(第四版)》,唐其竞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16页,“Alberti bass”词条。
    (21)杨立青:《管弦乐配器教程(下册)》,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年,第599页。
    (22)同注(23)。
    (23)译自[日]广濑大介:《通过乐谱了解西方音乐的历史:古典乐派,浪漫乐派以及20世纪音乐——解读作曲家擅长的音乐样式的特征》,东京:音乐之友社,2014年,第10页。
    (1)参见“Mannheim School”,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十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441页。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中国艺术教育大系),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第17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