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视角下《马拉喀什》叙事风格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储常胜 ; 韩雨晴
  • 关键词:奥威尔 ; 《马拉喀什》 ; 概念隐喻 ; 叙事风格
  • 中文刊名:HBM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25
  • 出版单位: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40;No.187
  • 语种:中文;
  • 页:HBMS201903020
  • 页数:4
  • CN:03
  • ISSN:34-1317/C
  • 分类号:104-107
摘要
《马拉喀什》是乔治·奥威尔的纪实散文,记录了其在马拉喀什期间的所见所闻。在文中,奥威尔突出使用概念隐喻,借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来揭示主题、折射现实、流露情感。概念隐喻的巧妙使用使作品叙事风格象形生动,主题鲜明突出,表达了作者对殖民地人民凄惨贫困生活现实的同情,批判了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种种劣迹。
        
引文
[1]陈勇.新世纪以来国内乔治·奥威尔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12(8):116-120.
    [2]陈勇.试论乔治·奥威尔与殖民话语的关系[J].外国文学,2008(3):55-62.
    [3]刘晓东.乔治·奥威尔反极权主义思想的文化解读[J].山东社会科学,2009(4):147-150.
    [4]陈彩云.解读奥威尔的殖民情绪[J].名作欣赏,2014(3):31-32.
    [5]陈勇.乔治·奥威尔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J].中国比较文学,2017(3):101-109.
    [6]汤卫根.论《1984年》中的权力运行机制[J].当代外国文学,2006(3):89-93.
    [7]李峰.从全景式监狱结构看《一九八四》中的心理操控[J].外国文学,2008(6):61-71.
    [8]杨敏.穿越语言的透明性——《动物农场》中语言与权力之间关系的阐释[J].外国文学研究,2011(6):153-158.
    [9]聂素民.《一九八四》:一部隐喻社会政治的伦理小说[J].外国文学研究,2014(1):120-123.
    [10]旷新年.《一九八四》的另一种阅读经验[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1):43-57.
    [11]李兆前.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中的文化保卫战[J].外国语言与文化,2018(3):51-59.
    [12]孙亚,钱玉彬,马婷.国外隐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外语,2017(5):695-704.
    [13]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14]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C].In A.Ortony(ed.)Metaphor and Thought.Cambridge:CUP,1993:202-251.
    [15]温格瑞尔.认知语言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6]孙毅.认知隐喻学多维跨域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7]谢之君.隐喻认知功能探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8]龚玉苗,周榕.基于语料库的本体隐喻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9(1):25-29.
    [19]Steen,G.Developing,testing and interpreting Deliberate Metaphor Theory[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5(90):67-72.
    [20] Kovecses,Z.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