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音乐传播视角下“同宗民歌”研究三十年(1986—2016)述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REVIEW OF THE STUDIES ON THE FOLK SONGS OF THE SAME ORIGIN FROMTHE YEAR 1986 TO 2016 IN THE PERSPECTIVE OF MUSIC COMMUNICATION
  • 作者:常江涛 ; 尚广平
  • 英文作者:CHANG jiangtao;SHANG Guangping;
  • 关键词:同宗民歌 ; 冯光钰 ; 历史民族音乐学
  • 中文刊名:YYTS
  • 英文刊名:Explorations in Music
  • 机构: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运城学院音乐系;
  • 出版日期:2019-01-15
  • 出版单位:音乐探索
  • 年:2019
  • 期:No.142
  • 基金:2016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京畿地区宣卷(宝卷)音乐研究”(HB16YS039)
  • 语种:中文;
  • 页:YYTS201901007
  • 页数:8
  • CN:01
  • ISSN:51-1067/J
  • 分类号:52-59
摘要
自1986年冯光钰最早提出"同宗民歌"之概念并正式确立同宗民歌研究议题起,至今已经有30余年。在此期间,学界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成果丰硕,逐渐形成了重要的学术热点。同宗音乐研究早期主要集中在民歌领域,随后逐渐扩展到器乐、曲艺等其他层面。该研究主要以音乐传播学为研究核心理念,并以此生发出多种研究理论与思想,特别是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理念的进入使同宗民歌研究呈现出新的面貌。从概念界定、分类标准、源流传播和回顾反思等几个重要维度对同宗民歌30年的研究进行总结述评,有助于对该议题形成更加深入的认知。
        
引文
(1)冯光钰:《中国传统音乐初论》,载《中国音乐》,1987年第2期,第10页。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第762页。
    (2)易人:《〈孟姜女春调〉的流传及其影响》,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0年第2期,第65~80页。
    (3)易人:《芳香四溢的茉莉花》,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2年第1期,第90~96页。
    (4)易人:《情深意长的〈绣荷包〉》,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3年第4期,第86~91页。
    (5)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
    (6)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散论》,载《人民音乐》 1997年第7期,第20~23页。
    (7)冯光钰:《同根异枝一脉相承——中国同宗民间乐曲散论(一)》,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第4~11页;冯光钰:《同根异枝一脉相承——中国同宗民间乐曲散论(二)》,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1~8页。
    (8)冯光钰:《关于音乐与传播的思考》,载《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第60~66页。
    (9)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引言第1页。
    (10)冯光钰:《中国曲牌考》,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26页。
    (11)徐元勇:《我对“同宗民歌”的认识——与冯光钰教授商榷》,载《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第64~69页。
    (1)柳青:《对同宗时调民歌研究的认识与思考》,载《云梦学刊》,2010年第4期,第116~118页。
    (2)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散论》,载《人民音乐》,1997年第7期,第20~23页。
    (3)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散论》,载《人民音乐》,1997年第7期,第21页。
    (4)孙佩珊、曹芳芳:《同宗小调歌词研究》,载《艺术教育》,2008年第11期,第92页。
    (5)徐元勇:《我对“同宗民歌”的认识——与冯光钰教授商榷》,载《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67页。
    (6)刘正惟:《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1)冯光钰:《再谈辨认“同宗民歌”的标准——兼答徐元勇博士》,载《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45页。
    (2)高乐:《论中国同宗民歌的判断标准——谈类型性与变异性在同宗民歌中的综合体现》,见于“百度文库”(2011-09-29),https://wenku.baidu.com/view/16460e2e7375a417866f8f71.html。
    (3)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散论》,载《人民音乐》,1997年第7期,第22页。
    (4)徐元勇:《我对“同宗民歌”的认识——与冯光钰教授商榷》,载《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66页。
    (1)转引自冯光钰:《我与传播研究——〈中国同宗民歌新论〉自序》,载《音乐探索》,1998年第1期,第4页。
    (2)项阳:《民歌认知与思考三题》,见于“项阳的博客”(2014-05-17),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e34690101qljn.html
    (3)柏互玖:《冀中地区【剪靛花】同宗现象的解读》,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94~99页。
    (4)冯光钰:《同根异枝一脉相承——中国同宗民间乐曲散论(二)》,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7页。
    (1)高乐:《论中国同宗民歌的判断标准——谈类型性与变异性在同宗民歌中的综合体现》,见于“百度文库”(2011-09-29),https://wenku.baidu.com/view/16460e2e7375a417866f8f71.html。
    (2)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散论》,载《人民音乐》,1997年第7期,第21页。
    (3)参见冯光钰:《同根异枝一脉相承——中国同宗民间乐曲散论(二)》,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1~8页。
    (4)转引自冯光钰:《关于音乐与传播的思考》,载《天籁》,2003年第3期,第62页。
    (5)贺珍:《音乐传播视角下“无锡景调”在江南小调中的变异性研究》,江南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6)武装:《〈沂蒙山小调〉及其传播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硕士论文。
    (1)项阳:《词牌、曲牌与文人、乐人之关系》,载《文艺研究》,2012年第1期,第56页。
    (2)参见项阳:《民歌认知与思考三题》,见于“项阳的博客”(2014-05-17),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e34690101qljn.html;《民歌认知续论——对花儿等歌种创承机制的相关思考》,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5年第3期,第67~74页;《男唱女声:乐籍制度解体之后的特殊现象——由榆林小曲引发的相关思考》,载《戏曲研究》,2006年第3期,第110~124页;《关于“凤阳花鼓”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辨析——在〈凤阳花鼓全书〉编纂研讨会上的发言》,载《人民音乐》,2013年第9期,第44~46页;等文章。
    (3)项阳:《民歌认知与思考三题》,见于“项阳的博客”(2014-05-17),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e34690101qljn.html。
    (4)项阳、张咏春:《从〈朝天子〉管窥礼乐传统的一致性存在》,载《人民音乐》,2008年第1期,第33~42页。
    (5)巩凤涛:《乐籍制度下传播与小调的“同宗”现象》,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硕士论文。
    (6)郭威:《曲子的发生学意义》,台湾学生书局印行,2013年。
    (7)康玲、蔡际洲:《【剪靛花】歌系的基本曲调——【剪靛花】歌系研究之一》,载《中国音乐》,2006年第4期,第49~55页;《【剪靛花】的地理分布——【剪靛花】歌系研究之二》,载《中国音乐》,2007年第2期,第78~84页;《【剪靛花】的流变——【剪靛花】歌系研究之三》,载《中国音乐》,2008年第1期,第102~106+139页;《【剪靛花】歌系形成的文化阐释——【剪靛花】歌系研究之四》,载《中国音乐》,2009年第1期,第87~92+99页。
    (8)吴凡:《民歌的流传变异性刍议——以民歌〈打花鼓〉与〈凤阳花鼓〉为例》,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35~36页。
    (1)曹晔:《准格尔旗漫瀚调与准格尔旗蒙古族原生态民歌之比较》,载《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62~69页。
    (2)冯光钰:《从凤阳歌看“同宗民歌”的传播流变》,载《音乐研究》, 1993年第2期,第79~84页。
    (3)单建鑫:《冀中民歌中的同宗现象》,载《音乐创作》, 2013年第1期,第136~138页。
    (4)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第114、115页。
    (5)冯文慈:《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的逆向考察》,载《音乐研究》,1986年第1期,第1~4+5页。
    (6)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散论》,载《人民音乐》,1997年第7期,第2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