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村落的表征与形成论略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formation of village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 作者:谷更有
  • 英文作者:GU Geng-you;School of History,Hebei Normal University;
  • 关键词:“聚” ; 坞壁 ; 村落 ; 家乡 ; 唐宋时期
  • 英文关键词:gathering;;dock wall;;village;;hometown;;tang and song dynasty
  • 中文刊名:HBS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05
  • 出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42;No.198
  • 语种:中文;
  • 页:HBSS201901002
  • 页数:9
  • CN:01
  • ISSN:13-1029/C
  • 分类号:14-22
摘要
唐宋时期的村落已具有浓浓的"家乡"表征,但这一村落家乡的形成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城居"和"里居"是战国、秦汉时期比较普遍的居住方式,此时的城中和里中更多呈现的一种"父老—子弟"关系。散居于城外、里外的"聚",其实可能是由于垦殖或其他原因形成的并不太稳固的居住场所,还不具有当时人的"家乡"的概念。此时人的家乡观念更多地是指某里或某邑。坞壁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之外的最主要的居住形式。坞壁是战乱时期避险的产物,是非正常时期出现的一防卫型的居住形式。其形成的独特背景,坞主与坞民的极不平等的社会关系,难以形成"恒产者有恒心"的家乡观念。这也是坞壁与后世的村落有很大不同的根本区别。隋唐以后,村落渐成为乡村最普遍的居住方式。我们从有限的关于记载村落的文献中发现,其时的村落已不是随遇而安的居所,已有了选址而居的"卜宅"理念。从先秦到宋时期"卜城、卜宅"的历史变迁,我们也能观察到二千多年以来社会的变化。通过"卜"的方式选择的宅兹家乡,可算作是唐宋及其以后时代村落的最重要表征。
        It takes long that Chinese folk villages come into being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The urban and communal dwelling becomes popular since the Warring State,Qin and Han dynasties residing sporadically with such gatherings as kith and kin.It is far from stable due to farming or other reasons.Hence,hometown is just a conception yet.The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Chinese villages throughout Wei,Jin,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ill at the end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hen distinctive features come into existence of villages,dwellings known as hometowns.
引文
[1]孙家洲.从内黄三杨庄聚落遗址看汉代农村民居形式的多样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1).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日]守屋美都雄.父老[A].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北京:中华书局,1993.
    [4][韩]具圣姬.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坞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A].金明馆丛稿初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
    [6]苏轼.苏轼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洪迈.容斋随笔·三笔[M].中华书局,2005.
    [8]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9]陶渊明.陶渊明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10]杨昌文.屯堡人述略[J].贵州民族研究,1993(4).
    [11]冯晓霞.穿越六百年感受明朝那些事[J].光彩,2012(11).
    [12]杨珍.重回明朝---贵州天龙屯堡[J].行游数码,2005(11).
    [13]屯堡文化的深度与危机---访屯堡研究专家孙兆霞吴羽[J].休闲读品(天下),2010(6).
    [14]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5]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6]魏泰.东轩笔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7]葛兆光.重建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A].“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绪说”[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8]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9]张读.宣室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0]邵博.邵氏闻见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1]裴廷裕.东观奏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4.
    [22]罗大经.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3]孙光宪.北梦琐言[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4]纳新.河朔访古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5]谷更有.唐宋时期的乡村控制与基层社会[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
    (1)侯旭东:《汉魏六朝的自然聚落—兼论“邨”“村”关系与“村”的通称化》,载黄宽重主编:《中国史新论·基层社会》,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9年。
    (2)关于“聚”与“聚落”的重要文章还有:孙家洲:《从内黄三杨庄聚落遗址看汉代农村民居形式的多样性》,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邢义田:《从出土资料看秦汉聚落形态和乡里行政》,载黄宽重主编:《中国史新论·基层社会分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9年。
    (3)相关研究参见:孙家洲:《从内黄三杨庄聚落遗址看汉代农村民居形式的多样性》,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齐涛:《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
    (4)该书用到的主要壁画有: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编:《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文物出版社,1978年;张朋川:《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酒泉十六国壁画》,文物出版社,1989年。
    (5)(后晋)刘煦等撰:《旧唐书》卷48《食货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2088-2089页。《通典》卷三《食货三·乡党》对此有更详细的记载:“大唐令:诸户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每里置正一人(若山谷阻险,地远人稀之处,听随便量置)。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并免其课役。在田野者为村,别置村正一人。其村满百家,增置一人,掌同坊正。其村居如满十家者,隶入大村,不须别置村正。天下户为九等,三年一造户籍,凡三本,一留县,一送州,一送户部。常留三比在州县,五比送省。(仪凤二年二月饬,自今以后装潢省籍及州县籍也)。诸里正,县司选勋官六品以下白丁清平强干者充。其次为坊正。若当里无人,听于比邻里简用。其村正取白丁充,无人处,里正等并通取十八以上中男、残疾等充。
    (6)参见何晓昕、罗隽:《中国风水史》,九州出版社,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