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见隋《史崇基墓志》与中古史氏脉系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Epitaph of Shi Chongji of the Sui Dynasty Newly Seen in Xi'an and the Genealogy of the Shi Family in Medieval China
  • 作者:周晓薇
  • 英文作者:Zhou Xiaowei;
  • 关键词:隋代 ; 史崇基 ; 墓志 ; 郡望 ; 脉系
  • 英文关键词:Sui Dynasty;;Shi Chongji(576–602);;Epitaphs;;Junwang(Hometown of Glorious Elite Clan of Certain Surname);;Genealogies
  • 中文刊名:WEBO
  • 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文博
  • 年:2019
  • 期:No.208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新出隋代墓志铭整理与研究》(14AZS004)系列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WEBO201901012
  • 页数:6
  • CN:01
  • ISSN:61-1009/K
  • 分类号:84-89
摘要
隋仁寿二年《史崇基墓志》新近出土于西安,墓志所揭示的家族世系史料颇可与正史互证,如志主的父、祖皆在正史有传,且是史氏建康房的重要一支,据墓志可以研讨汉唐间史氏流徙河西并回归中原的历程,并可进而梳理中古史氏的房分脉系。
        The Epitaph of Shi Chongji of the second year of Renshou Era(602) of the Sui Dynasty recently unearthed in Xi'an revealed historical textual materials which could be cross-referred with the official historical writings; for example, both the grandfather and father of the master of this epitaph had biographies in the official histories, and they belonged to an important tributary of the Jiankang Branch of the Shi Family. Based on the record of this epitaph, the procedure of the Shi Family being exiled to the Hexi area and returning to the Central Plains from the Han to the Tang Dynasty could be explored and discussed,and, further, the genealogies of the branches of the Shi Family in medieval China could be trimmed.
引文
[1]赵文成、赵君平:《秦晋豫新出墓志蒐佚续编》第1册第185页,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年。
    [2]《北史》卷六十一本传略同,第465~469页,中华书局校点本,1971年。
    [3]石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戴应新:《隋韦谌墓和韦寿夫妇合葬墓的出土文物》,《故宫文物月刊》(第208期)(2000年7月号)。
    [4]《周书》卷二十八《史宁传》第469页,中华书局校点本,1971年。
    [5]《隋书》卷六十三《史祥传》第1493~1495,中华书局校点本,1973年。
    [6]《隋书》卷六十三《史祥传》第1495~1496,中华书局校点本,1973年。
    [7][唐]林宝撰、岺仲勉校:《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六第二册第822页,中华书局,1994年。
    [8]《周书》卷二十八校勘记,第483页,中华书局校点本,1971年。
    [9]《周书》卷二十八《史宁传》第465页,中华书局校点本,1971年。
    [10]《魏书》卷一百零六下《地形志二下》第2609-2610页,中华书局校点本,1974年。
    [11]《隋书》卷二十九《地理志上》第808页,中华书局校点本,1973年。
    [12]《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38页,中华书局校点本,1973年。
    [13]《隋书》卷五十九《杨暕传》第1442页,中华书局校点本,1973年。
    [14]王其祎、周晓薇:《洛阳新见隋代墓志铭辑释三种》,《华夏考古》2011年第4期。
    [15]贾振林《文化安丰》第387页,大象出版社,2011年。
    [16]《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46页,中华书局校点本,1973年。
    [17]周晓薇、王其祎《片石千秋:隋代墓志铭与隋代历史文化》第231~232页,科学出版社,2014年。
    [18]孙星衍:《校补元和姓纂辑本序》第1册第3页,见《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94年。
    [19](唐)林宝撰、岑仲勉校《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六“史”,第2册第822~826页,中华书局,1994年。
    [20]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第4册第38页,线装书局,2007年。
    [21]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19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2]齐运通:《洛阳新获七朝墓志》第171页,中华书局,2012年。
    [23]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59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4]《旧唐书》卷一百五十六《史敬奉传》第4078页,中华书局校点本,1975年。
    [25]《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一《史宪诚传》第4685页,中华书局校点本,1975年。
    [26]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23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7]赵君平:《邙洛碑志三百种》第273页,中华书局,2004年。
    [28]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92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9]赵力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中册第573页,线装书局,2007年。
    [30]赵力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续编》下册第436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31]《后汉书》卷六十八《郭符许列传》第2230页,中华书局校点本,1965年。
    [32]a.赵文成、赵君平:《秦晋豫新出墓志蒐佚续编》第2册第329页,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年;b.王庆卫:《新见唐代突厥王族史善应墓志》,《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第4期;c.汤燕:《新出唐史善应、史崇礼父子墓志及突厥早期世系》,《唐研究》第二十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d.朱振宏:《突厥族史善应墓志笺证研究》,《中国边政》,2014年。
    [33]赵力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续编》下册第559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34]赵文成、赵君平:《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续编》第1册第135页,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年。
    [35]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下册第162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36]《文苑英华》卷九百一十《史用诚碑》第4787页,中华书局,1966年。
    [37]笔者自藏拓本。参详王其祎、周晓薇《长安地区新出隋代墓志铭十种集释》,载《碑林集刊》第十九辑,第10~12页,三秦出版社,2013年。
    [38]赵力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上册第230页,线装书局,2007年。
    [39]赵力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上册第265页,线装书局,2007年。
    [40]赵力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上册第271页,线装书局,2007年。
    [41]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册第136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2]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80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43]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3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44]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11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45]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15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46]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42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47]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101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48]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下册第225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9]《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二《隐逸传》第5117页,中华书局校点本,197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