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诗艺的融合”:一种新诗史叙述的生成与嬗变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ynthesizing the Poetry Art of Chinese and the West”: The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History Narrating of Chinese New Poetry
  • 作者:冷霜
  • 英文作者:Leng Shuang;
  • 关键词:新诗史 ; “现代派”诗歌 ; 现代性 ; 古典诗歌 ; 传统
  • 中文刊名:WXPL
  • 英文刊名:Literary Review
  • 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15
  • 出版单位:文学评论
  • 年:2019
  • 语种:中文;
  • 页:WXPL201904003
  • 页数:9
  • CN:04
  • ISSN:11-1037/I
  • 分类号:25-33
摘要
"新时期"以来,从王瑶开始,学界对新诗与古典诗歌之间关联的研究日益增多,在文学"现代化"的研究诉求下,主要通过梳理和考察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艺术探索,逐渐形成了"中西诗艺的融合"这一新诗史叙述。在这一叙述被广泛接受、运用的过程中,也产生出将新诗与古典诗歌的关联视为一种无中介的继承性关系,认为古典诗歌"传统"在这一联系中更具支配性地位的理解,新诗自身的实践对于生成这种联系的重要性则变得相对模糊。一些较晚近的研究显示出对这一叙述框架的突破,但曾经内含在这一新诗史叙述中的辩证性认识方式也有所退化乃至解体。
        
引文
[1]文载《小说》1950年10月1日第4卷第3期,后收入《关于中国古典文学问题》,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2][3]王瑶:《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文艺报》1956年10月15日。
    [4]钱理群:《王瑶先生的研究个性、学术贡献与地位》,《先驱者的足迹--王瑶学术思想研究论文集》,第278页,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9][10]王瑶:《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5期。
    [6][12]参见钱理群:《王瑶先生现代文学史研究概述》,《先驱者的足迹--王瑶学术思想研究论文集》,第181页,第180页。
    [7]王瑶:《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续完),《文艺报》1956年10月30日。
    [8]如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和民族传统的关系》中仍认为“新诗和民族传统的联系就小一些”,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11]他在这方面较早的思考可参见其《重建中国现代解诗学》(孙玉石主编:《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一文中的阐述,其研究最终结为《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一书。
    [13]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后记”,第42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14][16][17]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第457页,第467页,第472页、第476-47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吴晓东:《历史、审美、文化的统一--评孙玉石先生的新著〈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8]他关于这一论题的论文主要有《废名的新诗观》,《野草》(日本“中国文艺研究会”会刊)1996年8月第58号;《对中国传统诗现代性的呼唤--废名关于新诗本质及其与传统关系的思考》,《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新诗:现代与传统的对话--兼释20世纪30年代的“晚唐诗热”》,陈平原主编:《现代中国》第1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等等。
    [19]孙玉石:《新诗与传统关系断想》,《诗探索》2000年第1-2辑。
    [20]在使用这一叙述时,不同学者的概括语汇上略有差异,分别有中西/东西/中外、诗歌/诗艺/诗学、融合/融汇/会通/契合等,本文采用的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21]具体可参见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罗振亚《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陈旭光《中西诗学的会通--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研究》、江弱水《中西同步与位移--现代诗人丛论》、曹万生《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张洁宇《荒原上的丁香--20世纪30年代北平“前线诗人”诗歌研究》、陈太胜《梁宗岱与中国象征主义诗学》和《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王泽龙《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等著作中的相关讨论。
    [22]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修订版的这一部分章节内容与1951年北京开明书店初版在文字上虽略有改动,但就这一问题而言并无变化。
    [23][24]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王超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356页,第356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5][26][27][28]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第369页,第365页,第129页,第35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9][30][31][32][33]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第8-9页,第13页,第15页,第14页,第14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4]拙文《新诗史与作为一种认识装置的“传统”》对此问题有专门的分析,见《文艺争鸣》2017年第8期。
    [35]对此问题较早的分析参见臧棣《现代性与新诗的评价》,《文艺争鸣》1998年第3期。
    [36]可参见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三联书店,2006年)一书对文学现代性的认识装置的分析。
    [37][38]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第344页,第626页、第627页、第63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39]张同道:《探险的风旗--论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第56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此外如金钦俊《新诗研究》、罗振亚《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等著作中也都做出了近似的论述。
    [40]参见龙泉明、邹建军:《现代诗学》,第302-307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1]可参见姜涛《思想方法的内在支援--重读王瑶1980年代有关现代文学学科重建的论述》(《现代中文学刊》2014年第3期)一文中对此问题的讨论。
    [42]参见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43]王佐良:《一个中国新诗人》,《文学杂志》1947年第2卷第2期。
    [44]王佐良:《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一个回顾》,《文艺研究》1983年第4期。
    [45]吴晓东:《现代中国文学的“传统”与“现代”问题》,《江汉论坛》2003年第2期。
    [46]详见拙文《分叉的想象:重读林庚1930年代的新诗格律思想》(《新诗评论》2006年第2辑)、《废名新诗观念的形成与1930年代中期北平学院诗坛氛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6期)对此所做的个案性讨论。
    [47]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和民族传统的关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48]陈旭光:《中西诗学的会通--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研究》,第10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9][50]邓程:《论新诗的出路》,第203-204页,第20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1]丸山真男:《日本的思想》,区建英、刘岳兵译,第16-17页,三联书店2009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