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秦汉时期皇后制度之确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叶秋菊
  • 关键词:秦汉 ; 皇后制度 ; 皇权
  • 中文刊名:ZZD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25
  • 出版单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52;No.261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秦汉诏书与国家政务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8BZS042)
  • 语种:中文;
  • 页:ZZDX201903011
  • 页数:8
  • CN:03
  • ISSN:41-1027/C
  • 分类号:65-72
摘要
皇后制度是中国古代专制皇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皇后制度的发展过程中,西汉高祖时期和汉武帝时期最为重要。先秦时期传统文化的积淀为皇后制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秦始皇未立皇后导致的继位危机给西汉统治者留下深刻的教训。西汉统治者面临完善大一统专制政权结构的迫切需要,再加上吕雉个人坚强的性格、丰富的经历和明确的能力,这些必然和偶然因素最终导致吕雉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称号的皇后。汉武帝时期把皇后制度作为完善专制体制的重要内容,皇后制度正式确立。此后,作为专制皇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皇后制度对汉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引文
[1](南朝)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宋)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98.
    [4](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5](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龚抗云整理.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
    [7](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宋)史尧弼.莲峰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9](清)陈廷敬著,吴广隆编审,马甫平点校.午亭文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10](元)王沂.伊滨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1](唐)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12](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3]李俊芳.汉代册立皇后礼仪考述[J].北方论丛,2011,(6).
    [14]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5](唐)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6](汉)董仲舒著,(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7](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8]明宪宗实录[M].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2.
    (1)关于秦汉时期皇后问题的论文主要有毛佩琦:《中国后妃制度述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年第6期;卫广来:《论西汉的宫闱政治》,《文史哲》1995年第1期;朱子彦:《略论中国皇后制度》,《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朱子彦:《秦汉后宫制度述论》,《学术月刊》2000年第6期;张星久:《母权与帝制中国的后妃政治》,《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万静:《论中国古代帝王后妃制度的确立》,《成都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日)谷口やすよ:《汉代の皇后权》,《史学杂志》第87编第11号,1978年10月;(日)保科季子:《天子の好逑——汉代の儒教的皇后论》,《东洋史研究》第61卷第2号,2002年9月。主要著作有冷鹏飞:《古代帝王后宫探究》,岳麓书社1997年;朱子彦:《帝国九重天中国后宫制度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臧知非:《大汉高后细说吕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张文立:《秦始皇帝评传》,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1)1986年在咸阳渭河北源上的韩家湾公社狼家沟出土一件玉印,印为四方形,高2厘米、宽2. 8厘米,重33克。该印通体晶莹,螭虎纽四侧刻云纹,印文篆刻“皇后之玺”四字。该玺因出土在长陵(汉高祖和吕后之陵)附近,印文文字体势及琢治风格与汉初印非常相似,被学界认为是吕后之玺,现藏于陕西省博物院。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