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塑造与知识生产:晚清域外日记中的英国议会(1866—1885)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Building Images and Producing Knowledge: British Parliament in the Overseas Diaries of the Late Qing(1866-1885)
  • 作者:汪强
  • 英文作者:Wang Qiang;
  • 关键词:晚清 ; 域外日记 ; 英国议会 ; 郭嵩焘 ; 曾纪泽
  • 中文刊名:HDZX
  • 英文刊名:ECUPL Journal
  • 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20
  • 出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年:2019
  • 期:v.22;No.124
  • 基金: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评论’与十九世纪末西方视野中的中国法”(项目号15AFX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海师范大学第九期校级重点学科项目“法律史学”支持
  • 语种:中文;
  • 页:HDZX201903015
  • 页数:15
  • CN:03
  • ISSN:31-2005/D
  • 分类号:168-182
摘要
英国议会知识在晚清传播过程中,甲午之前有众多语词表达议会之意,甲午之后逐渐固定为议会(或议院)。议会(或议院)是"集体"选择的结果,它的流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亦与晚清士人域外日记中描述、塑造的议会形象有紧密关系。西游的晚清士人在出国前已经具备一些源于文本阅读的议会知识,他们到达英国后,观看议会建筑"景观"、议会议事场景,深化了对议会的理解;他们塑造的英国议会形象,具有知识层面与文化层面的双重意义。域外日记中塑造的英国议会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议会知识在晚清中国的传播,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晚清的议会实践。
        
引文
[1]参见黄河清编著:《近现代辞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880页。
    [2]以“议会”为检索词,在“晚清期刊数据库(1833-1911)”中采模糊检索方式进行全文检索,结果显示最早出现该词的刊物是《万国公报》第302期(1874年),19世纪70年代共有13篇文章出现该词,均出自该刊;以“议院”为检索词,采取同种方式检索该库,最早出现该词的刊物是《教会新报》第234期(1873年),且1873年共出现两次,另一次亦是《教会新报》第258期(1873年),1870年代共有63篇文章出现该词。亦可参见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520页。
    [3]参见王尔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191页。
    [4]斯金纳(Quentin Skinner)曾对传统思想史研究范式有过批判。他认为,传统的思想史研究存在三类谬误形式,即学说的神话(the mythology of doctrines)、融贯性神话(the mythology of coherence)及预见的神话(the mythology of prolepsis)。其本人的思想史研究受到语言哲学的影响,强调思想史研究应当是语境中的思想(ideas in context),应当采用跨文本的(intertextual)、语境论的(contextualist)的研究方法。思想史研究径路的转变不仅仅是发生在斯金纳身上的个案,受语言学影响,英美倡导观念史模式、法国以概念社会史见长,德国以概念史著称,三者虽存在差别,但共通处在于,都关注某一基本概念的历史发展,关注它们与文本之外社会历史语境的联系。参见彭刚:《历史地理解思想--对斯金纳有关思想史研究的理论反思的考察》,载丁耘、陈新主编:《思想史研究》(第一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英]玛丽亚·露西亚·帕拉蕾丝-伯克编:《新史学:自白与对话》,彭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1页;方维规:《概念史研究方法要旨--兼谈中国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载黄兴涛主编:《新史学》(第三卷),中华书局2009年版。
    [5]参见王人博等:《中国近代宪政史上的关键词》,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王人博:《法的中国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方维规:《“议会”、“民主”、“共和”等概念在十九世纪的中译、嬗变与运用》,载《中国文史论丛》(总第6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等等。
    [6]参见[英]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鉞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5页。
    [7]参见李文杰:《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版,第253-264页。
    [8]本文主要征引的书籍有:《王韬:〈漫游随录〉、李圭:〈环游地球新录〉、黎庶昌:〈西洋杂志〉、徐建寅:〈欧游杂录〉》,岳麓书社2008年版;《林鍼:〈西海纪游草〉、斌椿:〈乘槎笔记·诗两种〉、志刚:〈初始泰西记〉、张德彝:〈航海述奇·欧美环游记〉》,岳麓书社2008年版;《刘锡鸿:〈英轺私记〉、张德彝:〈随使英俄记〉》,岳麓书社2008年版;《伦敦与巴黎日记》,岳麓书社2008年版;《曾纪泽日记》,中华书局2013年版。下文征引时,除特别版本外,以上书籍征引仅注明著者与页码;又,张德彝日记分载两书之中,分以1-页码、2-页码标出。
    [9]本文所用日记刊行情况如下:斌椿书刊行于1869年;志刚的日记刊行于1873年;张德彝作为斌椿使团随员的日记刊行于1867年,作为郭嵩焘译员的日记刊行于1883年;李圭的游记刊行于1878年;王韬的随录刊行于1887年;曾纪泽的日记早期有1881年申报馆排印本,后有1893年江南制造局刊本;黎庶昌一书早间有1886年莫氏抄本,后有1895年黎氏刻本;刘锡鸿日记有1891年小方壶斋本。又,以上各书在王锡祺整理的《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中,皆有收录。该丛书由王锡祺于1877年开始收集、整理,分为正编、补编、再补编,共收集当时所见相关书籍共一千四百余种,分别于1891年、1894年和1897年完成。以上各书刊行情况,参见前述岳麓版说明,《曾纪泽日记》参见中华书局2013年版前言,黎庶昌《西洋杂志》来源:http://www.guoxuedashi.com/shumu/?sokey shu=%E8%A5%BF%E6%B4%8B%E6%9D%82%E5%BF%97&submit=&kz=11,2019年3月25日访问。《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中收录各书情况,可检索刘跃令、张五勤编:《〈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篇名及著者姓名索引》,河南大学历史系资料室1991年版。
    [10]王韬:《甕牖余谈·卷三·星使往英》,载《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六十一辑》,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
    [11]参见康有为:《我史》,载《康有为全集》(第五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63页。
    [12]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序列》,载《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35年版。
    [13]参见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卷四百七十四·外交十·通使》,载《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九十-九十二辑》,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
    [14]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4页。
    [15]参见苏精:《铸以代刻--传教士与中文印刷变局》,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4年版,第77、78页。
    [16]柯文认为,只有在考察了传教士作品在社会上和地域上的传播范围、读者范围等问题后,才可能“准确地估量传教士非宗教性著作所产生的影响的程度和性质。”参见[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26页。
    [17]林则徐的《四洲志》并未刊刻印行,原稿亦无发现。当下所流通各版《四洲志》,皆由魏源《海国图志》一书中复原。《林则徐全集》中的《四洲志》,复原自《海国图志》五十卷本(道光甲辰古微堂聚珍板)。但意大利学者马西尼在研究中,引用Ebisawa的说法,在日本有一本注明时间为1838年的《四洲志》。参见《林则徐全集》(第十册·译编卷),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本卷编辑说明;[意]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注18。
    [18]《澳门新闻纸·澳门十二月十四日新闻纸》,载《林则徐全集》(第十册·编译卷),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13、214页。
    [19]参见《答奕山防御粤省六条》,载《林则徐全集》(第五册·文录卷),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23页;苏精辑著:《林则徐看见的世界--〈澳门新闻纸〉的原文与译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0-41页;林永俣:《论林则徐组织的迻译工作》,载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林则徐与鸦片战争研究论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0]《四洲志·英吉利国》,载《林则徐全集》(第十册·译编卷),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97-100页。其中,律好司即House of Lords,巴厘满即Parliament,甘弥底阿付撒布来士即Committee of Supply,甘弥底阿付委士庵棉士即Committee of Ways and Means,甘文好司即House of Commons,委尔士即Wales,爱伦即Ireland。
    [21]参见[意]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22]此类用法并非林则徐所创,在裨治文1838年印行的中文著作《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中即有运用。参见《美理哥合省国志略·卷十三·国政一·国领、内外大宪衙门》,刘路生点校,《近代史资料》第92号。
    [23]参见《海国图志·原叙》,载《魏源全集》(第四册),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页;孙殿起:《贩书偶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4页。
    [24]《海国图志》最初五十卷本以《四洲志》为底本,但“增于原书者十之八,大、小西洋、北洋、外大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六”。这些增加的内容,是“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1852年完成的百卷本,其关于英国的内容,除《四洲志》中英国部分作为第五十卷“英吉利国总记”外,又增加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等“英吉利国广述”三卷,直接辑录当时所见他书中关于英国的内容,以“西洋人谭西洋”在前、“中土人谭西洋”为后的次序编排。《海国图志》辑录的书籍中涉及英国议会的,仅新嘉坡(今新加坡)人《英国论略》、郭实腊《万国地理全图集》、马礼逊父子《外国史略》等三书及《瀛寰志略》。在形式上,郭实腊书仅一句,另两本西人著述,长度不及《瀛寰志略》,更不及《四洲志》;在内容上,未超出《四洲志》与《瀛寰志略》所叙述的范围。惟可指出者,这四本书中“议会”的译法不同于《四洲志》,采意译方式,西人所编著三书,采“五爵之会”和“乡绅之会”对译上、下议院。又,需注意者,魏源亦将其所撰《英吉利小记》辑入第五十三卷《大西洋·英吉利国广述下》中,未涉及议会。参见《海国图志·原叙》,载《魏源全集》(第四册),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页;《海国图志·第五十卷至第五十三卷·大西洋》(第六册),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386、1389、1399、1423、1441-1444页。
    [25]李慈铭于咸丰六年正月二十八日日记中载有“阅徐松龕中丞瀛寰志略……皆据泰西人汉字杂书及米利坚人雅裨理所绘地图采择考证各依国立说,间采近人杂著及史册所载略附沿革于后,其用心可谓勤,文笔亦简净。但其轻信夷书,动辄铺张扬厉泰西诸夷酋,皆加以雄武贤明之目……似一意为泰西声势者轻重失伦,尤伤国体。”参见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第一册),广陵书社2004年版,第319-324页。
    [26]参见方闻编:《清徐松龛先生继畲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72页。
    [27]参见斌椿,第91页;郭嵩焘,第45、54、63、69、73、482页。
    [28]徐继畬:《瀛寰志略·卷七·欧巴罗英吉利国》,上海书店2001年版,第235、236页。
    [29]《兰仑偶说》介绍英国,取材当时所见西人报刊相关内容。参见梁廷枏:《海国四说》,中华书局1993年版,前言。
    [30]《六合丛谈》1857年1月创刊,共出版15期,于1858年停刊,主编是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综合性杂志,多有西方法政类新知。参见《解题--作为近代东西(欧、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史料的〈六合丛谈〉》,载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31]郭嵩焘,第404页;潘光哲《〈郭嵩焘日记〉“略考英国政教原始”与《大英国志》的述说对照表》,载氏著:《近代中国“民主想象”的兴起(1837-1895)》,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2000年博士论文。
    [32]王韬:《啸古堂诗集·序》,同治元年(1862年)。
    [33]曾纪泽,第824-825页。
    [34]斌椿等是官方派出游历欧西的第一批中国人,其行纯为“旅行考察”。据奕在同治五年(1866年)一月奏折,“而外国情形,中国未能周知,于办理交涉事件终虞隔膜。臣等久拟奏请派员前往各国,探其利弊,以期稍识端倪,籍资筹计算。”又,同治六年(1867年)九月奏折所附《总理衙门条说》中亦申明“上年本衙门奏准,令斌椿带同学生凤仪等附船赴泰西各处游历,略访其风俗人情,与出使不同,未可再为仿照。”参见《续修四库全书·四一九·史部·纪事本末类·筹办夷务始末·同治卷三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89页;《续修四库全书·四二〇·史部·纪事本末类·筹办夷务始末·同治卷五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67页。
    [35]张德彝,第1-521页。
    [36]斌椿,第114页。
    [37]李圭,第281、282页。
    [38]参见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第3-17页;[意]马里奥·布萨利:《东方建筑》,单军、赵炎译,段晴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257页。
    [39][日]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陈清泉译补,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47、48页。
    [40]参见傅熹年:《社会人文因素对中国古代建筑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第1-36,377-388页。
    [41]参见刘敦桢:《大壮室笔记》,载《刘敦桢文集》(第一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135-140页;《钦定大清会典·工部·卷五十八》,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42]张德彝,第1-659页。
    [43][英]迪耶·萨迪奇:《权力与建筑》,王晓刚、张秀芳译,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44]参见[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建筑与民主》,李白云、任永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7-85页;[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建筑史理论--从维特鲁威到现在》,王贵祥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页。
    [45][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建筑与民主》,李白云、任永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
    [46]王韬的《漫游随录》是近廿年之后的作品,虽有所本,但需要迎合《点石斋画报》的风格,经过大幅修改是不容置疑的。目前所见王韬日记,仅至1860年。又,有研究者经过比对,认为目前所见斌椿日记与呈送赫德的版本不同。又,丁韪良亦说刊行的斌椿日记只是其交给总理衙门报告的点滴。参见[美]凯瑟琳·F.布鲁纳、约翰·F.费正清、理查德·J.司马富编:《赫德日记--赫德与中国早期近代化》,陈绛译,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年版,第453页。
    [47]形象学的研究认为,在建构形象时使用、积累的一批词汇,在特定的时代,特定文化中或多或少直接地传播“他者”的形象。参见[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孟华译,载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8]《资政院奏择定贡院旧址建筑资政院请旨饬修摺》,载《政治官报》1909年,七月十一日,第657号。
    [49]劳恭震、沈敏树编:《谘议局、资政院、自治会议员必携》,麟章书局1910年版,第329-330页。
    [50]斌椿,第114页。
    [51]斌椿,第114页。
    [52]张德彝,第1-521页。
    [53]虽然总理衙门一再降低斌椿等出国的“官方”色彩,但实为“中土西去第一人”。可是,自斌椿出游归国以后,重大政治场合均难见其身影;自《乘槎笔记》及记游诗集刊行以降,再无与“洋务”相关的著述行世,他似乎从“历史”上消失了。可能,这与他的志趣有关。
    [54]三人当日观察的议会议事,是非立法性的公共事务辩论。
    [55]郭嵩焘,第159页;刘锡鸿,第125、126页;张德彝,第2-374页。又,刘锡鸿、张德彝的记载,遣词用句多有重合。笔者推测,刘锡鸿可能大幅“参考”张德彝是日日记。
    [56]斯毕格(或司批克尔),即Speaker,英国下议院议长。
    [57]张德彝,第2-375页。又,这段文字,在刘锡鸿的日记中亦出现。刘锡鸿,第83页。
    [58]参见《校邠庐抗议·制洋器议》,[德]冯凯整理、熊明心校对,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第109、110页。
    [59]光绪五年(1880年),李鸿章派遣徐建寅等赴欧洲采购铁甲舰。徐建寅在德国乘机赴议会观看,终于明白议会如何议事。1882年,他翻译并自印了《德国议会章程》。此书是晚清少见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书籍。参见《德国议院章程序》,载《新辑各国政治艺学全书·德国议院章程》,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钟叔河:《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06-327页。
    [60]张德彝,第1-521页。
    [61]张德彝,第2-374页。
    [62]郭嵩焘,第159页。
    [63]郭嵩焘,第101页。
    [64]郭嵩焘,第177页。
    [65]郭嵩焘,第267、301页。
    [66]郭嵩焘,第429、497页。
    [67]郭嵩焘,第530页。
    [68]志刚,第302页。
    [69]黎庶昌,第432页。
    [70]局中门外汉:《伦敦竹枝词》,载王慎之、王子今辑:《清代海外竹枝词》,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71]参见《清实录·德宗实录·卷三八一》(第五六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86、987页;潘光哲:《近代中国“民主想象”的兴起(1837-1895)》,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200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52页。
    [72]曾纪泽,第942页。
    [73]郭嵩焘,第177页。
    [74]张德彝,第2-384页。
    [75]黎庶昌,第432页。
    [76]参见《郑观应集·盛世危言·公举》(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29页。
    [77]参见[德]郎宓榭、阿梅龙、顾有信:《新词语新概念:西学译介与晚清汉语词汇之变迁》,赵兴胜等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78]孟华:《对曾纪泽使法日记的形象研究--以语词为中心》,载《中国比较文学》2015年第2期。
    [79]参见黄河清编著:《近现代辞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880页。
    [80]郭嵩焘,第106页。
    [81]徐建寅:《德国议院章程序》,载《新辑各国政治艺学全书·德国议院章程》,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82]参见郑观应:《郑观应集·盛世危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83]参见梁启超:《古议院考》,载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94-96页;王尔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40页。
    [84]参见李仁渊:《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以报刊出版为中心的讨论》,稻乡出版社2013年版,第97-103页。
    [85]参见黄璋健:《戊戌变法史研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年版,第163、297页;[韩]李春馥:《戊戌时期康有为议会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194页。
    [86]参见[英]斯金纳:《观念史中的意涵与理解》,任军锋译;彭刚:《历史地理解思想--对斯金纳有关思想史研究的理论反思的考察》,载丁耘、陈新主编:《思想史研究》(第一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88]参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31页。
    [89]参见[德]郎宓榭、阿梅龙、顾有信:《新词语新概念:西学译介与晚清汉语词汇之变迁》,赵兴胜等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90]参见[英]彼得·伯克:《知识社会史》(上卷),陈志宏、王婉旎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2页。
    [91]Peter Burke,What is the History of Knowledge?Polity Press 2015,pp.6-7,44-106.
    [92]参见傅扬:《思想史与近代史研究:英语世界的若干新趋势》,《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9期。
    [93]参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94]参见《广益丛报·纪闻·中国部》1910年第25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