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刷语言”到“话语批判”——论台湾乡土文学中的混语现象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From “Printing Language” to “Discourse Criticism”:On the Mixed Language Phenomenon in Taiwan Local Literature
  • 作者:吴鵾
  • 英文作者:Wu Kun;
  • 关键词:台湾乡土文学 ; 混语现象 ; 印刷语言 ; 话语批判
  • 英文关键词:Taiwan local literature;;mixed language phenomenon;;printing language;;discourse criticism
  • 中文刊名:TYJK
  • 英文刊名:Taiwan Research Journal
  • 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7-08-15
  • 出版单位:台湾研究集刊
  • 年:2017
  • 期:No.152
  •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传播研究”;;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TYJK201704012
  • 页数:9
  • CN:04
  • ISSN:35-1022/C
  • 分类号:97-105
摘要
混语现象存在于台湾乡土文学发展流变中的不同历史时期。从1930年代的台湾话文之争到1970年代的第二次乡土文学论战,由于乡土文学关涉民族与民主的历史重任,其混语表现便承担起类似"印刷语言"的角色定位,由此呈现出具有向心力与稳定性的"统一"形态。1990年代以后,随着符合现代性规范的社会体制基本成型,原有导引文学价值取向的"逻各斯中心"消失,台湾后乡土文学又以混合语码的形式展开对规训社会的话语批判,而此时的混语现象则表现出离心力与多向性的审美特征。
        There exists a mixed language phenomenon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local literature. From the dispute over Taiwan dialect in the 1930s to the second debate on Taiwan local literature in the 1970 s,the mixed language bore a rol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printing language" as the local literature concerned national and democratic historical task,which thereafter presented the "unified" form of centripetal force and stability. With the gradual formation of modern social system ever since 1990s,the mixed language in Taiwan local literature had launched the discourse criticism of the disciplinary society after the disappearance of "Logos centralism",and only until then did the mixed language phenomenon show its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entrifugal force and multi-direction.
引文
[1][英]伊斯迈·达立:《后殖民文学的语言》,李勤岸译,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第219页。
    [2]黄美娥:《重层现代性镜像:日治时代台湾传统文人的文化视域与文学想象》,台北:麦田出版,2009年,第108页。
    [3]连横:《连雅堂先生全集·雅言》,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2年,第20-21页。
    [4]黄石辉:《怎样不提倡乡土文学(一)》,《伍人报》,1930年8月16日。
    [5]黄石辉:《怎样不提倡乡土文学(三)》,《伍人报》,1930年9月1日。
    [6]郭秋生:《建设“台湾话文”一提案(下)》,《台湾新民报》,1931年9月7日。
    [7]廖毓文:《给黄石辉先生——乡土文学的吟味》,《昭和新报》,1931年8月8日。
    [8]朱点人:《检一检“乡土文学”》,《昭和新报》,1931年8月29日。
    [9]赖明弘:《对乡土文学台湾话文彻底的反对》,《台湾新民报》,1933年10月21日。
    [10]林淇瀁:《台语文学传播的意识形态建构:以日治时期台湾白话文运动为例》,台北:淡水工商管理学院“台湾文学研讨会”会议论文,1995年。
    [11]吕正惠:《三十年代“台湾话文”运动平议》,见《殖民地的伤痕:台湾文学问题》,台北:人间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12][13]陈映真:《文学来自社会反映社会》,见尉天骢:《乡土文学讨论集》,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65页,第65-66页。
    [14]邱贵芬:《仲介台湾·女人:后殖民女性观点的台湾阅读》,台北:元尊文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第167-168页。
    [15]丘彦明:《把欢笑撒满人间——访小说家王祯和》,见王祯和:《玫瑰玫瑰我爱你》,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994年,第257-259页。
    [16][17]转引自吕正惠、赵遐秋:《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2年,第394-395页,第395页。
    [18]张文智:《当代文学的台湾意识》,台北:自立晚报社,1993年,第83页。
    [19][俄]巴赫金:《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71页。
    [20][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9-93页。
    [21]王德威:《众声喧哗:三〇与八〇年代的中国小说》,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8年,第5页。
    [22]Ashcroft,B.,G.Griffiths,and H.Tiffin,The Empire Writes Back,London:Routledge,1989:33.
    [23]杜小真:《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440-447页。
    [24][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5-26页。
    [25]王德威:《原乡人里的异乡人——重读舞鹤的〈悲伤〉》,见舞鹤:《悲伤》,台北:麦田出版,2001年,第7页。
    [26]石坚、王欣:《似是故人来——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20世纪英美文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27]童伟格:《暗室里的对话》,见童伟格:《王考》,台北: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第202页。
    [28]陈芳明:《情欲优伶与历史幽灵——写在施叔青〈行过洛津〉书前》,见施叔青:《行过洛津》,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11页。
    [29]有关论述详见吴鵾:《如何“语言”怎样“文化”——论台湾原住民文学中的混语现象》,《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5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