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7年陕西三国隋唐宋元明清考古综述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view of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Dating from the Three-Kingdom to the Song-Yuan-Ming-Qing Periods in Shaanxi(2008-2017)
  • 作者:刘呆运 ; 邢福来 ; 田有前 ; 于春雷 ; 王小蒙 ; 赵占锐 ; 苗轶飞 ; 李坤 ; 席琳 ; 肖健一
  • 英文作者:Research Division of Sui-Tang Archaeology, Shaanxi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 关键词:隋唐考古 ; 城址 ; 陵墓 ; 窑址 ; 长城 ; 宗教 ; 西藏考古
  • 英文关键词:Sui-Tang archaeology;;Urban centers;;Mausoleums;;Kilns;;Great-walls;;Religion;;Tibetan archaeology
  • 中文刊名:KGYW
  • 英文刊名: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Relics
  • 机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隋唐考古研究室;
  • 出版日期:2018-10-15
  • 出版单位:考古与文物
  • 年:2018
  • 期:No.229
  • 语种:中文;
  • 页:KGYW201805005
  • 页数:38
  • CN:05
  • ISSN:61-1010/K
  • 分类号:113-149+195
摘要
2008~2017十年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三国隋唐宋元明清方向的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考古发现和研究涉及城址、陵墓、瓷器手工业遗址、长城、佛教遗址及西藏地区岩画、佛寺遗址等。其中有较大的城址3处、窑址7处、帝陵29座、墓葬千余座、佛教遗迹20余处等。在墓葬考古方面,不但隋唐时代大中型墓葬考古继续有新的收获,以往不被关注的十六国—北朝时期,乃至宋元和明等各时段都涌现了很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在考古的理念、综合记录手段以及研究方法上也有很大突破。
        In 2008~2017, the Shaanxi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achieved significant results in the archaeological works related to the periods from the Three-Kingdom to Song-Yuan-Ming. Among them, the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of urban center, mausoleums and tombs, porcelain craft industry, Great-walls, Buddhist remains, Tibetan archaeology are the most remarkable. During this ten-year, at least three urban centers, seven kiln sites, 29 mausoleums, over a thousand tombs, and more than 20 Buddhist sites have been excavated. It is noteworthy that the investigation megascale archaeological site project of Tang Mausoleums represents the most cutting-edge research related to this period. Results of excavations and research of other large and medium sized tombs during the Sui-Tang periods were also very fruitful. Moreover, new archaeological finds also shed light on the Sixteen-Kingdom and Northern Dynasty period, which was often overlooked in the past, and Song-Yuan-Ming periods. Archaeological theories, recording techniques, and research methods also achieved great breakthrough.
引文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现长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研究室成立六十周年纪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2]同[1].
    [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统万城遗址近几年考古工作的收获[J].考古与文物,2011(5).
    [4]同[1].
    [5]邢福来.关于统万城东城的几个问题[J].考古与文物,2014(5).
    [6]邢福来.关于统万城周边墓葬的几个问题[J].考古与文物,2013(3).
    [7]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第一工作队.西安市唐大明宫遗址考古新收获[J].考古,2012(11).b.龚国强,李春林,何岁利.唐长安城遗址[C]//留住文明-陕西“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及课题考古概览(2006-2010).西安: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2012.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西安市唐长安城大明宫兴安门遗址[J].考古,2014(11).
    [9]a.田有前.西安市唐长安城通义坊遗址[C]//中国考古学年鉴2010.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446-447.b.田有前,张建林.西安唐长安城通义坊遗址[C]//留住文明-陕西“十一五”期间基本建设考古重要发现(2006-2010).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
    [10]张全民,辛龙.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遗址[C]//中国考古学年鉴2013.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456.
    [11]张佳.大唐东市或有商铺七万多间与西市并列唐长安城CBD[N].西安晚报,2015-11-19(4).
    [12]王志友.西安市未央区大白杨汉墓与唐代陶窑遗址[C]//中国考古学年鉴2012.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416.
    [13]张翔宇,高博.西安市昆明路唐代陶窑[C]//中国考古学年鉴2013.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457-458.
    [14]徐龙国,刘振东,张建锋.西安市未央区梨园路唐代粮仓遗址[C]//中国考古学年鉴201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449.
    [15]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唐长安醴泉坊三彩窑址[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16]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醴泉坊遗址2001年发掘报告[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17]张建林,田有前.隋唐长安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C]//中国考古学会第十六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
    [18]罗西章.隋文帝陵、祠勘察记[J].考古与文物,1985(6).
    [19]张建林.隋文帝泰陵[C]//中国考古学年鉴2011.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481.
    [20]虽然《封氏闻见记》载:“秦汉以来,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马之属;人臣墓前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之属;皆所以表饰坟垄,如生前之象仪卫耳。”一些学者如宫大中也推测在洛阳等地发现的石刻可能属于东汉陵园,毕竟未得到证实,见宫大中.东汉帝陵及神道石刻[C]//中国古都研究(第四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1]朱偰.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2]葛承雍.唐昭陵、乾陵蕃人石像与“突厥化”问题[C]//欧亚学刊(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
    [23]沈睿文.唐陵的布局-空间与秩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12-224.
    [24]张建林.唐代帝陵陵园形制的发展与演变[J].考古与文物,2013(5).
    [25]a.徐卫民等.陕西帝王陵墓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7.b.陕西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卷[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9.
    [26]肖健一.明秦藩家世谱系与墓葬分布初探[J].考古与文物,2007(2).
    [27]梁志胜,王浩远.明末秦藩世系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28]陈冰.西安明秦王墓的考察与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29]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东郊田王晋墓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0(5).
    [30]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曲江雁南二路西晋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0(9).
    [31]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南郊茅坡新城西晋墓清理简报[J].文博,2014(6).
    [32]王辉.西晋墓葬的美术文化考古思索-以偃师杏园墓出土的陶空柱盘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4(10).
    [33]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咸阳十六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34]岳起,刘卫鹏.关中地区十六国墓的初步认定-兼谈咸阳平陵十六国墓出土的鼓吹俑[J].文物,2004(8).
    [35]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十六国墓发掘简报[J].文博,2009(4).
    [36]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待刊.
    [37]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泾阳坡西十六国墓发掘简报[C]//文物考古论集(二).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38]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待刊。
    [39]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凤栖原十六国墓发掘简报[J].文博,2014(1).
    [40]李维,杨军凯等.西安灞桥发现十六国墓首次惊现彩绘铠甲俑群[J].收藏界,2012(1).
    [4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待刊.
    [42]a.岳起,刘卫鹏.关中地区十六国墓的初步认定-兼谈咸阳平陵十六国墓出土的鼓吹俑[J].文物,2004(8).b.韦正.关中十六国考古的新收获-读咸阳十六国墓葬简报札记[J].考古与文物,2006(2).c.韦正.关中十六国墓葬研究的几个问题[J].考古,2007(10).d.董雪莹.十六国北朝墓葬出土鼓吹俑的类型与分期[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12).e.易立.魏晋十六国墓葬中“降釉小罐”初探[J].中原文物,2008(1).f.周扬.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出土坐乐俑的时代与来源-十六国时期墓葬制度重建之管窥[C]//西部考古(十四).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g.刘卫鹏,张淑娟.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女乐[C]//碑林集刊(十四).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4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十六国至北朝时期长安城宫城遗址的钻探与试掘[J].考古,2008(9).
    [44]刘呆运.鹿善墓葬地研究[J].考古与文物,2013(4).
    [45]a.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南郊韦曲北塬北朝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5(5).b.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韦曲高望堆北朝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0(9).c.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南郊北魏北魏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9(5).
    [46]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0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调查发掘新收获[J].考古与文物,2010(2).
    [47]倪润安.光宅中原-拓跋至北魏的墓葬文化与社会演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254.
    [48]张全民.关中地区北魏西魏陶俑的变化[J].文物,2010(11).
    [49]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陕西靖边县统万城周边北朝仿木结构壁画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3(3).
    [50]同[48].
    [51]刘呆运.长安新发现两座西魏墓葬[C]//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年报(2014年).西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5.
    [52]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内部资料。
    [5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内部资料。
    [54]同[48].
    [55]赵强.西魏两座纪年墓葬及相关问题探讨[J].考古与文物,2015(4).
    [56]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周独孤宾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1(5).
    [57]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周郭生墓发掘简报[J].文博,2009(4).
    [58]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周莫仁相、莫仁诞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2(3).
    [59]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待刊.
    [60]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北周张氏家族墓清理发掘收获[N].中国文物报,2013-8-2(8).
    [6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咸阳邓村北周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7(3).
    [62]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资料待刊。
    [63]a.申秦雁.论中原地区隋墓的形制[J].文博,1993(2).b.刘呆运.关中地区隋代墓葬形制研究[J].考古与文物,2012(4).c.刘呆运.关中地区隋代墓地分布研究[J].考古与文物,2015(5).d.张全民.略论关中地区隋墓陶俑的演变[J].文物,2018(1).
    [64]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咸阳隋鹿善夫妇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3(4).
    [65]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隋元威夫妇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2(1).
    [66]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南郊隋苏统师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0(3).
    [67]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隋韦协墓发掘简报[J].文博,2015(3).
    [68]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西郊三民村隋代墓葬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5(5).
    [69]程义.唐代长安城周围墓葬区的分布[J].唐史论丛,2011(13).
    [70]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J].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第二分册,1930.后收入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36.
    [7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待刊.
    [72]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待刊.
    [73]200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陕西历史博物馆合作发掘了庞留唐墓,即唐武惠妃墓。目前,较为详细的资料介绍可见程旭.皇后的天堂-唐敬陵贞顺皇后石椁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
    [74]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航天城两座唐代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博,2015(2).
    [75]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韦曲韩家湾村两座唐代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博,2017(5).
    [76]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南郊唐代杨贵夫妇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6(11).
    [77]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市西郊杨家围墙唐墓M1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3(2).
    [78]李明.论唐代的“毁墓”-以唐昭容上官氏墓为例[J].考古与文物,2015(3).
    [79]200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机场二期建设项目中,发掘了执失思力墓,编号M117;唐窦孝谌墓,编号M151;东为其第三子窦希瓘墓,编号M152。资料未刊布。
    [80]宁琰,辛龙.唐长孙无傲及夫人窦胡娘墓志的发现与考释[J].文博,2017(5).
    [8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资料未刊布.
    [82]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唐殿中侍御医蒋少卿及夫人宝手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2(10).
    [83]张小丽.郭永淇.西安东长安街唐代石椁墓[C]//2009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84]张小丽.朱连华.唐太宗民部尚书戴胄夫妇墓的新发现[J].文物天地,2015(12).
    [85]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唐凉国夫人王氏墓发掘简报[J].文博,2016(6).
    [86]郑旭东.西安曲江唐故博陵郡夫人崔氏墓相关问题略论[J].文博,2017(3).
    [87]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华阴唐宋素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8(3).
    [88]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户县兆伦遗址隋唐墓葬发掘简报[J].文博,2015(5).
    [89]a.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凤栖原唐郭仲文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2(10).b.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唐郭仲恭及夫人金堂长公主墓发掘简报[J].文博,2013(2).c.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唐太府少卿郭锜夫妇墓发掘简报[J].文博,2014(2).d.郭永淇.新出土郭子仪孙郭在岩墓志考[J].文博,2014(6).其他资料均未公布,保存在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90]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长安区晚唐时期令狐家族墓葬发掘简报[J].文博,2011(5).
    [91]张全民.新出唐百济移民祢氏家族墓志考略[J].唐史论丛,2012(14).
    [92]a.柴怡.西安西郊唐代突骑施王子墓[J].收藏界,2012(2).b.葛承雍.新出土《唐故突骑施王子志铭》考释[J].文物,2013(8).
    [93]200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为配合“长安万科”项目基本建设,在西安枣园三民村发掘22座唐代小型墓葬,其中4座纪年墓墓主均为女官。
    [94]201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为配合“长乐盛世”项目基本建设,在西安西郊枣园西路与枣园北路交汇处发掘了16座唐墓,其中7座纪年墓墓主皆为宫女,时代为唐中宗景隆三年(709年)至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之间。
    [95]a.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著.唐嗣虢王李邕墓考古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b.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顺陵文物管理所编著.唐顺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c.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著.唐懿德太子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d.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昭陵博物馆编著.唐韦贵妃墓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e.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周原博物馆编.周原汉唐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f.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编著.陕西凤翔隋唐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96]a.冉万里编著.隋唐考古[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b.程义著.关中地区唐代墓葬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c.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壁上丹青-陕西出土壁画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d.陕西历史博物馆编.唐墓壁画珍品[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e.程旭.丝路画语-唐墓壁画中的丝路文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f.程义.20世纪关中唐代墓葬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唐史论丛,2008(10).
    [97]唐墓中道教文化因素研究的文章主要有:a.程义.关中唐代墓葬里的道教因素钩沉[J].唐史论丛,2011(12).b.尹夏清.从守门与镇墓之制看汉唐丧葬文化中的道教因素[J].宗教学研究,2007(3).唐墓中佛教文化因素研究的文章主要有:c.霍巍.唐宋墓葬出土陀罗尼经咒及其民间信仰[J].2011(5).d.郭晓涛.陕西凤翔唐墓出土陀罗尼经咒的图像解读[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8).e.冉万里.略论佛教地域观念对隋唐时期丧葬习俗的影响-以各类追冥福行为为中心[J].西部考古,2009(四).f.杨洁.唐代镇墓天王俑的世俗文化因素考略-兼谈两京地区的差异[J].四川文物,2009(5).
    [98]唐墓中有关文物保护研究的文章主要有:a.杨忙忙.唐墓壁画环境监测与分析研究[J].考古与文物,2010(3).b.杨文宗.陕西历博壁画保护工作的回顾与展望[C]//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c.2016.杨文宗.我国墓葬壁画的保护方法[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7(4).d.梁龙.基于样本的图像修复算法在唐墓壁画上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3.
    [99]李星明.唐代墓室壁画研究[M].西安:陕西美术出版社,2005.
    [100]郑以墨.唐墓壁画研究综述[J].艺术设计研究,2009(3).
    [101]程旭.唐墓壁画中周边民族文化因素及其反映的民族关系[D].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12.
    [102]a.荣新江,李丹婕.郭子仪家族及其京城宅第-以新出墓志为中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b.杨军凯.杨洁.唐郭仲文墓志及其家族葬地考[J].文物,2012(10).
    [103]张全民.新出唐代百济移民祢氏家族墓志研究[J].唐史论丛,2012(13).
    [104]a.李明,耿庆刚.《唐昭容上官氏墓志》笺释-兼谈唐昭容上官氏墓相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2013(6).b.李明.论唐代的“毁墓”-以唐昭容上官氏墓为例[J].考古与文物,2015(3).c.贾二强.释唐李建成及妃郑观音墓志[J].唐史论丛,2014(18).d.赵占锐,呼啸.唐宰相韩休及夫人柳氏墓志考释[J].唐史论丛,2016(23).e.王其祎.周晓薇.应予关注的中晚唐文学研究新史料-新见张籍撰《唐阳城县主李应玄墓志铭》[C]//唐研究(十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f.仇鹿鸣.新见《姬揔持墓志》考释-兼论贞观元年李孝常谋反的政治背景[C]//唐研究(十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05]a.胡戟,荣新江.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b.赵力光.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续编[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c.西安市长安博物馆.长安新出墓志[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d.西安市文物稽查队.西安新获墓志集萃[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e.故宫博物院,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三)[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f.胡戟编著.珍稀墓誌百品[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6.g.陕西历史博物馆.风引薤歌: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墓志萃编[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106]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著.长安高阳原新出土隋唐墓志[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
    [107]王小蒙,陈力.隋唐五代时期的灰陶制品[J].文博,2015(1).
    [108]a.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南郊孟村宋金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0(5).b.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北宋范天祐墓发掘简报[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6).
    [109]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调查发掘新收获[J].考古与文物,2015(2).
    [110]a.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蓝田县五里头北宋吕氏家族墓地[J].考古,2010(8).b.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调查发掘新收获[J].考古与文物,2011(2).
    [111]a.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凤翔孟家堡唐、宋、明墓发掘简报[J].文博,2012(6).b.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凤翔孙家南头墓地宋元墓葬发掘简报[J].文博,2014(3).
    [112]a.张蕴等.九泉之下的名门望族-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地[N].中国文物报,2009-9-11(4).b.张蕴,卫锋.蓝田五里头北宋“考古学家”的家族墓地[J].中国文化遗产,2010(2).c.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蓝田县五里头北宋吕氏家族墓地[J].考古,2010(8).d.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调查发掘新收获[J].考古与文物,2011(2).e.张蕴.北宋名门的悲与喜-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园发掘记.中国文物报[N].2013-9-5(3).f.张蕴.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考古北宋金石学家的长眠之地[J].大众考古,2015(2).
    [113]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乳驾庄宋代砖雕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3(8).
    [114]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0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调查发掘新收获[J].考古与文物,2010(2).
    [115]王沛,王蕾.延安宋金画像砖[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116]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调查发掘新收获[J].考古与文物,2011(2).
    [117]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调查发掘新收获[J].考古与文物,2013(2).
    [118]秦育春.陕西西乡县宋墓新出土瓷器[J].收藏,2013(21).
    [119]a.魏军.北宋吕倩容墓志考释[J].考古与文物,2016(3).b.郭永淇.北宋范天佑墓志考释[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6).
    [120]a.程义,程惠军.汉中宋代镇墓神物释证[J].四川文物,2009(5).b.秦育春.陕西西乡县宋墓新出土瓷器[J].收藏,2013(21).c.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陕西华县南宋铜钱窖藏[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10).
    [121]a.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异世同调.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出土文物[M].北京:中华书局,2013.b.张蕴.古砚遗芳-记蓝田北宋吕氏墓出土文物[J].收藏家,2014(9).c.蓝田墓地与北宋藏家吕大临的《考古图》[J].美成在久,2016(1).d.刘涛.吕氏家族墓出土的北宋耀州瓷[J].收藏,2016(5).
    [122]a.姚小鸥.韩城宋墓壁画杂剧图与宋金杂剧“外色”考[J].文艺研究,2009(11).b.周华斌.乞儿驱傩与宋杂剧-韩城“北宋杂剧图”壁画读解[J].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2015(5).c.康保成,孙秉君.陕西韩城宋墓壁画考释[J].文艺研究,2009(11).d.延保全.宋杂剧演出的文物新证-陕西韩城北宋墓杂剧壁画考论[J].文艺研究,2009(11).e.杨效俊.陕西韩城盘乐村宋墓壁画的象征意义[J].文博,2015(5).
    [12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发掘调查新收获[J].考古与文物,2014(2).
    [124]王沛,王蕾.延安宋金画像砖[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125]a.王勇刚.陕西甘泉金代壁画墓[J].文物,2009(7).b.袁继明.陕西甘泉城关镇袁庄村金代纪年画像砖墓群调查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4(3).c.王勇刚.陕西甘泉柳河渠湾金代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6(11).
    [126]王保东.富平发现金代陶罐[J].考古与文物,2015(5).
    [127]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渭南靳尚村金末元初壁画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4(3).
    [128]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曲江金代李居柔墓[J].考古与文物,2017(2).
    [129]a.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南郊孟村宋金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0(5).b.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等.西安南郊黄渠头村金墓发掘简报[J].文物春秋,2014(5).c.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铜川阿来金、明墓葬发掘简报[J].文博,2015(2).
    [130]李举刚,杨洁.陕西地区蒙元墓葬的发现与研究[C]//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十八).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
    [131]a.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南郊皇子坡村元代墓葬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4(3).b.张小丽,袁长江.西安雁塔南路发掘一元代墓葬[N].中国文物报,2009-10-9(4).c.张全民,郭永淇.西安长安凤栖原墓葬发掘[C]//2009中国考古重要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d.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南郊大朝刘黑马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5(4).e.成立.一夫三妻元代合葬墓惊现罕见瓷器:看,这是珍贵的元青花[N].西安晚报,2011-6-21(3).f.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曲江元代张达夫及其夫人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3(8).g.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曲江缪家寨元代袁贵安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6(7).
    [132]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南郊大朝刘黑马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5(4).
    [133]榆林榆阳区的元代壁画虽然为征集品,但是根据与相关材料的对比,可以肯定其墓葬应该为八边形穹窿顶单室石墓,与横山县罗圪台村元代墓葬形制相同。姬翔月.陕西榆林发现的元代壁画[J].文博,2011(6).
    [134]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横山县罗圪台村元代壁画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6(5).
    [13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蒲城洞耳村元代壁画墓[J].考古与文物,2000(1).
    [136]a.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东郊元代壁画墓[J].文物,2004(1).b.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编.西安韩森寨元代壁画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137]袁泉.洛渭地区蒙元墓随葬明器之政治与文化考[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10).
    [138]a.杨洁.陕西地区出土蒙元陶俑类型分析[J].文博,2013(5).b.杨洁.陕西关中蒙元墓葬出土陶俑的组合关系及相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2015(4).
    [139]a.李举纲.西安南郊新出土《刘黑马墓志》考述[J].考古与文物,2015(4).b.李举纲.元刘天与墓志及相关问题探析[J].文博,2015(2).c.段毅.元代医学教授武敬墓志考略[C]//碑林集刊(二十).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
    [140]侯新佳,李根枝,张芳.陕西蒲城洞耳村元代壁画墓墓主族属浅析[J].华夏文明,2016(3).
    [14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南郊明墓[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
    [142]铜川市考古研究所.陕西铜川新区未来城明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6(2).
    [14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南郊明墓[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
    [144]同[143].
    [145]同[143].
    [146]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留住文明[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
    [147]刘卫鹏.陕西彬县东关村明代石室壁画墓的发掘[J].苏州文博论丛,2010.
    [148]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5、9、70.
    [149]史念海.黃河中游戰國及秦時諸長城遺跡的探索[J]、鄂爾多斯高原東部戰國時期秦長城遺跡探索記[J]、洛河右岸戰國時期秦長城遺跡的探索[J]、再論關中東部戰國時期秦魏諸長城[J]、西北地區諸長城的分佈及其歷史軍事地理[J],见史念海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50]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
    [151]a.艾冲.明代陕西四镇长城[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b.艾冲.中国古长城新探[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
    [152]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省早期长城资源调查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15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省明长城资源调查报告(墙体卷)[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154]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省早期长城资源调查报告(营堡卷)[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155]于春雷.“新修龙泉寺碑记”与延绥镇长城[J].文博.2012(6).
    [156]于春雷.从点到面:明代延绥镇长城的形成与演变-兼谈延绥镇的边防理念[C]//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157]于春雷.长城的进化-以陕西长城为例[J].文博.2016(4).
    [158]白云翔.手工业考古论要[C]//东方考古辑刊,2012.一文中认为,手工业考古研究不能等同于手工业制品的研究,其主要内容有:原材料的研究,生产工具和生产设施研究,工艺技术和生产流程研究,产品研究,产品流通和应用研究,生产者研究,生产经营方式研究,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研究,社会经济研究,社会文化研究十个大的方面;将其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一个“产业系统”和“一个文化因子”进行研究。
    [159]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西郊窑头村唐代陶窑发掘简报[J].洛阳考古,2009(2).
    [160]a.陆明华.陕西出土耀州窑青瓷考察记[N].中国文物报,2010-8-4;b.钱冶.探寻柴窑之旅-五代耀州窑天青釉瓷考察散记[N].中国文物报,2014-6-4.c.高功,张继开.探索千年之谜-柴窑-聚焦中国柴窑文化论坛[J].收藏界,2010(10),C.岳岩,王学武.第二届中国柴窑文化高层论坛在京举办[J],收藏,2013(1).这两次以收藏界为主的论坛,展开了柴窑产地的讨论,其中,《收藏界》2010年11期,集中刊登了会议论文。
    [161]a.王小蒙.模仿与创新-唐至宋初耀州窑与越窑青瓷的影响和互动[C]//中国古陶瓷学会.中国古陶瓷研究辑丛编(越窑青瓷与邢窑白瓷研究).北京:故宫出版社,2013(10).b.黄堡窑装烧工艺的发展演变-兼谈黄堡窑与越窑、汝窑及高丽青瓷的关系[C]//北京艺术博物馆编.中国耀州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10).
    [162]王芬,施佩,朱建峰,林营,王学武.耀州窑五代天青瓷的研究[C]//2016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年会会刊.
    [163]a.易立.试论五代宋初耀州窑青瓷的类型与分期-以墓葬塔基出土文物为中心[J].考古与文物,2009(3);b.彭善国,刘辉.东北、内蒙古出土的耀州窑青瓷-以墓葬材料为中心[J].考古与文物,2015(2);c.同[a];d.张红星.内蒙古地区出土耀州窑瓷器[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9(12);e.穆青.河北出土的耀州窑青瓷-兼谈五代至北宋早期青瓷与白瓷上的深剔刻装饰[C]//北京艺术博物馆编.中国耀州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10).
    [164]a.禚振西.黑釉耀瓷的装饰艺术[J].收藏,201(13);b.王小蒙.唐耀州窑素胎黑彩瓷的工艺特点及其渊源、影响[J].考古与文物,2013(6);c.杨俊艳.析唐代金银器对十世纪耀州窑青瓷的影响[C]//北京艺术博物馆编.中国耀州窑[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10).d.徐仙女(韩国)[C]//北京艺术博物馆编.中国耀州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10).
    [165]a.杜文.窖藏及墓葬出土耀州窑瓷器问题探讨[C]//北京艺术博物馆编.中国耀州窑(图录).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10);b.冯小琦.故宫博物院藏耀州窑瓷器[C]//北京艺术博物馆编.中国耀州窑(图录).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10);c.耿东升.析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宋金时期耀州窑青瓷[C]//北京艺术博物馆编.中国耀州窑(图录).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10);d.张蕴.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出土耀州窑瓷器[C]//北京艺术博物馆编.中国耀州窑(图录).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10).
    [166]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延安市考古所,安塞县文物旅游局.陕西安塞县大佛寺石窟调查简报[J].文博,2013(12).
    [167]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队,岐山县博物馆.陕西岐山蔡家坡石窟考古调查报告[J].考古与文物,2009(5).
    [168]杨一苗,耿凌楠.陕西留坝县发现隋唐佛教造像龛[N].新华每日电讯,2008-10-09(8).
    [169]李俊,乔建军.陕西榆林市藏传佛教石窟及摩崖石刻调查[J].考古与文物,2016(3)
    [170]席琳.绥德圪针湾佛窟[C]//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年报(201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8.
    [171]张建林,田有前.陕北富县发现一批北朝至宋代佛教造像[N].中国文物报,2010-02-26(4).
    [172]a.韩宏,陈永辉.陕西镇安发现元代寺院遗址[N].文汇报,2017-03-28(5).b.刘呆运.镇安毗卢寺遗址[C]//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年报(201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7.
    [17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南郊明墓[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41,88.
    [174]赵争耀.西咸机场二期考古重大发现[N].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2010-12-10.
    [175]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榆林市考古勘探工作队,靖边县文物管理办公室,靖边县统万城文物管理所.陕西靖边县统万城周边北朝仿木结构壁画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3(3).
    [176]肖健一.空港新城杨家村遗址[C]//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年报(201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5.
    [177]邢福来,苗轶飞.长安大居安村唐代墓地[C]//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年报(201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8.
    [178]王志友.马腾空遗址[C]//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年报(201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7.
    [179]肖健一.空港新城杨家村遗址[C]//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年报(201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8.
    [180]《陕西石窟内容总录》编纂委员会.陕西石窟内容总录·铜川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2017.
    [181]《陕西石窟内容总录》编纂委员会.陕西石窟内容总录·延安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2017.
    [182]《陕西石窟内容总录》编纂委员会.陕西石窟内容总录·榆林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2017.
    [18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法门寺博物馆,宝鸡市文物局,扶风县博物馆.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184]铜川市考古研究所,西安美术学院中国艺术与考古研究所.药王山摩崖造像考古报告[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
    [18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龙寺与西明寺[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
    [186]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文物精华·佛教造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187]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省铜川市药王山管理局.陕西药王山碑刻艺术总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188]马世长,丁明夷.中国佛教石窟考古概要[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189]冉万里.唐代长安地区佛教造像的考古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190]程旭.陕西馆藏造像概述[J].敦煌学辑刊,2014(3).
    [191]介永强.唐都长安城的佛教寺院建筑[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2).
    [192]常青.蔡家河与喇嘛帽山千佛院-陕西麟游的两处佛教窟龛造像调查[J].考古与文物,2016(3).
    [193]席琳.高原上的文物考古工作者-西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008年试点工作散记[J].中国西藏,2008(6).
    [194]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西藏芒康县扎进玛尼石刻造像与达琼摩崖造像调查报告[J].西藏研究,2017(1).
    [195]席琳等.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察雅两县考古调查新发现两处吐蕃石刻遗存[N].中国文物报,2009-11-13(4).
    [196]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等.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盐井盐田调查报告[J].南方文物,2010(1).
    [197]席琳.洛扎县吉堆吐蕃墓地调查[C]//中国考古学年鉴2013.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423.
    [198]席琳,何伟,张建林.西藏日土洛布措环湖考古调查取得重要收获[N].中国文物报,2013-10-18(1).
    [199]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西藏日土县丁穹拉康石窟群考古调查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4(6).
    [200]于春等.西藏阿里琼隆银城遗址考古手记[J].大众考古,2015(12).
    [201]席琳等.西藏札达度日坚岩画考古调查取得重要收获[N].中国文物报,2016-11-18(8).
    [202]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从长安到拉萨:2014唐蕃古道考察纪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