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起来”和爱国主义双重语境下的农业丰产运动述论(1951-1953)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Study o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ve Movement in the Context of "Organization" and Patriotism(1951-1953)
  • 作者:陈刚
  • 英文作者:Chen Gang;College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Institute of Southwest Bureau of CPC Central Committee,Southwest University;
  •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 农业丰产运动 ; 爱国增产运动 ; 政治教育
  • 英文关键词:The early years of new China;;Agricultural Productive Movement;;Patriotic Campaign to increase production;;Political education
  • 中文刊名:GJNY
  • 英文刊名:Ancient and Modern Agriculture
  • 机构: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西南大学中共中央西南局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3-10
  • 出版单位:古今农业
  • 年:2019
  • 期:No.119
  •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组织起来'和爱国主义双重语境下的农业丰产运动研究(1952-1953)——以四川省涪陵县为考察中心”(批准号SWU1809334)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GJNY201901002
  • 页数:11
  • CN:01
  • ISSN:11-4997/S
  • 分类号:13-23
摘要
农业丰产运动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互助合作运动"组织起来"和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爱国主义双重话语体系之下,它发端于1951年3月全国著名劳模李顺达提出的爱国丰产倡议,历经将农业生产订入爱国公约到增产捐献,再到农业爱国增产竞赛等多个环节,是一场以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业互助合作和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为重点任务的建设活动。因这一运动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为了"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故其以1953年为时间下限。当然,这一运动在开展过程中也客观地存在着些许的缺陷和不足,中共在运动中也均已察觉并进行了纠正与防范。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ve Movement took place under double contexts of the "organization" of Cooperative Movement in the early years of New China and the patriotism of supporting the War to Resist U. S. Aggression and Aid Korea. It originated from the initiative put forward by the famous model worker Li Shunda in March 1951, and went through the process of wri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patriotic convention, and then to the agricultural patriotic competition to increase production and other links. It is a constructive activity focusing on develop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ealizing mutual aid and cooperation in agriculture and supporting the War to Resist U. S. Aggression and Aid Korea. As one of the main goals of the movement is "supporting the Chinese people's volunteers",so it's deadline is 1953. And in the course of carrying out this movement, there were some shortcomings objectively,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detected and taken precautions.
引文
[1]李德生,吴阶平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1951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64-65.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1.
    [3]唐正芒主编.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粮食工作纪事[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1.457.
    [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27.
    [5]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130-149.
    [6]史敬棠,张凛等.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 239-243.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M].中国文献出版社,2011.26-31.
    [8]李德生,吴阶平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1951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77.
    [9]史敬棠,张凛等.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 296-304.
    [10]在伟大的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N].人民日报,1951-1-1(1).
    [1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5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93-96.
    [12]天津医药界大游行提出五项爱国公约[N].人民日报,1951-1-10(1).
    [13]北京妇女爱国公约[N].人民日报,1951-1-30(1).
    [14]刘胡兰的故乡制订深入抗美援朝计划爱国公约和生产结合成为全村人民的行动纲领[N].人民日报,1951-5-23(3).
    [15]王新生.抗美援朝时期的爱国公约运动[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学报),1993,(02).33-35, 73.
    [16]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6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84-185.
    [17]中国纺织工会捐款四十五亿元购纺织工人号飞机一小队李顺达建议山西省农民捐献飞机两架[N].人民日报,1951-6-12(1).
    [18]川东抗美援朝分会公布爱国账[N].川东报,1952-9-9(3).
    [19]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82-187.
    [20]史敬棠,张凛等.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 305—306.
    [21]井冈山农民写信向毛主席庆祝新年保证发扬老区人民的革命传统做好增产节约工作[N].人民日报,1952-1-1(3).
    [22]史敬棠,张凛等.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 305-306.
    [23]孙怀仁,雍文远主编.经济大辞典政治经济学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602.
    [24]各地受奖的丰产模范写信给毛主席保证实现增产计划[N].人民日报,1952-4-22(6).
    [25]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82-187.
    [26]西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一年来西南区农业爱国增产竞赛运动情况及对今后工作的意见[J].西南政报,1953,(28).36-38.
    [27]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农业经济组编.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农业生产合作资料汇编(1949-1952)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24-27.
    [28]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 215-221.
    [29]唐正芒主编.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粮食工作纪事[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1. 457.
    [30]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356.
    [3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7.
    [32]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79年版下[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3420.
    [33]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68-169.
    [34]发挥劳动模范在生产中的带头和骨干作用——农业生产工作述评[N].新华日报(重庆版),1952-7-14(1).
    [35]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农业卷[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1.201.
    (1)如光梅红的《建国初期的农民社会心态分析——以爱国丰产运动为例》(《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第4期)、唐正芒的《建国初的农业增产竞赛运动述评》(《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年第1期)、全泉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丰产运动研究》(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等均以不同方式命名此运动。
    (2)如王东在《建国初期“增产节约运动”的由来》(《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11期)、尹永纯在《1951年增产节约运动的历史回顾》(《北京党史》2006年第2期)中均以1952年底为结束点。
    (3)如王东在《建国初期“增产节约运动”初探》(《中州学刊》2005年第6期)、唐正芒在《建国初的农业增产竞赛运动述评》(《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年第1期)中对农业丰产运动的缘起、主要历程、特点和历史作用等进行了研究,李洪河和代天喜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中的假报丰产事件》(载《中共党史资料》2008年第4期)一文中对农业丰产运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假报丰产事件进行了现象解读和原因剖析等。
    (4)李四喜为湖南长沙县十五区乡村干部,丰斯云为四川南充县高坪区乡村干部,他们在土地改革后都出现了只顾埋头生产而不问政治的现象。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