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演进视野下的宋明理学精义及其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Essence and Influence of Neo-confucianism in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fucianism Evolution
  • 作者:王锟
  • 英文作者:Wang Kun;
  • 关键词:儒学五期说 ; 宋明理学 ; 三系论
  • 中文刊名:CSXK
  • 英文刊名:Chuanshan Journal
  • 机构: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7-30
  • 出版单位:船山学刊
  • 年:2018
  • 期:No.116
  • 基金:浙江省哲社规划重点课题“朱熹与怀特海哲学比较研究”(17NDJC043Z)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CSXK201804002
  • 页数:7
  • CN:04
  • ISSN:43-1190/C
  • 分类号:12-18
摘要
囿于一人一家的微观研究有时难窥宋明理学之全豹,若以儒学演进大势的长程眼光,用宏观方法,方可知宋明理学是相互关联、相互解释的诸多概念范畴织成的系统,该系统由天道论(天)与心性论(人)通过知行论(修养功夫)的连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并力图通过事功实践,将其在社会人事领域实现出来。宋明理学不是"理本、心本、气本"相互割裂的"三系论",而是以"生生"为本,统合心、理、气"三位一体"的生命哲学;不是天道、心性、事功实践的相互割裂,而是三者的相互统一。不理解这些,就不能把握宋明理学的精义及其哲学史地位。
        
引文
[1]朱熹.四书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2]崔高维.礼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3]王弼.周易经传注疏.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
    [4]贺麟.文化与人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
    [5]郭齐勇.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蒙培元.宋明理学范畴系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7]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
    (1)荀子尊敬孔子,把他视为圣贤。在孔门后学中,荀子不看重思孟学派,并对子思、孟子大加指责和批评,但他推崇仲弓的学行,把仲弓与孔子并称,在《荀子》“儒效”“非相”等篇多次论及仲弓,颇有承继仲弓学行之意。关于荀子与仲弓的学派,参见宋立林的《仲弓之儒的思想特征及学术史地位》,《孔子研究》,2012(3)。
    (1)相关论述,可参见吴怡的《中国哲学发展史》的“魏晋南北朝的玄学之风”一章。(三民书局,1989,第318-336页。)
    (1)本文对宋明理学的天道论、心性论、知行论及“天人合一”境界的讨论,深受蒙培元先生《宋明理学范畴系统》一书的启发,在这里深表感谢。
    (1)朱熹、王阳明、戴震的天道论,强调“生生”为本,并把理、气、心绾合起来,非常富有代表性,将另拟文讨论。
    (1)此处“三系论”,受牟宗三的《心体与性体》所提出的宋明理学“三系”的启发,但不同于牟氏“五峰、戢山系;象山、阳明系;伊川、朱子系”的说法,特指宋明理学的理本论、心本论和气本论。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