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向明清实学转轨的“内在理路”——以黄宗羲实学思想为例的说明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inner logic in the transition from Neo-Confucianism in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to practical learning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 作者:张悦 ; 金圣基
  • 英文作者:Zhang Yue;Jin Shengji;
  • 关键词:宋明理学 ; 明清实学 ; 内在理路 ; 黄宗羲 ; 实学思想
  • 中文刊名:KZYJ
  • 英文刊名:Confucius Studies
  • 机构:韩国成均馆大学儒教哲学文化创新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1-25
  • 出版单位:孔子研究
  • 年:2019
  • 期:No.171
  • 基金:2016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汉代儒学社会化及其历史启示研究”(项目编号:16CZXJ08)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KZYJ201901012
  • 页数:6
  • CN:01
  • ISSN:37-1037/C
  • 分类号:99-104
摘要
中国古代儒家哲学形态从宋明理学向明清实学的范式转换,不仅有对立性、断裂性的一面,亦有关联性、连续性的一面。从后者来看,这就意味着从宋明理学向明清实学的转轨有其"内在理路"可寻。作为理学与实学交融(虚实结合)的重要学术典范,黄宗羲实学思想十分明显地表现了宋明理学向明清实学的连续性发展。从"工夫所至即其本体"的本体论到读经穷理"会众合一"、"一本万殊"的方法论,再到"各人自用得着者为真"的治学观,都反映出梨洲之学试图矫正宋明理学家"读书不多"亦或"多而不求之于心"的空疏之弊,力倡道德修养、读经穷理和治学追求上的"实心"、"实学"、"实功"的基本实学立场。可以说,梨洲之学既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性总结,又是对明清实学的创造性建构,这构成了黄宗羲实学思想特质的一体两面,由此也反映出了宋明理学与明清实学之间的内在关联。
        
引文
(1)董根洪:《论黄宗羲实学思想的基本特点》,载《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第78页。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2)董根洪:《论黄宗羲实学和朱舜水实学的区别》,载《孔子研究》1997年第4期。
    (3)参阅庞万里:《二程理学体系中的实学思想》,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增刊;葛荣晋:《朱熹理学体系中的实学思想》,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葛荣晋:《王阳明“实心实学”思想初探》(上、下),载《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3期。
    (4)郑治文,傅永聚:《明代“生活儒学”从阳明学向泰州学的展开》,载《中国哲学史》2016年第1期。
    (5)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1)《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第77页。
    (2)“内在理路”是余英时提出的论说,“内在理路”着眼于说明理学与考证学之间的内在思想关联,从思想学术发展本身的内在线索,而非社会政治经济等“外缘条件”来描述这一过程(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自序第2-4页)。
    (3)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绪言》,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4)王阳明虽主张“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是非为体”,但他又是以“良知”作为“心之本体”的,他明确地说过:“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但人不知存,则有时而或放耳;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但人不知察,则有时而或蔽耳”(《传习录中》,吴光、钱明等编校:《王阳明全集》上册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1页)。
    (5)沈善洪,吴光主编:《黄宗羲全集》(第七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6)吴光:《从阳明心学到“力行”实学——论黄宗羲对王阳明、刘宗周哲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与理论创新》,载《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3期。
    (1)杨国荣:《本体与工夫:从王阳明到黄宗羲》,载《浙江学刊》2000年第5期。
    (2)《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一册),第62页。
    (3)《孟子师说》卷四,《黄宗羲全集》(第一册),第102页。
    (4)《明儒学案》(下)卷六十《东林学案三》,《黄宗羲全集》(第八册),第843页。
    (5)《明儒学案》(下)卷五十二《诸儒学案中》,《黄宗羲全集》(第八册),第550页。
    (6)《万公择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十册),第517页。
    (7)《孟子师说》卷七,《黄宗羲全集》(第一册),第159页。
    (8)《明儒学案》(上)卷十《姚江学案》,《黄宗羲全集》(第七册),第197页。
    (9)郑治文,傅永聚:《孔子思想的“五大智慧”》,载《光明日报》2015年6月8日第16版。
    (1)邓名瑛,尹文芳:《黄宗羲道德哲学思想新探》,载《伦理学研究》2015年第2期。
    (2)《留别海昌同学序》,《黄宗羲全集》(第十册),第267页。
    (3)《万充宗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十册),第405页。
    (4)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黄宗羲全集》(第十二册),第1页。
    (5)“理一分殊”是宋儒程颐最先提出的思想命题,后来经过朱熹等人的进一步阐发,而成为宋明理学的标志性概念之一。程颐在回答弟子杨时关于《西铭》的提问时说:“《西铭》之为书,推理以存义,扩前圣所未发,与孟子性善、养气之论同功。岂墨氏之比哉!《西铭》明理一而分殊,墨氏则二本而无分”(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09页)。
    (6)董根洪:《黄宗羲实学思想特点研究》,载《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7)全祖望:《甬上证人书院记》,黄云眉编注:《鲒埼亭文集选注》,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347页。
    (8)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11页。
    (1)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自序第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