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免(不)VP”的生成机制及话语形式选择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在"难免(不)VP≈难免VP"语义前提的制约下,"难免(不)VP"中VP的语义限制为[+消极性][-可控],以该语义限制为佐证,"难免(不)VP"产生是在"交互主观性"的影响下,说话者站在听话者的角度考虑听话者主观心理接受度的产物;"难免不VP"句式的出现是以"难免"的主观性和语义量级为语境支撑,以VP和不VP两种心理意念强度上的不对等为诱发因素,在说话者的认知域中发生"强意念替换",并呈现为外部的语言形式。从人们说话时主观视角的不对称、人们的语感、话语表达时"省力"原则和语言的可理解度等方面分析"难免VP"和"难免不VP"使用频率上的不对称。
        
引文
[1]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2]江蓝生.概念叠加与构式整合———肯定否定不对称的解释[J].中国语文,2008(6).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袁毓林.动词内隐性否定的语义层次和溢出条件[J].中国语文,2012(2).
    [5]张博宇.话语标记语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探析[J].外语学刊,2015(3).
    (1)张博宇.话语标记语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探析[J].外语学刊,2015(03):79-8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