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位置”——谈延安时期文艺体制的“非制度性”基础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Position of the Masses”——An Analysis of the “Non-institutional” Basis of the Yan'an Literary-Art System
  • 作者:刘卓
  • 英文作者:LIU Zhuo;Institute of Literature,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 关键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文化军队 ; 革命组织 ; “群众” ; 主体改造
  • 英文关键词:Talks at Yan'an Forum of Arts and Literature;;culture troup;;revolutionary organization;;"mass";;self-reconstruction
  • 中文刊名:SXS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1-15
  • 出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48;No.226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陕甘宁文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1934—1949)(162DA187)
  • 语种:中文;
  • 页:SXSS201901014
  • 页数:8
  • CN:01
  • ISSN:61-1012/C
  • 分类号:130-137
摘要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官僚体制,延安时期的文艺体制重心在于思想、立场的一致。它的形成与共产党对文化人的角色和功能的认知有关,这一体制所着眼的是文化人(同一时期的还有广义而言的知识分子)在革命队伍内部的自我改造和成长;它来源于共产党的党建经验,即将作家与党的关系实际上转变为作家与群众的关系,"群众"在作家"自我"转变"他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关系构成了延安文艺体制的"非制度"基础。
        Different from the stagnant bureaucratic system,the Yan'an literary-art system laid its basis on the unification of intellectual and political stances. This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CPC's view of the role of the writer in the revolutionary alliance. What it concentrates on i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self-construction of writers( and intellectuals in general) as revolutionary subjects. Within this syste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riter and the CCP's 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 had been transformed to 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riter and the masses,the latter of which actually played a dynamic position as the "other"witnessing the self-construction of writers and this constituted the "non-institutional"basis of the Yan'an literary-art system.
引文
[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黄子平.病的隐喻与文学生产——丁玲的《在医院中》及其他[M]∥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李杨.“右”与“左”的辩证法:再谈打开“延安文艺”的正确方式[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8).
    [4]李洁非.枪杆子,笔杆子——1940年代前后延安的新景观[J].南方文坛,2003(3).
    [5]吴敏.宝塔山下交响乐——20世纪40年代前后延安的文化组织与文学社团[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1.
    [6]艾青.尊重作家,理解作家——为《文艺》百期纪念而写[N].解放日报,1942-3-11.
    [7]萧军.延安日记(1940—1945)[M].香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3.
    [8]周扬.与赵浩生谈历史功过[J].新文学史料,1979(2).
    [9]胡乔木.胡乔木谈中共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1]韦君宜.韦君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12]艾克思.延安文艺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13]陈云.关于干部工作的若干问题[M]∥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4]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1.
    [15]成仿吾.半年来的陕北公学[M]∥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16]张闻天.论待人接物的问题[M]∥张闻天文集:第2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17]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M]∥刘少奇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8]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参见贺桂梅《知识分子、革命与自我改造---丁玲“向左转”问题的再思考》,《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05年第2期;徐秀慧《中国知识分子革命实践的路径---从韦护形象与丁玲的瞿秋白论谈起》,《文学评论》2015年第2期。
    (2)参见李陀《丁玲不简单---毛体制下知识分子在话语生产中的复杂角色》,《今天》1993年第3期;李晨《〈在医院中〉再解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4期。
    (1)参见吴敏《宝塔山下交响乐---20世纪40年代前后延安的文化组织与文学社团》中《总序》对现代知识分子的公共活动空间以及其角色的界定。
    (2)《努力开展文艺运动》,《解放日报》1941年8月3日,转引自孙晓忠、高明编《延安乡村建设资料》(三),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6-57页。
    (1)这次座谈会的召开,按时间推测是与整风的大环境相关,不完全是针对周扬、萧军的争论。《解放日报》的改组是在1942年3月11日开始酝酿讨论,4月1日正式改版。1941年9月所召开的加强团结的座谈会,是在《解放日报》改组之前,按其中“反对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等提法看,推测与中共中央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即9月政治局会议有关),其中毛泽东的发言中提到一条,“在延安的学校中,在文化人中,都有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参考陈晋《毛泽东的文艺生涯(上)》,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52页。
    (2)1938年5月23日,应徐懋庸请求,毛泽东会见徐懋庸时,谈了关于两个口号的6点意见。参见徐懋庸《我和毛主席的一些接触》,载《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2期。
    (1)这并不是说军队的官兵之间、部队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不存在问题,1940年整风期间,军队与地方的关系是整风的重点,1948年的整风工作是以“有文化的军队”作为重点,这里想强调的是军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同时作为中国革命政治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军队对于其他的阶级、群众团体是有着示范性的作用的。
    (2)有关文协这一口号的提出与实践,参考杨洪承《“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缘起及意义》,见段从学《“文协”与抗战时期文艺运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参见丁玲西站团期间接受的记者访问。
    (1)参考《把文化工作推进一步》(1942年3月25日《解放日报》),其中对于文化人的界定有两个主要的方面:其一,“文化界的人士是和前线的战士一样,同样地艰苦地奋斗”;其二,“文化运动不仅仅推动着抗战,并且也有助于建国。……如果没有全国各地到来的科学技术人才,文艺家、社会科学者,以及其他文化人士与知识分子的努力参加,是不可能获得现有的成绩的”。孙晓忠、高明编《延安乡村建设资料》(三),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1941年10月18日,毛泽东又同朱德、王稼祥、叶剑英致电刘少奇、陈毅,建议从苏北、安徽各根据地招收知识青年到延安学习,指出:“因西安交通被国民党严密封锁,知识分子来源已断,不但抗大三分校教育行将停顿,即军委机关及留守兵团亦得不到知识分子的补充。提议由苏北以至安徽各根据地招政治纯洁、体格强健、有中学程度之知识青年六百至一千人来延,不分男女,经你们初步审查之后,即可组织成队,经华北分批送达此间,如有熟练工人及技术人才更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第333-33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