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要件错误的本质:故意行为危险的偏离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Essence of Error in Constitutive Elements: Deviated Danger of Intentional Act
  • 作者:柏浪涛
  • 英文作者:Bai Langtao;
  • 关键词:构成要件错误 ; 法定符合说 ; 行为意志 ; 故意归属 ; 危险偏离
  • 英文关键词:error of constitutive elements;;statutory confirmation;;the will of act;;imputed result;;deviated danger
  • 中文刊名:LAWS
  •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Law
  • 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5-15
  • 出版单位:法学研究
  • 年:2018
  • 期:v.40;No.236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构成要件错误新论:研究维度反思与基础理论研究”(16YJC820001)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LAWS201803009
  • 页数:19
  • CN:03
  • ISSN:11-1162/D
  • 分类号:138-156
摘要
关于构成要件错误,法定符合说与具体符合说的分析视角是效果论,通过比对预想结果与实际结果来决定结果归属,然而这一分析路径并不能为结果归属提供实质根据。相反,考察危险发生机理的机理论能够揭示错误的本质,为结果归属提供实质根据。例如就打击错误而言,行为人的一个行为同时制造了故意行为危险和过失行为危险;前者具有目的性与支配性,后者具有盲目性与任意性,对二者不能等同视之,认为故意行为危险与过失行为危险具有同一性的观点难以成立。若结果不是故意行为危险的实现,而是过失行为危险的实现,亦即危险发生了实质偏离,则结果不能归属于故意。关于结果归属的判断,罗克辛的计划实现理论、弗里施的风险理论、普珀的故意危险理论均存在不足,而故意行为危险的实现标准具有合理性。依此判断,故意行为危险在对象错误中并未发生偏离,在打击错误中发生了偏离;而在各种因果关系错误中,是否发生偏离需作具体分析。
        Regarding the issue of error of constitutive elements,the analyses from both the perspective of statutory confirmation and the perspective of idiographic confirmation ar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ffect. However,the comparison of impact cannot provide an essential basis for the imputed result.The theory of reason,which focuses on investigating the reason of danger,may reveal the essence of error and provide an adequate foundation for the imputed result. For instance,as far as striking error is concerned,an action of the doer would result in both the danger of intentional action and the danger of negligent a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former has its aim,dominative motivation,and direction,whereas the latter is arbitrary and aimless. If they are regarded as the same,analysis cannot be convincing. If the result of error is not the accomplishment of the danger of intentional action but a result of the danger of the negligent act,in other words,if danger has fundamentally deviated from intention,the result would not be imputed. Regarding imputed result,Roxin's theory of accomplishing plan,Frisch's theory of risk,and Puppe's theory of intentional danger have all failed to convincingly deal with this issue. However,the approach that differentiates deviated danger of intentional action from accomplishing danger of intentional action is reasonable. Consequently,if the danger of intentional action does not deviate from a striking object but makes a striking error,the causes of the error in a complicated situation should be analyzed in light of the concrete situation.
引文
[1]本文研究的错误论问题限于事实认识错误(构成要件错误),并且是同一犯罪构成内的错误。
    [2]参见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第270页;黎宏:《刑法学总论》,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第205页;周光权:《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76页;刘明祥:《论具体的打击错误》,《中外法学》2014年第2期,第378页。
    [3]本文将objektive Zurechnung译为“客观归属”,意指结果归属于客观构成要件行为,国内学界通常将其译为“客观归责”。
    [4]实际上,“危险发生偏离”的说法并不十分确切。这种说法会让人误以为初始危险只包括故意行为危险,之后危险流在发展过程中发生偏离,转变为过失行为危险。实际上行为在开始时就可能同时蕴含故意行为危险和过失行为危险。由于“危险发生偏离”“因果流程发生偏离”等表述在德国及我国刑法学理论中已被经常使用,故本文亦采用这种表述。
    [5]参见张明楷:《论具体的方法错误》,《中外法学》2008年第2期,第220页。
    [6]这里的“故意”是指针对既遂结果的故意,亦称既遂犯的故意。未遂犯中也存在未遂犯的故意。为了区分这两种情形,德国刑法理论通常将“针对既遂结果的故意”的成立,表述为“结果能够归属于故意”,简称“故意归属”(die Zurechnung zum Vorsatz)。国内学界也有翻译为“故意归责”的。
    [7][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刘明祥、王昭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4页。
    [8]Vgl.Joachim Vogel,Strafgesetzbuch Leipziger Kommentar,12.Aufl.,2007,§16,Rn.82.
    [9]前引[2],张明楷书,第143页。
    [10]Vgl.Edmund Mezger,Strafrecht,3.Aufl.,1949,S.164.
    [11]Hans Welzel,Das neue Bild des Strafrechtssystems:Eine Einführung in die finale Handlungslehre,3.Aufl.,1957,S.27.
    [12]参见张明楷:《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8页。
    [13]参见前引[10],Mezger书,第108页以下。
    [14]参见前引[11],Welzel书,第9页。
    [15]参见前引[2],张明楷书,第144页。
    [16]参见前引[12],张明楷书,第88页。
    [17]有认识的过失行为虽然具有目的性思维活动,但缺乏实现构成要件的意志,由此决定了其给法益制造的危险与故意行为给法益制造的危险有所不同。二者对危险虽然均具有支配性,但支配的方向及动力不同。有认识的过失行为支配危险流避免向实害对象发展,抑制危险流发展为实害结果,因此其危险的实现可能性较低。而故意行为支配危险流向实害对象发展,没有抑制危险流发展为实害结果,因此其危险的实现可能性较高。基于这些差别,不能将这两种危险等同视之。由于构成要件错误大多涉及无认识的过失行为,较少涉及有认识的过失行为,因此,本文主要讨论无认识的过失行为。若无特别说明,后文所称过失行为均指无认识的过失行为。
    [18]参见[德]汉斯·韦尔策尔:《目的行为论导论(增补第4版)》,陈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页。
    [19]Vgl.Wolfgang Frisch,Vorsatz und Risiko,1983,S.33 ff.,46 ff.,102 ff.
    [20]参见前引[18],韦尔策尔书,第42页。
    [21]Vgl.Ingeborg Puppe,Vorsatz und Zurechnung,1992,S.72,73.
    [22]参见[日]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第6版)》,曾文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68页。
    [23]参见刘明祥:《错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1996年版,第23页。
    [24]参见谢望原、张宝:《论打击错误及其理论选择》,《现代法学》2015年第5期,第99页;前引[7],西田典之书,第176页。
    [25]Vgl.Günther Jakobs,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2.Aufl.,1993,§8,Rn.64 ff;Claus Roxin,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Bd.Ⅰ,4.Aufl.,2006,§12,Rn.151 ff.
    [26]参见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67页。
    [27]参见前引[2],张明楷书,第258页。
    [28]参见前引[2],黎宏书,第185页,第210页。
    [29]Vgl.Wessels/Beulke/Satzger,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43.Aufl.,2013,§6,Rn.153.
    [30][日]山口厚:《刑法总论(第3版)》,付立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228页。
    [31]Vgl.Günter Stratenwerth,Lothar Kuhlen,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Ⅰ,5.Aufl.,2004,§8,Rn.85.
    [32]Vgl.Jürgen Wolter,Der Irrtumüber den Kausalverlauf als Problem objektiver Erfolgszurechnung,ZSt W 89(1977),S.664.
    [33]参见陈璇:《论主客观归责间的界限与因果流程的偏离》,《法学家》2014年第6期,第104页。
    [34]蔡圣伟:《重新检视因果历程偏离之难题》,台湾《东吴法律学报》第20卷(2008)第1期,第128页。
    [35]参见前引[25],Roxin书,第12节,边码156。
    [36]参见前引[21],Puppe书,第3页。
    [37]Vgl.Wolfgang Frisch,Tatbestandsmiges Verhalten und Zurechnung des Erfolgs,1988,S.591.
    [38]参见前引[19],Frisch书,第66页以下。
    [39]参见前引[37],Frisch书,第588页。
    [40]Vgl.Puppe,Der Vorstellungsinhalt des dolus eventualis,ZSt W 103(1991),S.31.
    [41]参见上引Puppe文,第19页;前引[21],Puppe书,第38页以下,第66页以下。
    [42]Vgl.Puppe,Nomos Strafgesetzbuch Kommentar,4.Aufl.,2013,§16,Rn.90.
    [43]参见前引[25],Roxin书,第12节,边码49。
    [44]该标准为韦尔策尔首倡。Vgl.Hans Welzel,Das Deutsche Strafrecht,11.Aufl.,1969,S.73.
    [45]参见前引[25],Roxin书,第11节,边码45。
    [46]Vgl.Rudolf Rengier,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5.Aufl.,2013,§13,Rn.62.
    [47]参见何庆仁:《特别认知者的刑法归责》,《中外法学》2015年第4期,第1032页以下;劳东燕:《刑法中的客观不法与主观不法---由故意的体系地位说起》,《比较法研究》2014年第4期,第73页以下。
    [48]参见上引劳东燕文,第74页。
    [49]参见[德]金德霍伊泽尔:《故意犯的客观和主观归责》,樊文译,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2页。
    [50]参见[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页。
    [51]参见前引[5],张明楷文,第220页。
    [52]Vgl.Claus Roxin,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Bd.Ⅱ,2003,§33,Rn.109.
    [53]前引[2],张明楷书,第272页。
    [54]前引[2],张明楷书,第184页。
    [55]Vgl.Thomas Hillenkamp,32 Probleme aus dem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12.Aufl.,2006,S.54.
    [56]参见前引[46],Rengier书,第15节,边码34。
    [57]参见前引[7],西田典之书,第175页。
    [58]参见前引[2],刘明祥文,第392页。
    [59]参见前引[30],山口厚书,第283页。
    [60]参见前引[2],张明楷书,第343页。
    [61]参见柏浪涛:《对象错误与打击错误的实质区分---在隔离犯中展开》,《法学评论》2016年第4期,第184页。
    [62]参见前引[2],张明楷书,第27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