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角度:预防和解决“执行难”的法律策略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执行难"是司法运行当中的老难题,从上世纪90年代起,法院系统便采用了各种策略来解决该问题,并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执行难"毕竟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仅从法院系统的角度出发,并不能得到充分的解决。本文通过当事人的角度,通过运用天眼查、芝麻信用、混合担保、诉讼保全、迟延履行金、控告拒执罪等各种方式来预防和解决"执行难"问题,是一种新的视角和探索。
        
引文
[1]天眼查APP.
    [2]吴玲.民事执行问题研究[J].中国司法,2004(8):19-21.
    [3]江必新.民事执行新制度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452.
    [4]齐树结,马昌明.完善我国强制执行法若干问题的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31.
    [5]江必新.如何打贏“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J].人民论坛,2017(1).
    [6][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高格,译.北京: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2017.
    [7]赵奇.构建财产保全新机制,从源头缓解执行难[N].人民法院报,2018.12.12.
    [8]刘薇薇.混合担保的责任承担及其司法适用[D].兰州大学,201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