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则静”:苏轼“静观”诗学与易学的融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Being Upright,You Will be Still”: the Assimilation of Yi-ology into SU Shi's Whisht Poetics
  • 作者:王晓玉
  • 英文作者:WANG Xiaoyu;
  • 关键词:静观 ; 正则静 ; 东坡易传
  • 中文刊名:YWXB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 机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15
  • 出版单位:中国韵文学刊
  • 年:2019
  • 期:v.33;No.88
  • 基金: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观物与宋代诗学研究”(17CZW001)
  • 语种:中文;
  • 页:YWXB201901006
  • 页数:6
  • CN:01
  • ISSN:43-1014/H
  • 分类号:33-37+67
摘要
"静观"是对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表述,置之于审美活动,则体现了作者尚"静"的审美态度。中国古代美学史上的"静观"审美态度本于道家的"虚静"说,魏晋之际引起了文论家的广泛重视。"静观"也是苏轼倡导的审美态度,在其诗学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较之于前人,苏轼的理论创见在于,不仅植根于道家的"虚静"说、佛家的"空"说,还融摄了周易的"正"说阐释"静"的理论内涵与美学意蕴。苏轼从本体、认知与德性的层面阐释了周易"正"说,"正"说"迎其正心""沛然自得""刚中柔外"的内涵表征于诗学,即倡导超越物蔽、不累于物的审美心态,以"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为追求的文学风格。
        
引文
[1]周先慎.论苏轼的人格魅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2]张晶.审美静观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
    [3]王水照,朱刚.苏轼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苏轼.苏轼文集编年笺注[M].李之亮,笺注.成都:巴蜀书社,2011.
    [5]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7.
    [6]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2卷[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
    [7]李觏.李觏集[M].王国轩,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
    [8]苏轼.东坡易传[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9]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0]王先谦.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3]王弼,韩康伯.周易正义[M].孔颖达,正义//阮元.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
    [14]朱熹.周易本义[M].廖名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
    [1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16]李笑野.《周易》之“贞”辩说[J].哲学研究,2013(11).
    [17]廖名春.《周易·乾》卦新释[J].社会科学战线,2008(03).
    [18]徐建芳.苏轼与《周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