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诗歌创作与《诗格》之关系研究综述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边少瑞
  • 关键词:王昌龄 ; 诗歌创作 ; 《诗格》 ; 综述
  • 中文刊名:CAIZ
  • 英文刊名:Ability and Wisdom
  • 机构: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15
  • 出版单位:才智
  • 年:2019
  • 语种:中文;
  • 页:CAIZ201902166
  • 页数:2
  • CN:02
  • ISSN:22-1357/C
  • 分类号:201-202
摘要
"诗家夫子"王昌龄既是颇负盛名的诗人,又是极负理论色彩的诗论家,梳理,综述前人对其诗歌创作、《诗格》及二者相互关系的研究,能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引文
[1]殷璠.河岳英灵集[M].唐人选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2]李珍华,傅璇琮.河岳英灵集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2:1.
    [3]骆礼刚.王昌龄二题[J].文学遗产,1999年(2):99-102.
    [4]毕士奎.王昌龄获当时之诗名乃因七绝而非由五古——与骆礼刚先生商榷[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4):107-113.
    [5]房日晰.唐诗比较研究[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6]毕士奎.李白、王昌龄七言绝句艺术比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20(2):13-19.
    [7]乔象锺,陈铁民.唐代文学史(上)[M].人民出版社,1995
    [8]骆礼刚.王昌龄五古与七绝风格之比较及其创作心态试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2(2):21-24.
    [9]赵红.浅谈高适与王昌龄边塞诗的异同[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3):36-38.
    [10]高锋,徐立峰.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交游、赠答诗评析[J].镇江师专学报,1996(3):28-31.
    [11]毕士奎.情感的坦诚流露灵魂的真实写照——试论王昌龄的送别诗[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0(5):46-50.
    [12]刘淑丽.从王昌龄的宫怨诗看这一题材从汉魏到盛唐的流变[J].古典文学知识,2004(3):43-46.
    [13]李珍华,傅玻凉.谈王昌龄的(诗格)—一部有争议的书[J].文学遗产,1988(6):85-97.
    [14]毕士奎.王昌龄《诗格》写作机缘探略[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6(1):88-92.
    [15]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81.
    [16]王运熙.王昌龄的诗歌理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5):22-29.
    [17]陈伯海,蒋哲伦.中国诗学史[M].福建:鹭江出版社,2002.
    [18]王德明.王昌龄与中国古代后期诗歌情景理论的走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4):9-104.
    [19]毕士奎.是“豪言”而非“苦语”—王昌龄《从军行》(其四)主旨辨析[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11-1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