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荆竹坝悬棺升置方法实地考察与探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ite Inspection and Discussion on Lifting Method of Hanging Coffins in Wuxi Jingzhouba
  • 作者:陈卫星 ; 张伶俐
  • 英文作者:Chen Weixing;Zhang Lingli;
  • 关键词:悬棺 ; 升置方法 ; 巫溪荆竹坝
  • 中文刊名:SXLW
  • 英文刊名:China Three Gorges Tribune
  • 机构:重庆三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重庆三峡学院图书馆;
  • 出版日期:2019-05-13
  • 出版单位: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 年:2019
  • 期:No.334
  • 语种:中文;
  • 页:SXLW201903002
  • 页数:5
  • CN:03
  • ISSN:42-1123/I
  • 分类号:7-10+20
摘要
悬棺属崖葬的一种,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在中国分布较为广泛,世界上的部分国家也曾出现过。悬棺的升置方法,被称为"千古之谜",学术界有过不少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方案。巫溪荆竹坝悬棺较为集中,有较强的代表性,笔者通过巫溪荆竹坝实地考察,结合已有的考古证据,根据当地地貌情况、地质特点,逐一分析学术界所提出的各种提升方法的可行性,发现学术界所提出的六种升置方法在该地并不完全适用,荆竹坝悬棺很有可能是利用当地地质条件,将岩缝作为通路,先置棺木于崖上,后凿断来路形成悬棺。该方法的提出,对于具有相同地质条件的其它地方的悬棺升置研究,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引文
[1]有学者认为,世界悬棺起源于中国,是由中国东南沿海向东南亚传播,最终抵达太平洋岛屿。见佟伟:《探索未知的奥秘世界》,延边人民出版社,2006年。
    [2]山磊、张洪刚:《幽幽悬棺千古之谜》,《湖北旅游》,2010年第1期。
    [3]秦学圣:《荆竹坝18号崖塘两具尸骨的鉴定》,中国民族学研究会编《民族学研究》,民族出版社,1982年。
    [4]林向:《川东峡江地区的崖葬》,《巴蜀考古论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5]牛鼻孔,指在悬崖顶部边缘打制的类似于牛鼻子的孔洞,可以穿过绳索以便吊起重物。
    [6]三峡地区所称“孟良梯”,来源于当地的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北宋抗辽名将杨令公(杨继业),被奸臣害死,他的尸骨埋在白盐山腰的望乡台上。他的亲信勇将孟良决心将杨继业的尸骨盗回,就悄悄地架着小舟进入瞿塘峡,每天夜晚,在绝壁上凿石穿孔,插入铁钎,架木为梯,攀援而上,直到天色麻亮方才停止。当孟良深夜凿孔到了山腰,对岸白帝庙的老和尚发现了孟良的秘密行动,老和尚假装鸡叫,引起了白帝城的雄鸡都叫了起来,孟良认为天快亮了,怕人知晓,就停止凿孔,使之功亏一篑,尸骨也未取到。孟良知道后一怒之下,便把老和尚杀了,倒吊在岩壁上。今当地犹存“倒吊和尚”的自然景观。
    [7]陆敬严、程贞一:《中国悬棺升置技术研究》,《江西文物》,1991年第1期。
    [8]高申兰、陆敬严:《关于悬棺升置方法的模型实验研究》,《江西文物》,1991年第1期。
    [9]李增勇:《悬棺安置千古之谜遭遇六旬翁挑战》,《今日国土》,2005年第3期。
    [10]重庆奉节县盔甲洞崖顶边缘即有古代打制的巨型“牛鼻孔”数个,便于“自山上悬索下柩”或“用绳系棺而上”,考古所见的悬棺上,有便于绳索吊升的孔洞。全国其它地方,也有类似的考古发现。
    [11]刘锡藩:《岭表纪蛮》,商务印书馆,1934年。
    [12]于炳松、梅冥相:《沉积岩岩石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