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宽颈动脉瘤应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用于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研究。参照组行弹簧圈栓塞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手术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与参照组相比均更短(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参照组的82.61%(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为4.35%,低于参照组的26.09%(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用于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中效果理想,可提升临床疗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患者治疗结局及预后的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
        
引文
[1]姜克文.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8):39-40.
    [2]李艳敏.颅内宽颈动脉瘤应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3):60-61.
    [3]温小华.颅内宽颈动脉瘤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2013,32(9):65-65.
    [4]钟剑烽,李斌,唐太昆,等.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分析[J/CD].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4):21-22.
    [5]裴本根,张健,张玉华.血管内支架辅助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10):78-81.
    [6]徐翔,张志勇,郑宇,等.双微导管技术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8):2128-2129.
    [7]张昌伟,王朝华,徐丁,等.双微导管技术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7,16(2):134-136.
    [8]代永庆,申向竹,钱亦华.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观察[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3):213-215.
    [9]秦琨,曾少建,舒航,等.Solitaire AB与Enterprise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对比[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13(10):511-515.
    [10]刘超博,黄焕斌,任力,等.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未破裂颅内宽颈动脉瘤:围手术期并发症和复发的预测因素[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6,24(8):722-729.
    [11]张洪剑,杨鹏飞,方亦斌,等.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未破裂宽颈动脉瘤中国多中心前瞻性登记(Cranial-1)研究设计方案[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7,14(10):557-560.
    [12]魏海亮,李翠君,刘吉祥,等.双微导管技术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7,38(9):1029-103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