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申报制度的法律分析——以隐私权限制为视角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Legal Analysis of Property Declaration System——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ivacy Restriction
  • 作者:喻军 ; 蔡泽涛
  • 英文作者:YU Jun;CAI Zetao;School of Law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关键词:财产申报 ; 隐私权 ; 冲突 ; 平衡
  • 英文关键词:declaration of property;;the right to privacy;;conflict;;balance
  • 中文刊名:GCH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25
  • 出版单位: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29;No.97
  • 基金:2013年度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国家公职人员及相关人员隐私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13B023);; 2013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公务员及相关人员隐私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研究”(13YBB086)
  • 语种:中文;
  • 页:GCHS201901014
  • 页数:6
  • CN:01
  • ISSN:43-1355/C
  • 分类号:67-72
摘要
财产申报制度要求法定范围内的公职人员对其财产信息予以申报,由此将产生申报主体的财产信息被知晓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处理好财产申报与隐私权的关系是财产申报立法的基础问题,宜从隐私权限制的角度出发,结合财产申报制度的法律价值分析,对财产申报的主体范围、申报事项及申报公示进行探讨,通过对隐私权限制的范围进行合理界定,实现财产申报与隐私权限制的实质平衡。
        The property declaration system requires public officials within the legal scope to declare their property information,which will result i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owner's property information being known and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T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perty declaration and the right of privacy is the basis of the legislation of property declaration problem.We should st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ivacy restriction,combine it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legal value,scope of the main body of property declaration,and the publicity,through a reasonable definition of the scope of privacy restriction,so as to balance property declaration and privacy restriction.
引文
[1]刘明波.中外财产申报制度述要[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12.
    [2]王瑞娟.“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反腐的必然选择”[J].理论探索,2011(2):43.
    [3]李媛媛.阳光下的官员[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4]屠振宇.宪法隐私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5]李鸿禧.“资讯、宪法、隐私权---资讯化社会与人权问题之探讨”[A].载氏,著宪法与人权[M].台湾:元照出版公司,1995:434.
    [6]林华.财产申报、隐私权与利益平衡[J].行政法学研究,2016(4):47.
    [7][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1.
    [8]胡杰.论官员的容忍义务[J].法学,2015(8):148.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1.
    [10]周潇潇.共同隐私的权利冲突及解决方式[J].法制博览,2018(8):212.
    [11]李海平,刘孝光,论公职人员财产隐私权之克减[J].净月学刊,2016(4):16.
    [12]马皆,张世良,葛岩.廉政视角下多国财产信息公开制度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3):13.
    [13]王春.报告组织报告公众[J].廉政瞭望,2007(10):17.
    (1)掌握“权”的一方与掌握“钱”的一方将各自拥有的资源投入“生产过程”,从而获得某种利益或产品。
    (2)OECD定义,利益冲突指公职人员的公共责任与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公职人员的私人利益可能不适当地影响其履行公务责任和义务。
    (3)第二条本规定所称领导干部包括:(一)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中县处级副职以上的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干部,下同);(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事业单位中县处级副职以上的干部,未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及内设管理机构领导人员(相当于县处级副职以上);(三)中央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管理人员,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管理的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上述范围中已退出现职、尚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适用本规定。
    (4)参见日本《国家公务员伦理法》第6条、第7条和第8条,载中央纪委法规室、监察部法规司编译.《国外反腐败.廉政法律法规选编》,北京:方正出版社,2002年第365-366页。
    (5)《俄罗斯联邦反腐败法》第8条第1项。参见《俄罗斯联邦反腐败法》,杜永明译,刘洪岩校,载《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3期第15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