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形成、阅读与阐释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Fonnation,Rea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National Literature” in the Qing Dynasty
  • 作者:孙纪文
  • 英文作者:Sun Jiwen;
  • 关键词:清代“少数民族文学 ; 形成状貌 ; 阅读 ; 阐释 ; 多元一体
  • 中文刊名:XNZ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 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31
  • 出版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年:2019
  • 期:v.40;No.331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文集丛刊”(项目编号17ZDA262)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XNZS201903024
  • 页数:8
  • CN:03
  • ISSN:51-1671/C
  • 分类号:168-175
摘要
清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形成是数量多品质高的民族文学创作成就的映现,是民族文化资源的一次次文学话语的体现,是秉承与传播清代之前多民族优秀文学遗产的互文性表现。我们既要阅读清代"少数民族文学"的书面文学,也要阅读民间文学;既要阅读普通作家的作品,也要阅读大家名家的作品;既要读懂表层结构,又要读出深层意蕴。在汲取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着重阐释清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学格局;阐释清代"少数民族文学"的中心和边缘的关系;阐释清代"少数民族文学"的话语构成,从而深刻把握清代少数民族文学"多元一体"的内涵和性质。
        
引文
[1]陈平原.“多民族文学”的阅读与阐释[J].文艺争鸣,2015(11).
    [2]曹顺庆,高小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反思[J].学术探索,2016(9).
    [3]苟强诗.多民族文学史观:怎样的“多民族”与如何“文学”?[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4]梁庭望.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诗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5]多洛肯.略谈清代少数民族诗文别集的整理研究及其价值意义[J].社科纵横,2018(2).
    [6]刘跃进.中华多民族文学经典理应进入中文系课堂[J].文学遗产,2015(4).
    [7]孙纪文.清代少数民族诗人与杜甫诗歌——以满、回、壮为中心[J].民族文学研究,2017(2).
    [8]王卓.论清代满族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分野[J].社会科学战线,2005(3).
    [9]吴海鹰主编.回族典藏全书·扶荔堂诗集汇选(183册)[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
    [10]吴海鹰主编.回族典藏全书·问山诗集(188册)[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
    [11](清)浦起龙.读杜心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2]莫福山等选编.中国少数民族古代近代文学作品选[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3]刘勇强.作为小说标准的《红楼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14]何圣伦.苗族文学史编撰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
    [15]赵志忠.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总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16]赵志忠.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戏剧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17]关纪新.《儿女英雄传》管见[J].民族文学研究,2011(1).
    [18]多洛肯.明清白族文学家族诗歌创作述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
    [19]马志英.论清中后期云南多民族文学格局的形成——以回族文人交游为中心[J].民族文学研究,2017(4).
    [20]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2]朝戈金.文学的民族性:五个阐释维度[J].民族文学研究,2014(4).
    [23]李云忠.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小说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24]李晓峰,刘大先.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及相关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5]陈众议.当前外国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评议[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2).
    [26]南帆.历史话语与文学话语:重组的形式[J].天津社会科学,2012(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