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悲剧世界观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Nietzsche's Tragic Worldview
  • 作者:林志猛
  • 英文作者:Lin Zhimeng;
  • 关键词:尼采 ; 《悲剧的诞生》 ; 悲剧世界观 ; 日神艺术 ; 酒神艺术
  • 中文刊名:ZJXK
  • 英文刊名: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 机构:浙江大学哲学系;
  • 出版日期:2019-05-05
  • 出版单位:浙江学刊
  • 年:2019
  • 期:No.236
  •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晨光计划”(15CG25)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ZJXK201903019
  • 页数:8
  • CN:03
  • ISSN:33-1005/C
  • 分类号:168-175
摘要
尼采认为,古希腊悲剧是日神艺术与酒神艺术的融合。日神艺术代表适度、自知和节制,彰显出"个体化原理";酒神艺术则表征过度、野蛮和痛苦,让人在陶醉中遗忘自身,回归自然的统一性。但尼采更注重酒神精神,试图用狄俄尼索斯代表的"悲剧世界观"对抗苏格拉底的"理论世界观"。悲剧艺术能带来形而上的慰藉,揭示存在者之存在并为之立法。尼采将酒神狄俄尼索斯视为新哲人:既充分肯定这个生成变化和受苦的世界,又在这种肯定中提升生命和人内在的高贵性,给人带来形而上的或新哲学意义上的精神安慰。
        
引文
(1)书名全称为《悲剧从音乐精神中诞生》(Die Geburt der Trag?die aus dem Geiste der Musik),收于Friedrich Nietzsche:S?mtliche Werke (KSA 1),hrsg.von Giorgio Colli und Mazzino Montinari,München: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1980.中译本参周国平译,译林出版社,2011。在《悲剧的诞生》正式出版前,尼采写过多个小册子,如《希腊音乐剧》、《苏格拉底与悲剧》、《悲剧的起源和目的》等等。《悲剧的诞生》由这些小册子修改、删定而成。
    (2)这是尼采借用叔本华的术语,参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3、25、43、61、63节。
    (3)关于尼采与叔本华的关系,参贾那维:《叔本华作为尼采的教育者》;努斯鲍姆:《醉之变形:尼采、叔本华和狄俄尼索斯》,收于《尼采与古典传统续编》,刘小枫编,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4)④ 参丹豪瑟:《尼采眼中的苏格拉底》,田立年译,华夏出版社,2013年,第34、36页。
    (5)参伽格德:《狄俄尼索斯针对狄俄尼索斯》,收于《尼采与古代——尼采对古典传统的反应和回答》,彼肖普编,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56页。
    (6)关于酒神狄俄尼索斯,尼采还专门写过《狄俄尼索斯颂歌》、《狄俄尼索斯的世界观》(中译本见《狄俄尼索斯颂歌》,孟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7)参朗佩特:《尼采的教诲》,娄林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97页。
    (8)参[古希腊]欧里庇得斯:《酒神的伴侣》,收于《欧里庇得斯悲剧六种》,罗念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9)参赫丽生:《希腊宗教研究导论》,谢世坚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91-392页;亦参Timothy Gamtz,Early Greek Myth:a Guide to Literary and Artistic Sources,Baltimore &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3,pp.112-119;Arthur Evans,The God of Ecstasy:Sex-Roles and the Madness of Dionysos,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88;Walter Otto,Dionysus:Myth and Cult,Bloomington & Lond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5;Cornelia Isler-Kerényi,Dionysos in Archaic Greece:an Understanding Through Images,W.Watson trans.,Boston:Brill,2007.
    (10)参海因里希斯:《“诸神遍在”:尼采论希腊多神论和文化》,收于《尼采与古代》,第162-163页。
    (11)亚里士多德也提出此看法,见《诗学》,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1449a。
    (12)D.Burnham and M.Jesinghausen,Nietzsche’s The Birth of Tragedy:A Reader’s Guide,London:Continuum,2010,p.79.
    (13)尼采关于悲剧与哲学之关系的看法,参Walter Kaufmann,Tragedy and Philosoph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8;Julian Young,Nietzsche’s Philosophy of Ar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14)③ 参丹豪瑟:《尼采眼中的苏格拉底》,第101、103页。
    (15)②④⑥ 参海德格尔:《尼采》(上),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81、74-78、79、243页。
    (16)尼采对于艺术与真理的思考,参Theo Meyer,Nietzsche und die Kunst,Tuebingen:Francke Verlag,1993;John Sallis,Crossings:Nietzsche and the Space of Traged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17)C.Evangeliou,“Nietzsche on Tragedy and Socrates,” Phronimon 1(2003),p.31.
    (18)Stefan Sorgner,“Who is the ‘Music-Making Socrates’”,in Minerva - An Internet Journal of Philosophy,8 (1) (2004),pp.94-95.
    (19)Keith May,Nietzsche and the Spirit of Tragedy,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1990,pp.71-92.
    (20)参施特劳斯:《苏格拉底与阿里斯托芬》,李小均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第5-7页。亦参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魏育青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卷一,第125节;《善恶的彼岸》,魏育青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8、232节。
    (21)参[古希腊]阿里斯托芬:《蛙》,收于《阿里斯托芬喜剧六种》,罗念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841-842行。
    (22)参希尔克:《阿里斯托芬的人物》(黄薇薇译),收于《民主雅典的谐剧》,刘小枫等主编,华夏出版社,2008年。
    (23)参朗佩特:《尼采的教诲》,第400-402页。
    (24)Stefan Sorgner,“Who is the ‘Music-Making Socrates’”,p.106.
    (25)参朗佩特:《尼采的教诲》,第399、496-497页。
    (26)参尼采:《瞧,这个人》,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悲剧的诞生”第2-3节。
    (27)关于狄俄尼索斯在尼采笔下的多重角色,参Stefan Sorgner,Metaphysics without Truth:On the Importance of Consistency within Nietzsche’s Philosophy,Sorgner 1999,pp.77-123.
    (28)参尼采:《善恶的彼岸》,第295条;《瞧,这个人》,序言2。尼采也表示,灵魂学是狄俄尼索斯的概念,参《瞧,这个人》,“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6-8节。
    (29)Laurence Lampert,“Nietzsche’s Philosophy and True Religion”,in A Companion to Nietzsche,Keith Pearson ed.,Oxford:Blackwell,2006,pp.145-146.
    (30)参尼采:《偶像的黄昏》,卫茂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我感谢古人什么”第4节。
    (31)参[古希腊]柏拉图:《斐多》,收于《柏拉图四书》,刘小枫编/译,北京三联书店,2015年,60e-61b。
    (32)参林志猛:《尼采的苏格拉底问题》,《哲学与文化》2018年第2期。苏格拉底的“知识”具有目的论色彩,截然不同于现代科学。
    (33)Stefan Sorgner,“Who is the ‘Music-Making Socrates’”,p.1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