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特征和优化建议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数据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首先是股权融资,其次是债权融资,最后是内源融资,体现出资本结构理论中的啄食顺序原则以及与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实践不一样的顺序特征。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中,体现出内源融资比例不足、股权融资占比显著高于债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高于长期债务融资等特征,不利于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文章对此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认为应通过完善现有的财税政策,规范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和留存,以促进上市公司扩大内源融资比例;通过完善股权融资制度,弱化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同时,促进企业债券快速发展,以强化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偏好,促使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从单一性向多元化、合理化调整。
        
引文
[1] 李惠民.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优化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0.
    [2] 吴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6.
    [3] 江筱玉.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7(23):76.
    [4] 刘磊.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分析[J].时代金融,2017(8):138,140.
    (1)数据来源:刘磊,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优化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7(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