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与交通视阈下的秦汉亭制变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hanges in the Ting System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ttlements and Transportation
  • 作者:王彦辉
  • 英文作者:Wang Yanhui;
  • 关键词:秦汉 ; 乡亭 ; 邮亭 ; 聚落 ;
  • 中文刊名:LSYJ
  • 英文刊名:Historical Research
  • 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版日期:2017-02-25
  • 出版单位:历史研究
  • 年:2017
  • 期:No.365
  • 基金: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汉庶民社会管理模式新论”(13BZS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LSYJ201701003
  • 页数:17
  • CN:01
  • ISSN:11-1213/K
  • 分类号:39-54+192
摘要
秦汉文献中的"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是真实存在的制度设计。亭的设置原则一是不能远离聚落,二是不能脱离交通。邮亭主要设置于京师与郡国、郡国与县邑的主要交通沿线,乡亭主要设置于聚落附近和郡国辖域的次级交通道路。乡亭、邮亭的辖区称"亭部",随着亭部人口的增长和垦的需要逐渐形成新的聚落,此即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和三国吴简中的"丘"。新的聚落称"丘"而不称"里",说明"丘"是按地域命名的,而非乡里行政组织。丘的形成既有邑居之民外迁的路径,更有移民在国家赋民草田、赋民丘地等安置政策下通过"占垦"而聚居的渠道。随着东汉地方管理体制的变动,亭部开始对辖域内散居的聚或丘行使乡部治权,出现亭部—丘的隶属关系。亭部退出历史舞台后,丘划归所在乡或另设乡统一管理,形成乡—里、乡—丘不同的管理体系。秦汉以来以联户为目的的乡里组织在聚与丘的浪潮下逐渐松动,聚落逐渐演变为地域单位,表明国家对丘的管理已经放弃了以"里"为基础的乡里编制和多重监管的传统。乡里行政编制虽然犹存,但广大乡村行政权力弱化的历程已经开始。
        The formulation"every ten li(miles)is a ting(pavilion)"and"every ten tingis a xiang(township)"in documents from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reveal an actual institution.The setting up of tingfollowed two principles:they were not to be far from settlements,and not to be isolated from transportation.Youting(postal pavilions)were mostly located along main traffic routes between the capital and kingdoms,and between kingdoms and counties;xiangting(township pavilions)we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vicinity of settlements and along sub-routes und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kingdoms.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s of xiangtingand youting were called tingbu(pavilion sectors);as both population and the need to cultivate the land grew,new settlements gradually formed within a tingbu.Such settlements are called qiu(hill)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bamboo slips found at Changsha Wuyi Square,and in the bamboo slips from Wu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New settlements were called qiurather than li(mile);this fact indicates that qiu were named by region,rather than by local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The formation of a qiuserved both as a path for local town inhabitants to move out,and as a channel for immigrants to resettle through"reclamation"under state policies such as granting people grasslands or mountain lands.With changes in the local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tingbu began to administer the scattered settlements and qiu within the area of its administration like townships;thus a superior-subordin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ngand qiuformed.After tingbu withdrew from the historical arena,aqiu was put und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xiang(township)it belonged to;where a township was nonexistent,a new one was set up.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s of xiang-li and xiang-qiu were therefore different.In the wave of ju(settlement)and qiu formation,the xiang-li organizations aimed at uniting households that had existed from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on gradually loosened.Ju evolved into geographical units,indicating that state management had abandoned the tradition of the xiang-li system with li as the foundation,as well as that of multiple levels of regulation.Although the xiang-li administrative system still existed,the process of weakening rural administrative power had already begun.
引文
(1)《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42页。
    (2)《后汉书》志第28《百官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24-3625页。
    (3)顾炎武:《日知录》卷22《乡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662页。
    (4)参见周振鹤:《从汉代“部”的概念释县乡亭里制度》,《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5)王毓铨:《汉代“亭”与“乡”“里”不同性质不同行政系统说---“十里一亭……十亭一乡”辨正》,《历史研究》1954年第2期。
    (6)熊铁基:《“十里一乡”和“十里一亭”---秦汉乡、亭、里关系的决断》,《江汉论坛》1983年第11期。
    (7)富谷至:《文书行政的汉帝国》,刘恒武、孔李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21页。
    (1)按:富谷至认为《续汉书》刘昭注或许存在漏文或误引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太平御览·居处部》“亭”目下录《风俗通》但曰:“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并无“十里一乡”的内容。(李昉等:《太平御览》卷194,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第816页)
    (2)何双全:《〈汉简·乡里志〉及其研究》,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秦汉简牍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79页。
    (3)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77页。
    (4)宫崎市定:《关于中国聚落形体的变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20-21页。
    (5)周振鹤:《从汉代“部”的概念释县乡亭里制度》,《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6)详见张金光:《秦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09-613页;熊铁基:《“十里一乡”和“十里一亭”---秦汉乡、亭、里关系的决断》,《江汉论坛》1983年第11期。
    (7)高文指出:不论“里”按距离论,还是就里居而言,所谓的“十里一亭”都是不能成立的。(参见氏著:《“十里一亭”说考辨---秦汉亭制研究》,《南都学坛》2008年第3期)
    (1)《史记》卷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3页。
    (2)《史记》卷15《六国年表》,第723页。
    (3)《史记》卷68《商君列传》,第2232页。
    (4)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2页。
    (5)孙诒让:《周礼正义》(二),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990页。
    (6)吴荣曾:《汉代的亭与邮》,《读史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177页。
    (1)如长安西至槐里(今兴平):约46公里,合110.8汉里;槐里经斄县西至郿县(今眉县东):约75公里,合180.7汉里,平均90余汉里;郿县西至陈仓(今宝鸡东):约49公里,合118汉里;陈仓西北至隃麇(今千阳):约43汉里,合103汉里;长安南至户县(今鄠县):约45.8公里,合110汉里;长安北至池阳(今泾阳):约40公里,合96汉里。
    (2)彭浩、陈伟、工藤元男主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98-199页。
    (3)张俊民:《敦煌悬泉汉简所见的“亭”》,《南都学坛》2010年第1期。
    (4)李昉等:《太平御览》卷195,第825页。
    (5)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81页。
    (6)富谷至:《文书行政的汉帝国》,第218-220页。
    (7)《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42页。
    (8)《后汉书》志第23《郡国五》,第3533页。
    (1)按:乡亭的主要功能是治安,包括抓捕罪犯和案件调查,所以乡亭设置的地点离不开聚落。乡亭还要为因公出行吏员提供食宿方便,在缺少邮亭系统的地方兼行文书传递,所以,乡亭设置的另一个原则是不能脱离交通。对此,前人已有发微,此不赘述。
    (2)《后汉书》卷82上《方术列传》,第2711页。
    (3)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卷5《谢承后汉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82页。
    (4)《后汉书》卷39《赵咨传》,第1314页。
    (5)《汉书》卷83《薛宣传》,第3397页。
    (6)在交通干线上设置邮亭,不限于中原地区。比如武帝初开西南夷道,“元光六年,南夷始置邮亭”。(《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第2995页)明帝永平年间下诏扩建褒斜道,并凿通石门。《开通褒斜道石刻》详细记录其道路里程及邮亭设置曰:“为道二百五十八里,邮亭、驿置、徒司空、褒中县官寺并六十四所。”(高文:《汉碑集释》,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7页。按:以上引文由笔者根据文意另作标点)卫飒于建武年间迁桂阳太守,“凿山通道五百余里,列亭传,置邮驿。”(《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第2459页)
    (1)郑威:《西汉东海郡的辖域变迁与城邑分布》,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编辑委员会:《历史地理》第2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按:本文涉及东海郡所属县邑的地理位置参照该文的考证。
    (2)按:下邳至建陵42公里,建陵至郯县50公里,郯县至临沂63.3公里,临沂至费县40公里;临沂至利成39.3公里;郯县至兰旗94公里,合计328.6公里,一汉里约合今0.83里,657.2华里约合791.8汉里。关于邮亭的设置地点,以往认为主要设于县邑靠边境一带,或城邑内的“街邮”(见前揭吴荣曾《汉代的亭与邮》一文),今据简牍资料知内郡交通干线亦设邮亭。
    (3)另外,卜庆华考证当时还有一条从赣榆西经况其、利成,南下今羽山、东海县达厚丘的环形路线。(参见氏著:《秦汉时期鲁中、南和苏北地区陆路交通地理初探》,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1年,第28-29页、图2“汉代东海郡及其临近地区主要道路示意图”)
    (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郴州文物处:《湖南郴州苏仙桥遗址发掘简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湖南考古辑刊》第8集,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第99-101页。
    (2)戴卫红:《魏晋南北朝时期亭制的变化》,《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2期;《从湖南省郴州苏仙桥遗址J10出土的晋简看西晋上计制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编委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8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155-174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52页。
    (1)彭浩、陈伟、工藤元男主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第354页。
    (2)《后汉书》卷3《章帝纪》,第153页。
    (3)《后汉书》卷5《安帝纪》,第238页。
    (4)参见尤佳:《东汉乡、亭侯爵设立时间新考》,梁安和、徐卫民主编:《秦汉研究》(第7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08-114页。
    (5)《后汉书》志第20《郡国二》,第3428页。
    (6)傅举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驻军图》,曹婉如等编:《中国古代地图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0页。
    (7)参见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选释》,上海:中西书局,2015年,第122、123、127、140、218、168、232页。
    (1)黄朴华:《湖南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发掘简报》,《文物》2013年第6期。该文收录于《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选释·前言》部分,文字略有改动,但本文所引内容基本相同。
    (2)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选释》,第218页。
    (3)林尹注译:《周礼今注今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第31页。
    (4)任继昉:《释名汇校》,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第311页。
    (5)《汉书》卷29《沟洫志》,第1692-1693页。
    (6)参见侯旭东:《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里”“丘”关系再研究》,武汉大学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3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7)陈絜:《试论葛陵楚简“丘”的性质与规模》,常建华:《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2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12页。
    (1)任继昉:《释名汇校》,第89页。
    (2)孙诒让:《周礼正义》(二),第786页。
    (3)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86,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69-870页。
    (4)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卷7《音辞》,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29页。
    (5)刘海旺:《新发现的河南内黄三杨汉代遗址性质初探》,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2008》,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96-297页。
    (6)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编:《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71-72页。
    (7)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选释》,第137页。
    (1)按:“东部劝农邮亭掾周安言事”封匣的落款为“光和六年正月廿四日乙亥申时□□亭”,其前一个“□”依“左部劝农邮亭掾夏详言事”的落款“中平三年二月廿一日己亥言安定亭”的行文格式,可补为“言”字;后一个“□”据正文引文提到的“望亭长”或可补为“望”字。可证,东汉简牍木两行CWJI(2):124A面的“望亭”即“周安言事”的“邮亭”。
    (2)《后汉书》卷49《仲长统传》,第1656页。
    (3)游逸飞、陈弘音:《里耶秦简博物馆第九层简牍释文校释》,2013年12月22日,http:www.bsm.org.cn/,2015年8月15日。
    (4)里耶秦简牍校释小组:《新见里耶秦简牍资料选校(二)》,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简帛》第10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87页。
    (5)《汉书》卷65《东方朔传》,第2834页。
    (6)《汉书》卷63《武五子传》,第2761页。
    (7)《后汉书》卷3《肃宗孝章帝纪》,第154页。
    (1)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第1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21页,表7-9“东汉南方部分郡户口数与西汉末的比较”。
    (2)《后汉书》卷6《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254页。
    (3)侯旭东:《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里”“丘”关系再研究》,武汉大学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3辑。
    (4)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选释》,第231页。
    (5)参见戴卫红:《魏晋南北朝时期亭制的变化》,《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2期。
    (6)吴荣曾:《汉代的亭与邮》,《读史丛考》,第177页。
    (7)高荣:《张家山汉简所见的亭及其吏员》,《西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5期。
    (1)《后汉书》卷39《王望传》,第1297页。
    (2)《后汉书》卷76《仇览传》,第2479-2480页。
    (3)关于吴简中的户口简以及与户口有关的户口名籍的性质的讨论,参见凌文超在《走马楼吴简采集簿书整理与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一书所作归纳。
    (4)侯旭东:《近观中古史:侯旭东自选集》,上海:中西书局,2015年,第108-142页。
    (1)沈刚:《长沙走马楼三国竹简研究》,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176-177页。
    (2)凌文超:《走马楼吴简隐核新占民簿整理与研究---兼论孙吴户籍的基本体例》,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田余庆先生九十华诞颂寿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165页。
    (3)按:本表在统计时为避免重复,丘名不完整或二字丘名只保留“丘”字者,三字丘名有一字与完整丘名相同者如“□下丘”或即“领下丘”,均不统计。因此,各乡的丘数只是一个约略数,列于此仅作参考。
    (4)陈松长主编:《岳麓书院藏秦简》(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第115、192页。
    (1)侯旭东:《近观中古史:侯旭东自选集》,第115页。
    (2)凌文超:《走马楼吴简采集簿书整理与研究》,第10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