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号屠场》中恶托邦建构的隐喻解读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孙明明
  • 关键词:《五号屠场》 ; 乌托邦文学 ; 隐喻
  • 中文刊名:JLGB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TV & Radio University
  • 机构:大庆师范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15
  • 出版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年:2019
  • 期:No.211
  • 语种:中文;
  • 页:JLGB201907047
  • 页数:2
  • CN:07
  • ISSN:22-1297/G4
  • 分类号:128-129
摘要
恶托邦一词常用来描绘不理想社会状态。与乌托邦文学相似,作者借助文学作品中恶托邦世界的建构来表达思想内涵,因此不同作品的恶托邦世界都可能被赋予某种特定的隐喻。在《五号屠场》中,小说作者利用其建构的恶托邦世界隐喻人类无处安放的精神世界以及软弱无助的宿命观。
        
引文
[1]Krishan Kumar. Utopia and Anti-utopia in Modern Times[M]. London:Basil Blackwell, 1987.
    [2]王一平.思考与界定:“反乌托邦”“恶托邦”小说名实之辨[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55-63.
    [3]冯内古特.五号屠场[M].虞建华,译.南京:意林出版社,2016.
    [4]徐文培.冯内古特小说中的“再成长”主题探究[J].外语学刊,2016(10):138-14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