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感知与建构——基于三城市公众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状况调查的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金荣 ; 刘岩 ; 张文霞
  • 关键词:食品安全 ; 公众 ; 风险感知 ; 主观建构
  • 中文刊名:JLDB
  • 英文刊名:J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3-03-24
  • 出版单位: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年:2013
  • 期:v.53;No.236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SH0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840049);; 长春市软科学研究项目(12RY15)
  • 语种:中文;
  • 页:JLDB201302007
  • 页数:10
  • CN:02
  • ISSN:22-1063/C
  • 分类号:42-51
摘要
现代风险的特点之一就是"主观建构性"。从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所暴露出的问题来看,食品安全风险兼具客观实在性和主观建构性的综合特征,大多属于一种复合性风险。基于三城市公众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状况调查的分析发现,公众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感知存在着主观建构因素和人为放大效应,对多重食品安全风险的感知既存在着一致性也存在着分化性特征,对食品安全责任归咎存在着加重政府责任而相对弱化个人和企业责任的现象。公众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感知特点和建构特性将使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既面临极大挑战也面临创新机遇。政府应在科学全面地把握公众对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公众养成科学理性的风险意识,同时弱化风险的人为建构和放大效应。
        
引文
[1]贝克:《风险社会》,汪浩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4年。
    [2]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3]Slovic P.Perception of risk.Science,1987,236:280-285.
    [4]刘岩:《风险的社会建构:过程机制与放大效应》,《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5期。
    [5]Kasperson R E,Renn O,Slovic P,et al.The social amplification of risk:A conceptual framework.Risk Analy-sis,1988,8:177-187.
    [6]Fishhoff,Slovic,Lichtenstein,et al.Accident probabilities and seat belt usage: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1978,10:280-285.
    [7]Slovic P,Fischhoff B,Lichtenstein S.Facts and fears:Understanding perceived risk.In Schwing R C,Albers WA(ed).Social risk assessment:How safe is safe enough?New York:Plenum,1980.
    [8]斯洛维奇编著:《风险的感知》,赵延东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
    [9]Allen F W.Towards a holistic appreciation of risk:The challenge for communicators and policymakers.Science,Technology and Human,1987,12:138-143.
    [10]刘岩、赵延东:《转型社会下的多重复合性风险———三城市公众风险感知状况的调查分析》,《社会》,2011年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