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与写生 黄宾虹的“师古人、师造化”观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郎绍君
  • 中文刊名:XMSH
  • 英文刊名:New Arts
  • 出版日期:2019-05-15
  • 出版单位:新美术
  • 年:2019
  • 期:v.40
  • 语种:中文;
  • 页:XMSH201905003
  • 页数:9
  • CN:05
  • ISSN:33-1068/J
  • 分类号:40-48
摘要
<正>临摹与写生,扩大说即"师古人与师造化",已成为山水画家的口头禅。但黄宾虹是如何阐释和实践它的,未必都清楚。对黄宾虹来说,"师古人,师造化"是他选择的路,是他毕生的追求。他能够成为山水画大家,就靠这追求。理解黄宾虹,不是争
        
引文
1参见郎绍君撰,〈近现代引入西方美术的回顾与思考〉,载郎绍君著,《论现代中国美术》,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17-23页。
    2参见郎绍君撰,〈非学校教育〉,载郎绍君著,《守护与拓进》,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第261页。
    3两条路线当然也有交叉,如强调写生者有时也安排一定的临摹,强调临摹的也要求一定的写生,学校里也有强调临摹者,私人传授也有强调写生者。这里指的是基本倾向。
    4一般说来,西画家主持的学校,都实行以写生为主导的路线,国画家主持学校情况就不同了-如北京辅仁大学美术系,由国画家溥伒主持,就实行以临摹为主的路线。总的来说,学校教育以西画家主持者多,非学校教育以国画家自行主持者多,彼此各行其是。但在西画家主持的学校里,有时也会发生两种观点两种教学路线的矛盾。如1947年,徐悲鸿任校长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就发生了徐悲鸿与秦仲文、李智超、陈缘督三位中国画教授在这个问题上的尖锐冲突,成为引起画界与公众注意的事件。双方都发表文章与言论,各执一词,最后以解聘三教授的方式结束。总的来说,这种现象是个别的。
    5潘天寿1958年任浙江美院副院时就提出中国画系分科教学的主张,并先后调聘陆抑非、陆俨才、俞子才、李长白、沙孟海、方介堪等来校执教。天津美院(前后更名“河北美术学院”“河北艺术师范学院”“天津艺术学院”等)先后从北京调聘秦仲文、李智超、李鹤筹、张其翼、刘君礼、溥佐等传统画家来校执教,并实行分科教学。但许多院校并没有或没有认真实行分科教学。
    6黄宾虹撰,〈自叙〉,载黄宾虹著,《黄宾虹文集》杂著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第560-561页。
    7黄宾虹撰,〈九十杂述之二〉,载《黄宾虹文集》杂著编,第576页。
    8邵洛羊、徐建融撰,〈笔谈黄宾虹:黄宾虹研究论文集〉,载黄宾研究会编,《墨海波涛》,萧山文联印刷厂印,1998年,第19、42页。
    9黄宾虹著,《黄宾虹文集》书画编(下),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第126页。
    10黄宾虹撰,〈画学之大旨〉,载黄宾虹著、赵志钧编,《黄宾虹美术文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第59页。
    11黄宾虹撰,〈画谈〉,载《黄宾虹文集》书画编(下),第164-165页。
    12黄宾虹撰,〈美展国画谈〉,载《黄宾虹美术文集》,第29页。
    13黄宾虹撰,〈题溪山晓望图〉,载赵志钧编,《黄宾虹论画录》,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94页。
    14同注12。
    15黄宾虹撰,〈宾虹画语〉,载黄宾虹著,《黄宾虹文集》书画编(上),第144页。
    16黄宾虹撰,〈致曾香亭〉,载黄宾虹著、汪己文编,《宾虹书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第63页。
    17黄宾虹撰,〈与朱砚英〉,载黄宾虹著,《黄宾虹文集》书信编,第14页。
    18同注17,第17页。
    19黄宾虹早年著作,如《画学散记》《古画微》等,对明四家、四王、石涛、八大,都相当肯定甚至推重。如《古画微》谈及明四家说,沈周“上下千载,纵横百辈,兼综条贯,莫不揽其精微。”唐寅“才艺兼美,风流倜傥,画山水人物,无不精妙。……故画法北宗者,皆不免有作家习气,独子畏出,而北宗始有雅格。由其用笔秀逸,纯用圆笔,青出蓝也。”文征明“所画山水,松雪而外,又兼王叔明、黄子久之长,颇得董北苑笔意,合作处,神采气韵俱胜。”仇英“平生虽不能文,而画有士人气。”“博精六法深诣,用意处可夺龙眠、伯驹之席。”《古画微》专列“清初四王吴恽之摹古”,说王时敏、王鉴“论六法者,以两人有开来继往之功。特玄照所画,运笔之锋较烟客稍实。烟客用笔,在着力不着力之间,凭虚取神,苍润之中,更能饶秀。玄照总多笔锋靠实,临摹神似,或留迹象。然皆古意盎然,为画品上乘,无疑也。”说到王石谷,引翁覃溪的话曰“石谷六法到家,处处务筋节,画学之能,当代无出其右;然笔法过于刻露,每易伤韵。”说“石谷画有根柢,其摹仿诸家,笔下实有所见,笔姿之妩媚,又其天性。学者徒恃其稿本,转辗传抚,元气尽失……,非石谷之过也。”对王原祁极为称赞,称其画“熟而不甜,生而不涩,淡而弥厚,实而弥清,书卷之气,盎然楮墨之外。”说石涛“笔意纵恣,脱尽窠臼。……晚游江淮,粗疏简易,颇近狂怪,而不悖于理法。”说八大“笔情纵恣,不拘成法,而苍劲圆秀,时有逸气,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这些论述,与晚年尖锐的否定性批评,如说“吴门浙派之恶俗,云间金陵亦非上乘。”(〈致苏乾英〉,1948年,载《宾虹书简》,第56页。)“文沈石涛八大,今不足重。”(〈致汪孝文〉,1953年,载《宾虹书简》,第52页。)“明文沈学唐宋画,改变章法,为与南宋相近,枯硬有余而滋润不足。至娄东、虞山,虽枯硬亦不及明代优孟衣冠;石谷存古,自以囫圇自掩其短,无怪恽南田之痛斥,王麓台之诽议矣。”“石涛未免浮烟瘴墨之弊,开扬州八怪江湖恶习。”(〈致曹一尘〉,载《宾虹书简》,第47-48页。……等等,大不同。)
    20黄宾虹撰,〈宾虹画语〉,载《黄宾虹美术文集》,第14页。
    21同注11,第159页。
    22同注17,第13页。
    23黄宾虹撰,〈题画〉,载《黄宾虹美术文集》,第93页。
    24黄宾虹撰,〈致程啸天〉,载《宾虹书简》,第57页。又见黄宾虹撰,〈致曾香亭〉,载《宾虹书简》,第62页。1953年自题山水画曰:“宋画刻划,元人空虚,千变万化,先由写实。论者谓华新罗求脱太早,未免粗疏之诮。”
    25黄宾虹撰,〈与黄居素〉,载《黄宾虹文集》书信编,第243页。
    26同注25,第241-243页。
    27黄宾虹撰,〈沙田问答〉,载《黄宾虹美术文集》,第52页。
    28黄宾虹撰,〈论画宜取所长〉,载《黄宾虹美术文集》,第48页。
    29黄宾虹撰,〈画谈〉,载《黄宾虹美术文集》,第67页。
    30黄宾虹撰,〈画学散记〉,载《黄宾虹文集》书画编(上),第23页。
    31黄宾虹撰,〈中国山水画今昔之变迁〉,载《黄宾虹文集》书画编(下),第24页。
    32黄宾虹撰,〈论画鳞爪〉,载《黄宾虹文集》书画编(下),第367页。
    33《金拱北先生事略》云:“在内务部时,议设古物陈列所,为当轴采纳。即令监修工程。皆参考各国博物院成规。备臻完美。……并鉴及历代帝王画像,幅多而巨,向无副本,陈列日久,必为风日所蚀。一经损坏散失,即无从补绘。力请招员缩临副本二分。一备所中陈列,一则藏之他埠。原本则永久珍藏之。其他宝贵稀有之品亦可择尤抚绘,实为爱护古物思虑周祥之举。当事者颇然其说,曾经从事临抚。”《湖社月刊》影印本,第一册,第二页,天津市古籍书店,1992年。
    34傅申撰,〈血战古人的张大千〉,在《雄狮美术》,1991年第250期,第133-172页。
    35黄宾虹撰,〈黄山丹青志〉,载《黄宾虹文集》书画编(下),第231页。
    36同注11,第165页。
    37黄宾虹撰,〈论徐熙黄筌花鸟画之派别〉,载《黄宾虹文集》书画编(上),第73页。
    38同注27。
    39李可染撰,〈谈学山水画〉,载李可染著、中国画研究院编,《李可染论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70页。
    40李可染撰,〈谈桂林写生〉,载《李可染论艺术》,第194页。
    41黄宾虹撰,〈与张谷雏〉,载《黄宾虹文集》书信编,第185页。
    42黄宾虹撰,〈改良国画问题之检讨〉,载《黄宾虹文集》书画编(下),第383页。
    43黄宾虹认为“邪魔”即非“正道”。他说:“无论粗细与丹青水墨,只要用笔得法。……无法即如黑暗夜行,虽历荆棘瓦砾之劳,而终是无路,此之谓魔。魔亦有道,非正道也。”黄宾虹撰,〈致朱砚英〉,1938年,载《宾虹书简》,第7页。
    44同注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