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表达的力量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Power of Expression
  • 作者:潘涌
  • 英文作者:PAN Yong;
  • 关键词:语言 ; 言语 ; 表达 ; 表达力 ; 创造力
  • 英文关键词:language;;speech;;expression;;expressiveness;;creativity
  • 中文刊名:SDS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25
  • 出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No.248
  •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新时代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研究”(18BYY063)成果之一
  • 语种:中文;
  • 页:SDSD201903004
  • 页数:8
  • CN:03
  • ISSN:11-3188/C
  • 分类号:39-46
摘要
文章从新时代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探究人类语言所具有的深沉丰富之意蕴。文章认为社会化的语言转化为生命个体的言语,而个体的言语旨在输出性地表达;输出性的表达则能够砥砺成主体的表达力,思想主体的表达力最终必然升级为一种感动心魂、新人耳目的卓越创造力。文章强调"表达"行为在人的精神生产链中具有基础性重要作用,反思汉语历史传统与当代汉语语用生活中"表达"行为的被忽视和深度缺席,指出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的核心就在于全面提升社会各阶层成员的语言表达能力(简称为表达力)。由于优质表达力指向精神创造力,因此,这无疑是国家发展战略中一种外"软"内"硬"、独特强大的"真实力"(true power)——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不可估量、动态发展的"核心资本",完全能够并且一定可以获得深远和可持续的战略性增值。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ofound and rich implications of human languages, starting from the strategic height of national language capacity building in the New Era. It holds that when socialized language finds its way into individualized speech, the latter, as outward expression of individual agents, often transforms itself into an intellectual exercise rich in expressiveness and power of creativity, touching the heart and mind of receivers. It stresses the fundamental role of expression in the spiritual production chain of human beings, and reflects on the neglect and deep absence of "expression" in Chinese historical traditions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usages. It points out that the core of national language competence construction is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linguistic expression of members of all social strata(here abbreviated as power of expression). Because high-quality expressive power directly feeds into spiritual creativity, it undoubtedly projects itself as a unique true power of a nation, "soft" externally but "hard" internally. In other words, it is an inestimably powerful "core capital" of a nation modernizing itself, with its strategic added-value forever on the rise in bolstering far-reach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引文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21-27页。
    (2)金克水编著:《周易全解》,其中《易经·乾卦》将人的修身养性等文明活动归入“文言”这一易学名词下。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8页。
    (3)[德] 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4)[德] 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3页。
    (5)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年版,第10页。
    (6)[法]克洛德·海然热:《1985年法文版作者前言》,见《语言人》,张组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4页、第16页。
    (7)[法]克洛德·海然热:《1985年法文版作者前言》,见《语言人》,张组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4页、第16页。
    (8)[瑞士]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6页。
    (9)[瑞士]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2页。
    (10)[瑞士]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3页。
    (11)沈家煊主编:《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12)潘涌:《积极语用:21世纪大陆母语教育新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13)陈波:《语言和意义的社会建构论》,《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0期。作者否认语言学术史上诸如乔姆斯基等众多学者所秉持的语言是思维表达的工具这样经典的结论,理由并不充分。乔姆斯基等人的观点虽有某些表述的缺陷,但基本意思值得肯定。且不说“语言”的基本内涵有待清理(正如作者文中所一一定义的那样),就语言功能的“首要”含义也需重新明确界定;尤其是人类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语用的独特语境及其内在规定、切入语境分析的特殊学术背景(学科立场)等等,都会影响对“语言首要功能”的阐释并产生不同侧重的结论——而搁下所有这些影响因素,乔姆斯基等主流语言学家基本一致的观点应该值得继续认同、补充甚至深化。
    (14)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88-395页。
    (1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16)潘涌:《中国特色新话语:语用结构、表达品质和价值特征——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第1-12页。
    (17)语商是指语言商数(Lanauage Quotient,简称LQ),体现一个人语言表达力的高低程度,是一个人智商、情商、逆商、美商、德商、灵商的外在体现。最早由李易真先生提出。参见钱诗金:《语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8)赵世举主编:《语言与国家》,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18-26页。
    (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https://zh.unesco.org/:Building:peace in the minds of men and women.
    (20)[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第52页。
    (21)[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第35页。
    (22)姚小平:《西方语言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第287页。
    (23)姚小平:《西方语言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第287页。
    (24)[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第3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