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政治的博弈——瞿秋白译介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纠结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刘中望
  •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艺批评 ; 瞿秋白 ; 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 撰述 ; 语境
  • 中文刊名:WSZZ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terature,History and Philosophy
  • 机构: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出版日期:2012-11-05
  • 出版单位:文史哲
  • 年:2012
  • 期:No.333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瞿秋白与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关系研究”(09CZW004);;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瞿秋白与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11JD70)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WSZZ201206010
  • 页数:10
  • CN:06
  • ISSN:37-1101/C
  • 分类号:56-65
摘要
瞿秋白译介的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重要著作与经典文本由俄文向中文的直接翻译,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向中国传播初期"阐释文本的混杂"、"译介的双重间接"等不良倾向和影响,为中国现代文艺批评观念、原则和方法的确立直接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理论范式。但在瞿秋白文艺大众化思路的总体框架中,他的编译式即"撰述"翻译方式却带有极大的政治功利性,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便捷手法和现实策略。立足当时中国文坛,诉诸对俄文原著的"撰述",瞿秋白以现实主义取代自然主义并为其成功"正名",激烈批判普列汉诺夫文学理论,为确立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的现实主义扫清道路。瞿秋白熟谙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生成语境、实际效用、评价嬗变,策略性引入适合中国需要的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注重对其改造,使其在中国的革命中发挥了很大的政治作用,他密切关注俄苏文坛、理论界、政治界的最新动向,灵活采用消息报道、理论阐释、思想溯源等多种形式,在中国语境内对其适时调整,以实现理论资源与中国现实语境的对接与平衡。瞿秋白更多地是从现实政治层面而非学术思想视域面对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阶段性的现实逻辑、动态式的政治倾向居主导地位,这样就容易生出影响与接受、紧随与自创的二元对立式焦虑。这体现了瞿秋白作为政治家的理论家和作为文学家的理论家之间的深刻矛盾,也反映了他"半政治家"、"半知识分子"的特殊身份及其人格的分裂。
        
引文
[1]Jamie Greenbaum,Qu Qiubai:Superfluous Words,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p.16.
    [1]张大明:《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78页。
    [2]许广平:《瞿秋白与鲁迅》,丁景堂、丁言模主编:《瞿秋白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182页。
    [3]张杰、汪介之:《20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史·绪论》,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25页。
    [4]瞿秋白:《多余的话》,《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18页。
    [5]杨之华:《回忆秋白》,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21页。
    [1]杨慧:《瞿秋白对现实主义的正名和对自然主义的批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2期。
    [2]瞿秋白:《欧化文艺》,《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496页。
    [3]杨慧:《“现实”的诞生——再论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译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3期。
    [4]杨慧:《“现实”的诞生——再论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译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3期。
    [5]冯雪峰:《关于鲁迅和瞿秋白同志的友谊》,《忆秋白》,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61页。
    [1]季水河:《回顾与前瞻——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36页。
    [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151页。
    [2]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第154页。
    [3]张亚骥:《瞿秋白策略性文论的建构》,《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8期。
    [4]傅修海:《语言乌托邦里的革命激情——瞿秋白“文腔革命”论的当下析解》,《湘潭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日]长堀佑造:《试论鲁迅托洛茨基观的转变》,王士花译,《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第3期。
    [2]瞿秋白:《并非浪费的论争》,《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8889页。
    [1]李今:《三四十年代苏俄汉译文学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2]鲁迅:《艺术论译本序》,《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62页。
    [3]鲁迅:《艺术论译本序》,《鲁迅全集》第4卷,第261页。
    [4]鲁迅:《论文集〈二十年间〉第三版序〉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47页。
    [5]鲁迅:《艺术论译本序》,《鲁迅全集》第4卷,第267页。
    [6]鲁迅:《论文集〈二十年间〉第三版序〉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47页。
    [1]参见拙文《政治与学术的复调话语——论瞿秋白与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关系维度》,《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2年第1期。
    [2]瞿秋白:《多余的话》,《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94页。
    [3]瞿秋白:《多余的话》,《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7卷,第694页。
    [4]瞿秋白:《多余的话》,《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7卷,第699页。
    [5]瞿秋白:《多余的话》,《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7卷,第697页。
    [6]瞿秋白:《多余的话》,《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7卷,第700页。
    [7]瞿秋白:《多余的话》,《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7卷,第715页。
    [8]瞿秋白:《多余的话》,《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7卷,第718页。
    [1]郄智毅:《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播史中的一次关键转折——评瞿秋白对马列文论的译介》,《河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2]参见拙文《历史语境与思想旨趣——毛泽东与瞿秋白文艺理论比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3][美]尼姆·威尔斯:《活的中国·附录一:现代中国文学运动》,《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1期。
    [4]瞿秋白:《多余的话》,《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7卷,第723页。
    瞿秋白:《多余的话》,《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7卷,第717718页。
    [6]瞿秋白:《多余的话》,《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7卷,第70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