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村落终结”时代的村志编纂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Village Records Compilation in the “End of Villages” Era
  • 作者:黄建安
  • 英文作者:Huang Jian'an;
  • 关键词:村落终结 ; 村志编纂 ; 村村修志 ; 制度供给 ; 管理规划
  • 中文刊名:ZDFZ
  • 英文刊名:China Local Records
  • 机构: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25
  • 出版单位:中国地方志
  • 年:2019
  • 期:No.313
  • 语种:中文;
  • 页:ZDFZ201902001
  • 页数:19
  • CN:02
  • ISSN:11-1395/K
  • 分类号:5-22+124
摘要
民间自发状态下的村志编纂,成果难以预期,质量难有保证,难以适应"村落终结"时代的需要。政府部门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尽快将村志编纂全面提上日程,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机构设置,将"村村修志",最好是自然村"村村修志",纳入国家第三轮修志工作规划,积极探索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支持的村村修志工作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村村修志,尤其要优先保证已经消失和即将消失的村庄的村志编纂,改变目前村志编纂中制度供给和管理规划力度不足的现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抢救文化的目的。
        Village records compilation in the spontaneous non-governmental state,is difficult to cope with demands of the"End of Villages "era, with hard-to-predict achievements, and hard-to-guarantee quality. Responsible government agencies must adjust their roles and positions in a timely manner,put village records compilation fully on agenda as soon as possible, further perfect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institution setup, incorporate the"every village compiles village records "strategy,preferably compiles by every natural villages, into national third-round local records compilation planning,and actively explore establishment of the village records work mechanism led by government,participated by market, and supported by society. Forces from various fronts of society must be stimulated to participate in village records compilation,particularly those villages that have already disappeared or about to disappear. The status quo of lack of system supplies and lack of force in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of village records compilation must be changed,since only by doing this the aim of rescuing culture can be fully realized.
引文
(1)“村落终结”,指的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传统村落的行政边界、自然边界、经济边界、社会边界、文化边界发生分化和巨变,最终或被撤销、或被兼并,走向解体和消亡的现象。具体可参阅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年。
    (2)李培林:《在广东省地方志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地方志》2014年第10期。
    (3)转引自王建设:《国家倡修村志的现实意义——对传统文化的再发掘》,《海南新使命: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海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会议资料),2013年11月5日。
    (4)王建设:《国家倡修村志的现实意义——对传统文化的再发掘》,《海南新使命: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海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会议资料)。
    (5)毛曦、董振华:《城市化进程中系统开展村志编纂的意义与建议》,《中国地方志》2016年第6期。
    (6)参见王建设:《国家倡修村志的现实意义——对传统文化的再发掘》,《海南新使命: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海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会议资料)。
    (7)参见颜越虎:《从〈白沙村志〉到“珠三角现象”——乡村志编纂的解读与分析》,《中国地方志》2014年第10期。
    (8)李培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实现地方志“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在2018年全国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第二次全国地方志工作经验交流会暨中国名山志文化工程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国地方志》2018年第1期。
    (9)冀祥德:《坚定信心凝心聚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志”礼——2019年全国地方志工作机构主任工作会议工作报告》,《黑龙江史志》2018年第12期。
    (10)毛曦、董振华:《城市化进程中系统开展村志编纂的意义与建议》,《中国地方志》2016年第6期。
    (11)《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黑龙江史志》2015年第9期。
    (12)《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人民日报》2017年5月8日,第1版。
    (13)李培林:《在山东省史志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地方志》2014年第12期。
    (14)参见颜越虎:《从〈白沙村志〉到“珠三角现象”——乡村志编纂的解读与分析》,《中国地方志》2014年第10期。
    (15)参见靖婧:《略谈村志的编修——以〈天河区村志系列丛书〉为例》,《黑龙江史志》2015年第4期。
    (16)参见李培林:《在山东省史志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地方志》2014年第12期。
    (17)参见沈松平、杨丹:《关于新中国乡镇村志编修历史的考察》,《上海地方志》2018年第4期。
    (18)参见朱殿勇、谭勇:《修武:村民自发撰写〈村志〉》,《河南日报》2008年5月12日,第6版。
    (19)参见马俊:《民间“司马迁”9年修“村志”》,《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6月13日,第5版。
    (20)参见袁奇、邹晓华:《小村有“大志”:我省首部自然村村志诞生——为留住乡愁都昌村民3年编写26万字》,《江西日报》2017年2月21日,第C1版。
    (21)参见张明星、王庆芳、祁鹏娜:《我市农村兴起编修村志热潮——留住乡愁乡韵助力乡村振兴》,《石家庄日报》2018年1月15日,第1版。
    (22)参见张军:《康熙〈杏花村志〉对名村志编纂的借鉴》,《中国地方志》2017年第11期。
    (23)参见颜越虎:《从〈白沙村志〉到“珠三角现象”——乡村志编纂的解读与分析》,《中国地方志》2014年第10期。
    (24)参见刘文:《农民写村志,记录小村400年变迁》,《农民日报》2012年2月11日,第5版。
    (25)参见颜越虎:《从〈白沙村志〉到“珠三角现象”——乡村志编纂的解读与分析》,《中国地方志》2014年第10期。
    (26)参见秦名芳、岳铜铃、岳圆:《记录山村变迁感悟幸福生活——林州市任村镇潘山村自发写村志》,《河南日报》2010年7月8日,第5版。
    (27)参见靖婧:《略谈村志的编修——以〈天河区村志系列丛书〉为例》,《黑龙江史志》2015年第4期。
    (28)参见《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新生鄂伦春族乡新生村志〉评审会召开》,《黑龙江史志》2017年第6期。
    (29)参见《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八岔赫哲族村志〉评审会召开》,《黑龙江史志》2017年第6期。
    (30)参见云亦云:《〈扬美村志〉亮相人民大会堂》,《南宁日报》2018年1月8日,第5版。
    (31)参见张军:《康熙〈杏花村志〉对名村志编纂的借鉴》,《中国地方志》2017年第11期。
    (32)参见张开祝:《村史研究的佳作——《北沙岛村志》评介》,《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33)参见梁滨久:《别样的风采——喜读香港〈莲麻坑村志〉》,《黑龙江史志》2016年第10期。
    (34)参见张军:《康熙〈杏花村志〉对名村志编纂的借鉴》,《中国地方志》2017年第11期。
    (35)参见《中国江村——开弦弓村村志编纂启动》,《江苏地方志》2010年第6期。
    (36)袁奇、邹晓华:《小村有“大志”:我省首部自然村村志诞生——为留住乡愁都昌村民3年编写26万字》,《江西日报》2017年2月21日,第C1版。
    (37)参见颜越虎:《浙江农民的村志》,《今日浙江》2012年第18期。
    (38)颜越虎:《从〈白沙村志〉到“珠三角现象”——乡村志编纂的解读与分析》,《中国地方志》2014年第10期。
    (39)高博:《留住乡村记忆,留住乡村的根》,《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9月15日,第8版。
    (40)刘文:《农民写村志,记录小村400年变迁》,《农民日报》2012年2月11日,第5版。
    (41)马俊:《民间“司马迁”9年修“村志”》,《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6月13日,第5版。
    (42)参见颜越虎:《从〈白沙村志〉到“珠三角现象”——乡村志编纂的解读与分析》,《中国地方志》2014年第10期。
    (43)参见潘良蕾:《开展村志编修承续乡土文化》,《联合时报》2014年1月23日,第2版。
    (44)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第1页。
    (45)王建设:《国家倡修村志的现实意义——对传统文化的再发掘》,《海南新使命: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海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会议资料)。
    (46)沈永清:《论村志编修》,《广西地方志》2006年第6期。
    (47)王建设:《国家倡修村志的现实意义——对传统文化的再发掘》,《海南新使命: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海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会议资料)。
    (48)张军:《康熙〈杏花村志〉对名村志编纂的借鉴》,《中国地方志》2017年第11期。
    (49)沈永清:《论村志编修》,《广西地方志》2006年第6期。
    (50)王建设:《国家倡修村志的现实意义——对传统文化的再发掘》,《海南新使命: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海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会议资料)。
    (51)毛曦、董振华:《城市化进程中系统开展村志编纂的意义与建议》,《中国地方志》2016年第6期。
    (52)参见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词典》,黄山书社,1986年,第423—424页。
    (53)参见杜道遥:《由编纂〈扬州堡城村志〉引起的几点思考》,《江苏地方志》2001年第3期。
    (54)李培林:《传承历史文化留住乡愁记忆》,《光明日报》2016年5月12日,第2版。
    (55)李培林:《传承历史文化留住乡愁记忆》,《光明日报》2016年5月12日,第2版。
    (56)王伟光:《志书古今启迪未来》,《人民日报》2016年5月27日,第7版。
    (57)李培林:《开拓创新,乘势前进,努力开创地方志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全国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新疆地方志》2015年第2期。
    (58)《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中国地方志》2015年第9期。
    (59)《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人民日报》2017年5月8日,第1版。
    (60)参见沈渭滨:《晚清村镇志纂修的成熟及其人文历史价值》,《史林》2007年第2期。
    (61)毛曦、董振华:《城市化进程中系统开展村志编纂的意义与建议》,《中国地方志》2016年第6期。
    (62)王建设:《国家倡修村志的现实意义——对传统文化的再发掘》,《海南新使命: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海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会议资料)。
    (63)王新玲:《关于村志编写的几点思考》,《新疆地方志》2017年第2期。
    (64)张丽蓉:《改革开放以来村志编修的分析与思考——以广州地区为中心》,《中国地方志》2016年第10期。
    (65)李培林:《在山东省史志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地方志》2014年第12期。
    (66)参见曾宇凌:《盼更多村庄“著书立说”》,《农民日报》2013年10月12日,第5版。
    (67)参见张丽蓉:《改革开放以来村志编修的分析与思考——以广州地区为中心》,《中国地方志》2016年第10期。
    (68)参见张丽蓉:《改革开放以来村志编修的分析与思考——以广州地区为中心》,《中国地方志》2016年第10期。
    (69)范红杰:《新农村建设莫忽视村志编撰工作》,《人民政协报》2011年3月28日,第B3版。
    (70)参见乔方辉:《从曹口村志编纂出版谈村镇志编修》,《中国地方志》2016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