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对水生植物的影响及其应对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吴佳梦 ; 张少秋 ; 林瑜佳 ; 张文珺 ; 徐娜娜
  • 关键词:全球变化 ; 水生植物 ; 影响
  • 中文刊名:NCJI
  • 英文刊名: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 机构: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 出版日期:2016-11-20
  • 出版单位:农村经济与科技
  • 年:2016
  • 期:v.27;No.401
  •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LQ15C030001);; 浙江海洋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21035012413);浙江海洋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xj201511);;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16R411056)
  • 语种:中文;
  • 页:NCJI201621023
  • 页数:3
  • CN:21
  • ISSN:42-1374/S
  • 分类号:64-66
摘要
全球变化是指由自然和人文因素引起的地球系统功能的全球尺度的变化,全球变化对大自然有很强的的破坏力,主要表现在全球性的环境恶化如温室效应和全球增暖、臭氧层破坏、森林锐减和物种灭绝、土地退化和淡水资源短缺等等。水生植物具有观赏性、生态性、功能性及经济性,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性主要表现为在水域环境中传递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维持水域中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对水生生态系统有重要的影响。全球变化对水生植物的影响及水生植物对全球变化的应对机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水生植物产生了独特的适应机制来应对全球环境的变化,不仅可以为合理管理水生生态系统以及保护水生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可以预测水域中水生植物的群落动态。
        
引文
[1]刘晓东,潘文慧.温室效应成因及对策研究综述[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5(5):91-94.
    [2]KALFF J.Limnology:Inland water ecosystems[M].New Jersey:Prentice Hall,2002.
    [3]张运林.气候变暖对湖泊热力及溶解氧分层影响研究进展[M].水科学进展,2015,26(1):130-139.
    [4]赵兵.大气C02浓度升高对水生植物的影响[J].今日湖北旬刊,2014(9).
    [5]葛道阔,金之庆,石春林.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水稻生产的阶段性影响及适应性对策[J].江苏农业学报,2002,18(1):1-8.
    [6]熊伟,陶福禄,许吟隆.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水稻产量变化模拟[J].中国农业气象,2001,22(3):1-5.
    [7]Tao FL,Yokozawa M,Xu YL.Climate changes and trends in phenology and yields of field crops in China[J].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2006,13(8):82-92.
    [8]冯明,王中柱,王保家.湖北省气温及水稻生育期内有效积温变化的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8,17(6):509-605.
    [9]王萍,李廷全,闫平.黑龙江省近35年气候变化对粳稻发育期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8,29(3):268-271.
    [10]丁丽佳,谢松元.气候变暖对潮州水稻主要生育期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农业气象,2009,30(增1):97-102.
    [11]薛昌颖,刘荣花,吴骞.气候变暖对信阳地区水稻生育期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0,31(3):353-357.
    [12]杨继松.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系统有机碳动态研究[D].长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
    [13]崔心红,浦云海,熊秉红.水深梯度对竹叶眼子菜生长和繁殖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1999,23(3):269-27.
    [14]段晓男,王效科,欧阳志云.乌梁素海野生芦苇群落生物量及影响因子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04,28(2):246-251.
    [15]王海洋,陈家宽,周进.水位梯度对湿地植物生长、繁殖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1999,23(3):269-274.
    [16]Pezeshki SR.Wetland plant responses to soil flooding[J].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2001(46):299-312.
    [17]Hong Y,Hu H 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inhibitory allelopathy from aquatic plants on algae[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9,54(3):287-293.
    [18]张彬,郭劲松,方芳.植物化感抑藻的作用机理[J].生态学杂志,2010,29(9):1846-1851.
    [19]胡洪营,门玉洁,李锋民.植物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生长的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6,15(1):153-157.
    [20]白雪.水体氧胁迫对不同水生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15:1-5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