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古文字材料为跨学科研究证据应谨慎——以卜辞与菱齿象的相遇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Scrupulous Quotation From Ancient Characters As a Trans-academic Research——A Verification of the Confronting of the Oracle-bone Inscriptions and the Palaeoloxodon
  • 作者:张惟捷
  • 英文作者:Zhang Weijie;
  • 关键词:甲骨文 ; 商代 ; 亚洲象 ; 菱齿象 ; 田猎
  • 英文关键词:oracle-bone inscription;;Shang Dynasty;;Asia elephant;;Palaeoloxodon;;field hunting
  • 中文刊名:ZYWH
  • 英文刊名: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Research
  • 机构:厦门大学中文系;
  • 出版日期:2018-10-15
  • 出版单位:中原文化研究
  • 年:2018
  • 期:v.6;No.35
  • 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49年运台甲骨《殷虚文字丙编》”(FJ2017B127)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ZYWH201805018
  • 页数:8
  • CN:05
  • ISSN:41-1426/C
  • 分类号:116-123
摘要
由于存在可资参考的文献,历史时期的动物活动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相关的研究促进了考古学、地质学、古生物学以及大气科学的发展。就古代中国而言,殷商甲骨文纪录了不少当时动物的讯息,其中以"象"较为引人注目,这是因为文献中曾记载商人对象类的驯化、役使,而且基于近代象群居于热带的生物性事实,卜辞中关于获取象类的记载似乎暗示了当时华北地区气候显然偏暖。历来学者已取得不少相关成果,近年有研究指出商代华北地区气候与今日差异并不大,因此卜辞中所显示猎获的象类不太可能是现存的亚洲象,而很可能是被认为绝种已久的一种菱齿象亚种。这种看法亦有可商之处。
        As to ancient China, the oracle characters of Shang Dynasty showed many animals messages of thattime, and one of them,"elephants", draws more our attention. This is because, in the documents, The Shangpeople had described how to tame and control the elephants. The fact that elephants get together living in the tropicalarea seems to show, revealing in the records of capturing elephants in the inscription on oracle bones, that theclimates in the northern China were then obviously warm. Many historians has obtained related data. Recently, a lot ofscholars have pointed out the climates in the northern China of Shang Dynasty are not much differenct from nowadays.Thus, the captured elephants on the inscriptions are not likely the same as the exiting Asia elephants(Elephasmaximus). They could be recognized as the long extinct elephants,the Palaeoloxodon subspecies.
引文
[1]于省吾编.甲骨文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王宇信,杨宝成.殷墟象坑的发现和商人服象的再探讨[M]//胡厚宣等著.甲骨探史录.北京:三联书店,1982.
    [3]a文焕然.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初步研究[J].思想战线,1979(6):43-57;b龚高法,张丕远,张瑾2).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线的推移[J].历史地理,1987(5):1-10.
    [4]同号文.第四纪以来中国北方出现过的喜暖动物及其古环境意义[J].中国科学(D辑),2007(7):925.
    [5]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1):15-38.
    [6]李冀,侯甬坚.先秦时期中国北方野象种类探讨[J].地球环境学报,2010,1(2):114-121.
    [7]江鸿.盘龙城与商朝的南土[J].文物,1976(2):42-46.
    [8]a李学勤.新干大洋洲商墓的若干问题[M]//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长春:长春出版社,2007;b施劲松.读《新干商代大墓》——兼谈对新干商墓的再认识[J].考古,1998(9):93-96.
    [9]a陈业新.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气候状况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22(1):5-16;b王子今.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J].历史研究,1995(2):3-19;c陈良佐.再探战国到两汉的气候变迁[J].“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6年第67本第2分册;d王晖,黄春长.商末黄河中游气候环境的变化与社会变迁[J].史学月刊,2002(1):13-18.
    [10]董明星,张祥信,牛树银,等.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晚更新世晚期古菱齿象-披毛犀动物群及其古气候[J].古地理学报,2011,13(4):419-425.
    (1)徐中舒:《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本第1分,1930年版,第60-75页。不过徐先生此文仅针对人类活动影响象群作讨论,似并未意识到任何有关自然气候变化可能对象群产生的任何影响。
    (2)参董作宾:《读魏特夫商代卜辞中的气象记录》,《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第3卷,华西协和大学,1942年;胡厚宣:《气候变迁与殷代气候之检讨》,《甲骨学商史论丛二集》下册,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5年,第293-420页;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6-557页。德日进(P.Teilharde Chardin)、杨钟健:《安阳殷墟的哺乳动物群》,《中国古生物志》丙种第12号第1册,地质调查所,1936年。德、杨二氏认为商代象群应当是由较温暖的南方所引进,此说与当时大部份古史、文字学者不同。
    (3)(4)李冀、侯甬坚:《先秦时期中国北方野象种类探讨》,《地球环境学报》2010年第2期,第116页。此文稍后以英文修订发表,见Li,Ji,et al.“The latest straight-tusked elephants(Palaeoloxodon)?“Wild elephants”lived 3000 years agoin North China.”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81(2012):84-88.指出一种未界定种属的菱齿象在中国存活至3000年前,此文受到英国BBC News的报道。
    (5)古菱齿象亚属(Palaeoloxodon)被普遍认为繁衍于整个更新世中至晚期,最终灭绝于更新世晚期。此种象属主要特征为体表有披毛,象牙型态属于直齿(straight-tusked)类型。
    (6)以下列举卜辞文字隶定以严式为主,个别未有定论之字形在右上标明*号;辞例中缺一字以”□”表示,缺字数目不详以””表示,依据残字拟补之字以“[]”表示。引用书籍简称:《合》=《甲骨文合集》,《合补》=《甲骨文合集补编》,《乙》=《殷虚文字乙编》,《丙》=《殷虚文字丙编》,《前》=《殷虚文字前编》,《醉》=《醉古集》,《怀》=《怀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粹》=《殷契粹编》。
    (7)此辞旧释多与右边“今夕其雨”连读,然观察该板内容,最右侧两条明显是一组完整卜雨卜辞中的占辞与验辞,可知“今夕其雨”应该属于此组卜雨卜辞的命辞,而与“获象”无关。
    (8)卜辞中”获象”辞例极少,和其他猎获动物的辞例相比几不成比例。文丁以降的黄组字体甲骨中记载了大量田猎事宜,其中有少数几例历来皆被释读为对“象”的捕获,见合37372、37373、37513等,字作、、等形,然此字翘尾尖牙,释“象”可疑,唐兰早已提出质疑,以为可能是“兔”字,见氏著:《天壤阁甲骨文存考释》,第29页;近来吉林大学单育辰教授亦根据卜辞“兔”字形体演变与金文的比对,将之确释为“兔”,此说较为可信。参氏著:《甲骨文中的動物之三——“熊”、“兔”》,《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2015。
    (9)王宇信、杨宝成从郭沫若释此辞的“省”为“狝”,表狩猎义,这从卜辞“省”字的一般用法上看是不合理的,见《殷墟象坑的发现和商人服象的再探讨》,《甲骨探史录》,第471页。
    (10)《合》6667有“方”,是一个受商人所“迓”的方族,学者多释为“象方”;此字与典型的象稍有不同但相当近似,若确可释为象方,则当与以上所引的“象”人名╱氏族名为同一个概念。
    (11)相关探讨可参拙作:《殷商武丁时期人物“雀”史迹研究》,《“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5本第4分,2014年12月。
    (12)裘锡圭:《说殷墟卜辞的”奠”——试论商人处置服属者的一种方法》,《裘锡圭学术文集·古代历史、思想、民俗卷》,第170-174页。此字释读仍存争议,暂从旧说释“危”。
    (13)关于小臣墙骨版的研究历来累积不少成果,近来刘钊教授有颇为精彩的进一步论述,可参。见氏著:《“小臣墙刻辞”新释——揭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祥瑞纪录》,《书馨集——出土文献与古文字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23-38页。
    (14)前引同号文的文章(第925页)便指出:“此外,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也发现过亚洲象,由于其时代为历史时期,且埋藏在人类文化遗址中,很有可能是自外搬运而来,并非本地的野生居群。”不过李文根据”获象”卜辞的理解否定了此观点。
    (15)拙作《殷商武丁时期人物“雀”史迹研究》有深入探析。
    (16)卜辞中计算马的单位”丙”读为”两”,指一对马,近来王子杨有深入分析,参氏著:《甲骨文所谓的“内”当释做“丙”》,《甲骨文与殷商史》新3辑,2013年,第233-234页。至于关于卜辞“多贾”身份问题及其与方国如“卲方”交换马匹的分析,参魏慈德:《从非王卜辞与王卜辞的关系看卜辞中“贾”字的用法》,《东华汉学》第14期,2011年,第1-20页。
    (17)马的驯化源自于6000年前欧亚大陆草原的西部,其于商代中、晚期传入中原,并迅速受到广泛利用。相关论述可参美·夏含夷(Edward L.Shaughnessy):《中国马车的起源及其历史意义》,《温故知新录——商周文化史管见》,稻禾出版社1997年版,第49-88页;以·吉迪(Gideon Shelach):《中国北方边疆地区的史前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0页;郭静云:《古代亚洲的驯马、乘马与游战族群》,《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值得一提的是,不仅马匹依赖外来输入,从古文字证据看来,“车”在商代很可能也是透过物资交换来取得的,至少部份如此。商代有“买车”此一氏族,曾制作了一系列卣、尊、觚等器物;复旦大学谢明文研究其氏族名称,配合西周甲骨所载“贝用买车╱白皃车,甶(使)克买”的物资交换讯息,指出”……后两条卜辞讲的是“购买车辆”之事。疑族名“买车”很可能是因该家族所从事的职业而得名。”其说可信,由此看来,当时确实存在着与外部交易取得马车的情形,这一点关系到中国古代北方资源流动的若干线索,颇值重视。谢说见氏著:《商代金文的整理与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242-243页。
    (18)当时圈养、运用象类的目的,有部份与军事因素关系密切。传世文献中多见殷人“服象”的记载,这部份的探讨学者早有大量论述,可参看前引徐中舒:《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王宇信、杨宝成:《殷墟象坑的发现和商人服象的再探讨》两文。必须指出的是,文献仅见殷人利用大象“为虐于东夷”,却未见东夷或外围方国以象“为虐于殷商”等相对的例子,或进行任何形式的军事、经济性质运用,这一点似乎也透露出当时华北地区并不存在野象族群的端倪,而殷商藉由较为强大的国族结构与跨地域政治影响力,遂得以利用此独特的“物资”取得军事上的优势。
    (19)李、侯在稍后发表的英文专论中提出新证据,指出根据当时的象类雕塑,其象鼻的鼻头部份(fingers)有两指,而现存亚洲象只有一指,见Li,Ji,etal.“The latest straight-tusked elephants(Palaeoloxodon)?“Wild elephants”lived 3000 years ago in North China.”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81(2012):84-88.但此说所据之图片证据已受到象类专家的质疑。笔者未能取得该期刊,相关数据来自英文维基百科”Palaeoloxodon”条”Extinction”小节以及参考文献部份。http://en.wikipedia.org/wiki/Palaeoloxodon.
    (20)关于古文字材料的掌握对正确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可参拙作:《从古文字角度谈《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的若干问题》,《历史研究》2016年第1 期。
    (21)亚洲象在中国历史时期逐渐往南迁移,最终仅小族群栖息于部份华南热带地域,此现象受气候变迁影响不大,而与人类活动有决定性的关联。可参黄镇国、张伟强:《中国热带第四纪动物群与气候波动》,《热带地理》2006年第1期,第6-1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