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大豆叶片光合相关参数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Diurnal variation of photosynthetic related parameters in leaves of hybrid soybea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 作者:刘冰 ; 白子裕 ; 孙禹 ; 姚斌 ; 张治安
  • 英文作者:Liu Bing;
  • 关键词:杂交大豆 ; 光合相关参数 ; 日变化 ; 环境因子 ; 相关分析
  • 中文刊名:JSNY
  • 英文刊名: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08 15:23
  • 出版单位:江苏农业科学
  • 年:2019
  • 期:v.47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171459)
  • 语种:中文;
  • 页:JSNY201904015
  • 页数:3
  • CN:04
  • ISSN:32-1214/S
  • 分类号:77-79
摘要
为探明杂交大豆叶片光合相关参数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以杂交豆2号和杂交豆5号2个杂交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型光合测定系统,在鼓粒期测定叶片光合相关参数日变化,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鼓粒期杂交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皆为双峰的变化曲线,中午出现午休现象,在09:00—10:00时出现第1峰值,15:00时出现第2峰值,上午的峰值要高于下午的峰值。叶片气孔导度日变化则是表现为随着时间推进逐渐下降的变化。叶片的蒸腾速率变化表现为单峰变化曲线,12:00时叶片蒸腾速率最大。杂交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表现为显著正相关(r=0.749 9~*);叶片胞间CO_2浓度与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呈显著负相关(r=-0.757 6~*,-0.777 1~*);叶片蒸腾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r=0.851 8~*,0.802 6~*)。
        
引文
[1]宋昕蔚,林建荣,吴明国.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J]. 科学通报,2016,61(35):3778-3786.
    [2]刘宗华,汤继华,王庆东,等. 河南省主要玉米品种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8):1689-1696.
    [3]吕川根,邹江石. 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育种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9):1628-1638.
    [4]孙寰,赵丽梅,王曙明,等. 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3,25(1):94-98,102.
    [5]王曙明,孙寰,王跃强,等. 大豆杂种优势及其高优势组合选配的研究[J]. 大豆科学,2002,21(3):161-167.
    [6]谢甫绨,丑晓奇,张惠君,等. 大豆品种远缘杂交F1代的杂种优势分析[J]. 大豆科学,2007,26(6):857-861.
    [7]孙寰,赵丽梅,黄梅. 大豆质-核互作不育系研究[J]. 科学通报,1993,38(16):1535-1536.
    [8]赵丽梅,孙寰,王曙明,等. 大豆杂交种杂交豆1号选育报告[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3):16-18.
    [9]彭宝,赵丽梅,张伟龙,等. 大豆杂交种杂交豆3号选育报告[J]. 吉林农业科学,2010,35(6):4-5.
    [10]彭宝,张连发,张伟龙,等. 大豆杂交种杂交豆5号选育报告[J]. 吉林农业科学,2011,36(6):7-8.
    [11]彭宝,张伟,张春宝,等. 杂交大豆吉育606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研究[J]. 作物杂志,2013(5):159-160.
    [12]彭宝,张伟龙,张井勇,等. 杂交大豆新品种吉育607选育报告[J]. 大豆科技,2013(4):31-33.
    [13]许大全. 光合速率、光合效率与作物产量[J]. 生物学通报,1999,34(8):8-10.
    [14]韩俊梅,卫保国,张海平. 杂交大豆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J].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2):126-129.
    [15]李大勇,王晓慧,张治安,等. 半野生和栽培大豆叶片某些光合特性的比较[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2):172-175.
    [16]郑宝香,满为群,杜维广,等. 高光效大豆光合速率与主要光合生理指标及农艺性状的关系[J]. 大豆科学,2008,27(3):397-401.
    [17]郝乃斌,戈巧英,张玉竹,等. 高光效大豆光合特性的研究[J]. 大豆科学,1989,8(3):283-287.
    [18]董京铭,张耀鸿,田思勰,等. 夜间模拟增温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4):112-115.
    [19]李大勇,徐克章,张治安,等. 新老大豆品种叶片光合特性的比较[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3):281-285.
    [20]郭丽果,尹宝重,郑佩佩,等. 播前耕作方式对河北平原区节水冬小麦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69-72.
    [21]杨颜熙,耿珍珍,郭伟,等. 施硅对稻田稗草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1):73-76.
    [22]易小龙,李国,李文雯,等. 不同滴灌灌水处理对棉花花铃期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7):73-78.
    [23]薛崧,汪沛洪,许大全,等.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CO2同化作用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1992,18(1):1-7.
    [24]张治安,杨福,陈展宇,等. 菰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3):502-5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