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女子排球运动研究文献综述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view on Research Literature of China Women Volleyball
  • 作者:韩盼星
  • 英文作者:HAN Pan-xing;Department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Zhe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dustry;
  • 关键词:身体形态 ; 网上高度 ; 攻防 ; 攻防链
  • 英文关键词:body shape;;net height;;offence and defense;;offence and defense chain
  • 中文刊名:HLKB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
  • 出版日期:2014-12-29 19:33
  • 出版单位: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年:2014
  • 期:v.23;No.85
  • 基金:河南省社科联课题(SKL-2013-2826)
  • 语种:中文;
  • 页:HLKB201404023
  • 页数:4
  • CN:04
  • ISSN:41-1246/G4
  • 分类号:93-96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女子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网上高度,以及攻防技术、攻防技术链进行文献综述,为中国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By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the literatures related body shape and net height of volleyball players,as well as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techniques,and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technology chain are reviewed. The review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volleyball.
引文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36-237.
    [2]倪伟.对世界女排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动态分析与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19(S2):9-12.
    [3]张冉.26届奥运会女排选手身体形态与弹跳特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18(1):99-103,108.
    [4]高松龄.第27、28届奥运会女排运动员身体形态和网上高度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5):700-702.
    [5]丁智鹏.2008奥运会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强队身体形态与网上高度的比较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S1):108-112.
    [6]贾清秀.女排运动员身体形态与网上高度的比较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4):402-405.
    [7]谭金亮,钟明宝.第29届奥运会女排四强运动员非技术性指标对比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1):64-67.
    [8]钟远,王恒.女排身体形态与扣发拦技术比较分析——以2007年世界杯意大利、巴西、美国队为例[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9,23(4):72-75.
    [9]冯金玲,赵宝椿.2010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队与前3名球队技术统计的比较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1,32(3):17-20.
    [10]金春植.第15、16届世锦赛女排队员身体形态与网上高度的比较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7(3):274-277.
    [11]张美红.第29届奥运会女排四强自由人技术运用效果的比较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0.
    [12]吴粉茹.第29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八强强攻效果比较分析[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0.
    [13]尹沛,王霞.对2004年奥运会和2005年冠军杯赛中国女排进攻效果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 436-1 439.
    [14]彭利民.对中国女排单脚背飞扣球后拦网及防守体系的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7.
    [15]展更豪.我国女排在第28届奥运会排球赛上后排进攻技术运用现状的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3):53-55,62.
    [16]徐江东.中国女排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17]姜晓玉.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外女排攻防技战术对比分析[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1.
    [18]雷艳艳.2010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北仑赛区)中外女排进攻技术的比较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1.
    [19]钟贵钦,焦峪平.从第29届奥运会女排赛单项技术统计分析看中国女排的优势与差距[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1):69-72.
    [20]刘宁凌,周剑锋.第29届奥运会中巴美女排进攻战术项群的比较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29(3):102-106.
    [21]李臻.第29届奥运会中国女排技术运用效果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
    [22]许瑞勋,王贺振.中国与世界女排强队四攻战术效果对比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6):161-163.
    [23]钟秉枢,黄辅周,梁文,等.排球运动科学的发展及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18(2):47-51.
    [24]靳小雨.“攻防链”理论解读发球在竞技排球比赛中的作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39(1):101-103.
    [25]杨大本.论技术链在竞技排球中的价值地位[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186-187.
    [26]岳新坡.运动技术链概念及其应用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41(2):235-239.
    [27]岳新坡,王恒.技术链在竞技排球中的应用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40(3):367-370,374.
    [28]吴勇.排球比赛中关联技术统计分析模型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6.
    [29]王贺振.中国与世界女排强队攻防技术链对比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1.
    [30]苏华成.中国与意大利、巴西、美国女排攻防对抗技术链的比较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
    [31]肖涛,韩盼星,刘坤鹏,等.第30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与奥运四强的若干非技术指标对比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3):67-6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